平面設計視覺元素及美學價值

時間:2022-03-31 03:36:49

導語:平面設計視覺元素及美學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平面設計視覺元素及美學價值

摘要:平面設計涉及到了現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感官和視覺心理刺激巨大,特別是對視覺元素的把握和應用至關重要。由此,筆者藉由平面設計的定義和美學要求入手,通過對審美價值的探索、對視覺元素的整理和研究,進行一定的美學表現評量,得出視覺元素與美學表現價值是相互關聯的,并能有效提升平面設計作品的質量。

關鍵詞:平面設計;視覺審美元素;審美價值;有效值;評量

進入新世紀后,平面設計廣告在我國逐步發展到成熟階段,出現了一批可以與國際媲美的著名設計機構,而在學界,也出現了對平面設計及其視覺要素的研究,從宏觀和微觀的審美藝術性和實用性的要求來說,平面設計的視覺元素選取和應用的再創作尤為重要,基于此,筆者對平面設計的視覺元素和其美學表現價值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討論。

1.平面設計的概念及發展

從概念上來看平面設計(GraphicDesign),在業內又被稱之為圖形設計,從宏觀意義上來講,其主要通過多種藝術和技術手段,融合各種符號、圖片和文字進行創造。一般來講,平面設計主要應用在平面廣告中,如報紙、雜志和產品包裝等。19世紀晚期,在英國平面設計從美術領域分離出來。皮特•蒙德里安率先在格子(grids)上的使用平面設計,今天的現代格線系統(moderngridsys-tem)正是來源于此。我國相對發達國家平面設計起步晚,20世紀90年代初期,“平面設計在中國”(1992年)的舉辦標志著我國平面設計的正式開始。隨后在近20年內,平面設計在我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伴隨著我國商業的發展,逐步在設計與商業實踐上顯得更加成熟,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設計水準的專業品牌設計傳播機構。

2.美學與平面設計美學

美學的本質是指對于美的事物所具備的感受(sensation)或認知(perception)。對美的追求無論是人類還是我國,都是自古至今,永恒的追求,對于“美學”的研究,它是具有穿透力的,與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科學、語言文字學和符號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有著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研究方法、衡量標準和審美價值觀。18世紀中葉,德國人鮑姆伽通(AlexanderGBaumgarten,1714-1762)在《美學,1750》中首先采用“Aesthetica”的詞,確立了基于美學的哲學學科。美學在傳統古典藝術上,是超越了形式,并包含意念、道德、宗教等。彭浩強(2010),在比較傳統文化與西方思維模式的同時,討論了我國平面設計的創作方法,他建議我國的平面設計要綜合西方的平面設計美學理論,進行再創造,從而走出中國平面設計的獨特個性〔1〕。殷辛(2015),分析了在中國的平面設計領域存在的“誤區”,她認為不要全盤否定和接受西方的平面設計理論和美學要求,也不要貶低中國傳統美學文化,應該基于中國傳統美學觀念,結合平面設計創意作品,探討中國傳統美學觀念在滋養中國特色平面設計方面的作用〔2〕。聞婧(2017)在對《設計美學》的書評中談到,設計美學是探討設計領域審美規律和設計形態中審美要求的,把審美作為客體設計中的一種功能性規定,在客體使用價值中加入符號認知效用和審美效用,她認為我國設計美學當前還處于起步階段〔3〕。

