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色彩設計分析

時間:2022-03-14 05:00:21

導語:農業機械色彩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色彩設計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水平也取得極大的提高,逐步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和智能化。農業生產者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業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需要滿足生產功能而且還能夠在形體和色彩上更加符合時展的要求,尤其是在色彩上更加具有沖擊力和吸引力,不僅能夠體現人文關懷而且還能實現與環境的融合,因此在農業機械產品生產中進行色彩設計的應用,是未來農業機械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農業機械;色彩設計;應用分析

1農業機械色彩設計的現實意義

1.1色彩突出農機產品的功能性

農業機械產品種類繁多,功能也各有不同,單一的色調會使農機設備呆板沒有特性,色彩設計可以突出農業機械產品的功能性。用不同的色彩反映農機設備的不同功能,確定主色調突出農機產品的功能特性,用色彩的表現張力與農機設備的功能相結合,再用其余輔助色調增加活潑性和靈動性,形成統一的整體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

1.2色彩實現人機和諧

農業生產者在使用農業機械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疲勞,缺乏安全感,利用色彩設計可以調解視覺的生理平衡,從而實現視覺形態平衡和神經動態平衡。在農業機械制造中融入色彩設計,在色彩的明亮度和色相度上力求達到宜人的視覺效果。比如帶有顯示器的控制面板需要的色彩設計具有視認度,利用不同的色彩區分不同的操作按鍵,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1.3實現與環境的統一

因為農業生產的環境相當復雜,需要將色彩設計融入到農業機械產品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實現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比如飼料加工機械的工作環境是室內而且多塵,將加工機械的色彩定為淺黃色或砂米色等純度低的中等明度的暖色調,不僅不會感到暗沉而且還耐灰塵。而在水田作業的插秧機等農業機械由于是在室外環境作業,采用的色彩設計需要明亮度較高的藍色或紅色[2]。

1.4符合審美的需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物質基礎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人們開始追求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對生活的態度和審美的標準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農業機械產品的色彩設計不再只是單一的灰色調,需要更多亮麗的、興奮的色彩,既可以滿足人們審美的需求,還可以為人們的農業生產活動帶來勞動的快樂和興趣。

2農業機械色彩設計的應用

2.1農業機械色彩設計要與環境色彩搭配得當

不同的色光對人們的視覺神經的刺激會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產生不一樣的情緒作用,與周圍環境色彩搭配得當的農業機械色彩能夠讓使用者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則會影響使用者的情緒,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甚至會造成不利的安全隱患。因此在農業機械色彩設計上要按照使用環境的情況結合農機設備的功能特點實現與環境色彩的和諧統一,既可以滿足環境空間的審美要求,也可以達到農業機械設備的外觀審美標準[3]。

2.2農業機械色彩設計要突出人機和諧

農業機械按照不同的功能分為很多種類,在使用過程中不同的色彩設計也會傳遞出不同的信息,給人們的生產勞動帶來不同的感受和體驗。比如烘干機因為體積巨大,在色彩設計上采用淡、亮的乳白色或蘋果綠,可以減輕機械設備因為體積和重量給人帶來的心理壓抑,給人一種清新、透明和安靜舒暢的感覺。還有的農業機械帶有控制臺和操作裝置的,當多個操作手柄、按鈕和儀表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為了加強分辨率,起到提示的作用,要對重點部分的色彩設計成強烈醒目的色彩標志,并用不同的顏色將不同的區域分開,方便使用者區分和操作,提高農業機械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農業機械色彩設計要滿足天人合一的要求

我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的文化差異很大,各地區因為環境與文化的不同對色彩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農業機械設備的色彩設計也要采取多元化,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則,大膽創新,形成主體色彩與多種對比色或互補色相結合的全新色彩設計方案,實現整體與局部的和諧以達到人性化的要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各地域的環境、文化和市場需求,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設計出更多色彩繽紛的農業機械產品,既能夠提高農業機械產品的功能性、美觀性和安全性,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給人們的農業生產活動帶來輕松快樂的勞動體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作者:白楊 房昕宇 袁智超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劉玨璉,郭梅,楊新新.農業機械色彩的應用設計[J].農機化研究,2006(7):105-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