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餐具情感化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11:15:04
導語:學齡前兒童餐具情感化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學齡前兒童的情感表現
學齡前兒童稟賦各異,能感受到的情感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多樣化,表達與運用情緒的方式各有不同,能夠將其情緒直接或間接地釋放與表達在其使用物品上構成了情感化的體現。鑒于學齡前兒童情感的特殊性,按照“幼兒的高級情感”分類,將分別從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方面對兒童在餐飲時的情感狀態做分析。首先道德感上,隨自覺性的增長,兒童越來越能夠自我感受與自我評價。例如,在成就、能力、品質等方面,并為了間接的得到成人的認可,會效仿遵守良好的道德習慣與紀律規矩。5、6歲兒童已經形成一定的道德認知,從而生活中有一定自我約束力,而對3、4歲左右的兒童來說道德感常體現在等同道德約束力量下成人的不滿為其帶來的羞愧感,其羞愧感早在1歲多形成——被否定、被斥責等都容易使他們羞怯。通常在用餐中有文明用餐的道德約束(包括正確使用餐具),他們破壞了“規矩”時。例如,將餐具倒扣在地上或摔碎,那么會在情緒上因違背了大人們對物品使用的準則而表現出害怕。這時愧疚感挫敗感等的負面情緒力量對于該階段兒童來講會很大程度上阻礙原本的行動,使其不愿再立即用餐,影響用餐進程。其次,美感。有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的兒童就表現出傾心色彩明麗與有圖案的東西,能夠從聲音、音樂、舞蹈等藝術中感知美好與愉悅,到了學齡前階段,形象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對美的體驗則在其社會化的過程中變得愈益豐富。在美的意境里,色彩代表了物品的特定屬性并引起人們的情感聯想。這對于兒童同樣適用——兒童從3~4歲開始能夠辨認紅、黃、綠、藍、橙、紫等基本顏色,發育尚不完善的視覺器官使其辨色能力有限,對棕、灰等混合色辨認較為困難。而對圖形圖像,該階段兒童對物體與空間的聯系有一定的認知和聯想能力。2~3歲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初級階段,5~6歲時能夠明顯表現出有意想象,并創造豐富、符合邏輯的想象,他們所具有的色、形偏好等使自己有著獨到的審美能力,如會被卡通的可愛造型吸引。因此,在用餐時間,有些兒童會對其擁有像玩具一樣的個性餐具表現出自豪、欣喜并積極地等待餐點。最后,3、4歲的兒童開始能夠對未知事物發問,“是什么”、“為什么”——他們對認知得到回應的滿足是其“理智感”的表現。針對學齡前早期的兒童可以借助益智的方式滿足其認知的興趣,如學會餐筷的使用能使他們有自我能力實現的成就感,而對5、6歲的兒童可對其進行指導學習使用更復雜的器具,并且其好奇心的發展使他們更愿意接受挑戰并得到滿足。
餐具設計的原則從最根本上講無外乎兩點:安全與易用。筆者認為兒童餐具設計中,根據“馬斯洛金字塔”的人類需求理論,兒童渴望飲食屬于生理需要,接下來的(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到最高級的自我實現需要均包含精神需求中感性的部分,從這個角度將兒童情感需求與餐具設計結合起來,可以較全面地顧全兒童在餐飲時的情感狀態,使兒童的用餐情緒得到調整。而這種應用表現在設計原則上即為易用性上的完善?;貞皭鄣男枰睂τ趯W齡前兒童,用餐中體現在與大人之間的互動,感受到被成人的認可。為滿足其感受,可以在設計中加入需手動完成的趣味元素,讓他們容易學習、容易完成。例如,適合3歲左右兒童的益智拼圖餐盤,每種餐具按照大小不同只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鑒于該階段兒童已有位置關系的概念,則用餐過程使兒童對形狀、大小的把握得到增強,將用完的餐具放回原處也使他們完成好力所能及的事,得到被認可的滿足感?!白鹬氐男枰奔磦鬟f出對兒童選擇的尊重與認可。因此,首先給予其選擇的多樣性。例如,色彩的多選,奪目的高純度色彩易引起興奮;造型各異,不抑制其想象力的釋放,尊重了該階段兒童的天性,將兒童用餐帶入快樂的旅程。自我實現是一種對自我能動性的肯定。馬斯洛理論中,它處于“金字塔”的最頂層,表示最高級層次的需求,也是各層級需求滿足的綜合評價。若是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鼓勵兒童獨自完成新的嘗試,滿足其認知與能動的愿望,那么將促進他們注重自我實踐,更加熱愛探索未知世界與學習新的技能。例如,有“冷暖自知的水杯”就是利用色相的差別表征不同的冷暖感受——杯口處可看到顏色指示。有一定色彩認知的5、6歲的兒童在使用該水杯根據指示速知其水溫,從而促進自覺與獨立,實現自我管理。
3結語
餐飲與生活的健康程度息息相關,高質量生活需求也為餐具的設計創新提引了新的方向。設計餐具就是為了兒童就餐更得心應手,得心才能更應手,“情感化設計”重在“得心”,它不是為了求其附加價值而去努力的造物方式,而是以與兒童情感的觸動作為途徑,實現人與物的聯結,達到最終目標:維護情感、善待情感,愛護兒童的身心。
作者:郝晨 張小平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 上一篇:創建學習型機關工作意見
- 下一篇:環保局機關黨建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