3.平面設計中的視覺審美元素分析

3.1審美觀與美的體驗。從現代審美的角度來看,審美的感受與體驗都均可通過平面設計的藝術成果來得到?,F代美學逐步突出了美學的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將美學的觀念與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進行融合,超越了藝術、文化、哲學、社會學等的限制。從平面設計的角度來看現代美學,需要從平面設計的目的性和審美性入手,即將實用性和適用性進行融會貫通,將藝術內涵性與審美性進行結合式的體驗,提高平面廣告的從悅耳、悅目到悅心、悅意的審美性,本質上要求將藝術和實用進行綜合。針對平面設計的審美觀來說,要求將藝術性設計融入其中,即將藝術性插入進行創造,與人的感受和體驗進行結合,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要求平面廣告設計師將自身的感受與體驗,通過藝術性和技術性的創造,由藝術性的融入再嵌入到實用性設計的客體對象中,這個過程中,設計師的思想和審美價值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平面設計成果包含了設計師的預想體驗,這樣客體對象就充滿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感情與認知,從而產生了特定的美學價值。3.2平面設計的美學意義。設計(Design),源自拉丁文Designare,起初被用在與設計有關的事物,主要表達有設計、立定計劃、配合表示、草圖與描繪等行為。平面設計從現代學科來講,隸屬于平面廣告設計范疇,是一門特別的藝術學科,它綜合了傳統美學觀念和現代美學觀念,融匯了東西方的美學觀念,其美學意義主要從成果的目的性和藝術性來體現,平面設計與現代生活密切結合,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首先來說,平面設計有計劃目標,它通過一定的前期思考、素材收集、構思堆積和分類,根據成果的實用性要求進行一定的審美美學意義下的創作。因此,就平面設計的美學意義來講,宏觀上,它是有計劃達成具實用價值或觀賞價值的目標成果,具有一定審美吸引性和實用吸引性;微觀上,它在目標成果外觀要求下,在實用、經濟的原則下做各種美學變化,用吸引人的外觀或流行的款式達到促進銷售??傊?,平面設計的美學意義就是在目標成果預期值要求下,通過宏觀和微觀要求下的美學設計,提高美學審美感和實用體驗值,這期間對平面設計的視覺元素要求甚高,要求設計師把握好視覺元素的方方面面,從審美表現入手進行設計。3.3平面設計的視覺元素。1)語言文字因素我國是一個文明古老,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字積淀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語言文字是實現文化傳播與發展的根本,語言文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其文化特征與民族特征日益顯著。在平面設計當中,語言文字作為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能夠直接表達出現設計當中的主要內容。同時語言文字的編排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為此在實際的平面設計過程中,需對語言文字進行修飾,促使平面設計作品具有一定的創造性?,F階段的語言文字修飾主要包括字體、字形以及字號等方面,設計人員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對以上方面的內容進行的合理搭配,就能夠設計作品的內容性以及感染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能夠充分體現設計人員所要表達的設計內容與設計理念。2)圖像因素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像在設計作品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在設計作品當中具有較高的地位。圖像與語言文字相比較,圖像具有直觀性,能夠給人一種直觀視覺享受,從而能夠對產品具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是這并不能忽視語言文字的作用。在一些難以理解的、或者說是抽象的圖像當中,就需要注重語言文字的應用,通過語言文字對圖像的解釋說明,充分發揮語言文字的輔助功能,促使圖像所傳遞的信息更易理解〔2〕。在平面設計當中,圖像的存在主要是能夠將作品變得更為生動具體,在設計當中單純使用語言文字,會給人造成一定的視覺疲勞,主要原因在于文字表達通常情況下較為枯燥乏味,只有將圖像與語言文字進行合理搭配使用,才能有效提升平面設計視覺享受度,從而能夠有效吸引讀者注意。為此,在平面設計當中,需要對圖像的使用引起高度重視。3)色彩因素色彩在創作和觀賞時皆具有個體化的特征,創作者與觀賞者各有各的認識觀?;诖?,在平面設計時,需要注重色彩的多樣性,才能確保平面設計滿足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不同顏色代表就不同,諸如白色代表著純潔,藍色代表著憂郁,黃色代表著溫暖等,在平面設計當中,就需要設計人員對色彩進行合理搭配使用,才能使得作品表達性更強。與此同時,設計人員要根據人類的感情變化合理地對色彩的亮度進行明暗調節,這樣才能夠傳遞設計人員設計作品的思想。色彩作為平面設計當中尤為重要的審美元素,在直觀性方面,色彩相比語言文字、圖像,顯得更差,但是設計人員在設計作品時,只要靈活應用,就能夠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具有豐富的色彩搭配知識,才能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合理利用色彩,從而創造出優秀的設計作品。此外,設計人員在進行平面設計時,需要對色彩與消費的關系引起高度重視,同時需要對產品的市場定位進行綜合性考慮,從而能夠在設計之前及時掌握使用對象需求,進而在設計過程中能夠合理選擇色彩,促使產品與色彩能夠實現完美結合,從而有效體現設計作品的主題。3.4平面設計視覺元素的審美價值?,F階段,對平面設計視覺進行美學評鑒,其基礎是基于大量的與是平面設計視覺成果相互關聯的資料,通過統計分析和指標量化,進而用以判斷平面廣告設計視覺元素的價值。在國內外平面設計及其審美研究交流的頻繁性趨勢下,對平面設計視覺元素的審美價值評價也在趨于多元化,筆者認為當下對視覺元素的審美評鑒應該參酌不同美學專家的視角來進行檢核。因此,筆者在研究中通過邀請不同美學專家參與對“視覺元素”相對應“審美價值”的內容進行效度評量,將視覺元素客觀地至于評量和統計分析中,以不同專家的意見為綜合性的參考,所得結果發現,當前平面設計的視覺美學拓展和研究中,就視覺元素對應審美價值來說,皆已經達顯著水平,這凸顯了美學轉角愛對于視覺元素各個要點的審美價值性皆十分贊同。對平面設計視覺元素的審美價值進行評量,主要目的是檢核平面設計成果目標值,了解視覺元素的意涵以及探討視覺元素創作技巧,通過客觀地對平面設計的視覺元素進行評量,得出平面設計視覺元素美學和實用意義的滿意度都較高,顯示了筆者上述的視覺元素的選取是有效的,綜上上述,可推估平面設計的視覺元素審美表現是為有效元素。

參考文獻

〔1〕彭浩強.傳統美學觀念與當代平面設計〔J〕.文藝爭鳴,2010,(22):141-142.

〔2〕殷辛.中國傳統美學觀念滋養現代平面設計〔J〕.人民論壇,2015,(33):206-207.

〔3〕聞婧.設計之美的現實性思想研究—評《設計美學》〔J〕.高教探索,2017,(2):F002.

作者:于芝和 楊慶玲 單位:煙臺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