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給水工程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6 06:58:00
導語:水廠給水工程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蒙古包頭市位于中國北方,黃河以北。城市現有青山水廠、昆山水廠兩座,分別位于城市的東北和西部,而磴口水廠位于城郊,城市的東南方。
磴口水廠可設置在黃河邊上,位于城市東南方的城郊,遠離居民區,附近有糖廠、鋁廠、磚瓦廠,所在位置地面標高約為1004米,地形為北高南低,不平坦。磴口水廠也可設置在城市東南方向,靠近城市的邊緣,地面標高約為1050米??蛇M行方案比較確定。
1.1.2供水要求:
規劃城市人口數:10萬人,用水普及率:100%。
1)出水要求達到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程》;
2)最高日供水量:6.5萬噸/日;
3)出廠水壓:38米水頭。
1.1.3工程地質:
地下水位深度:170厘米;
最大冰凍:175厘米;
設計地耐力:13噸/米2;
地震等級:6級;設計地震烈度:8度。
1.1.4氣象資料:
1)氣溫:年平均:6.5℃;
極端最高:38.4℃;
極端最低:-31.4℃;
最冷月平均最低:-18.5℃;
最熱月平均最高:29.5℃。
2)相對濕度:冬季空氣調節:54%;最熱月平均:58%。
3)風速與風向頻率:
夏季平均風速:3.3米/秒;
冬季平均風速:3.2米/秒;
夏季最多風向:東風、東南風;
冬季最多風向:北風、西北風;
夏季最多風向頻率:15;
冬季最多風向頻率:17;
4)大氣壓:888.4毫巴。
5)降水量:年降水量:308.9毫米;
最大時降水量:33.1毫米;最大日降水量:100.8毫米。
6)年蒸發量:2342.2毫米。
7)最大積雪厚度:21厘米。
8)冰凍期:150天。
水廠設計說明
2.2.1設計規模
設計用水量定額是確定設計用水量的主要依據,它可影響給水系統相應設施的規模、工程投資、工程擴建的期限、今后水量的保證等方面,所以必須慎重考慮,應結合現狀和規劃資料并參照類似地區或企業的用水情況,確定用水定額。
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增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規律的,但如果對生活用水采取節約用水措施,對工業用水采取計劃用水、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等措施,可以影響用水量的增長速度,在確定設計用水量定額時應考慮這種變化。
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和綜合用水定額,應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水資源充沛程度,在現有用水定額基礎上,結合給水專業規劃和給水工程發展條件綜合分析確定。
最高日設計用水量內容包括:城市最高日綜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公共設施生活用水量)、工業企業生產用水量、工業企業職工的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澆灑道路和大面積綠化用水量、未預見水量和管網漏失水量、消防用水量。由于消防用水量是偶然發生的,不累計到設計總用水量中,僅作為設計校核用。但是對于較小規模的給水工程,消防用水量占總用水量比例較大時,應將消防用水量計入最高日用水量。
設計任務書已給出最高日用水量為:=65000,水廠自用水系數按5%計,
則設計水量為:=650001.05=68250。
2.2.2取水方式選擇
2.2.2.1黃河水系特點:黃河水系多分布在我國的黃土高原及黃土丘陵地帶,沿岸溝壑縱橫,土質細而疏松,水土流失嚴重。這些河流徑流量雖不大,但受氣候的影響,季節性變化很大。冬季幾乎不降水,流量很小,不少支流發生斷流現象。夏季降水量集中,不僅河流的流量雨水位驟增,河水的含砂量也很高。一般河水含砂量大于~時,就產生渾液面沉降現象,稱為高濁度河道。黃河水系高濁度河道,由于泥沙運動的結果,常具有游蕩性河段的特性,即河床與河岸的可動性都較大,河床內砂無法與河岸連接,在河床中形成不規則的江心灘、江心洲及汊道,游蕩性河段河身寬而淺,河灘密布,水流湍急,河床變形迅速,主流游蕩不穩。
此外,黃河水系的部分河段位于北緯~,氣候寒冷,冰情嚴重。河套地區常出現冰壩、“麻浮”、水淺、流急、水內冰現象。
2.2.2.2鑒于黃河水系的上述特征,選用固定式取水構筑物時,采用雙向斗槽式取水構筑物,如下圖。
圖2-1斗槽示意圖
(1)具有順流式和逆流式斗槽的特點;
(2)夏秋汛期河水含砂量大時,可利用順流式斗槽進水,當冬春冰凌嚴重時,可利用逆流式斗槽進水。
2.2.3取水構筑物
2.2.3.1斗槽
斗槽全部設置在河床內,適用于河床較陡或主流離岸較遠以及岸邊水深不足的河流。設置斗槽后,還應注意不影響洪水排泄。
斗槽工作室的大小,應根據在河流最低水位時,能保證取水構筑物正常的工作,使潛冰上浮,泥沙沉淀,水流在槽中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及清洗方便等因素:
(1)槽底泥沙淤積高度取0.5~1.0m,取0.8m;
(2)槽中的冰蓋厚度為河流冰蓋厚度的1.35倍;
(3)槽中最大設計流速采用0.05~0.15;
(4)水在槽中的停留時間不小于20分鐘,取30分鐘;
(5)斗槽尺寸應考慮挖泥船能進入工作。
該設計中,斗槽入口處的水位差為0.1m,河水平均流速為1.4,斗槽中水流方向與河中水流方向的叉角為180,河流中冰蓋最大厚度為0.8m,進口孔口頂邊至冰蓋下的距離為0.70m,進水口直徑為2.80m,進水孔口底欄高度為1.0m,工作室深度為5.68m。斗槽設計流量為0.80,設計流速為0.025,斗槽寬度為6m。
冰凌期最低河水位時斗槽中的水深為4.50m,潛水的上浮速度取0.002。洪水期槽中的平均流速為0.05,斗槽內泥沙的沉降速度為0.05,斗槽總長為171.6m。
采用絞吸式挖泥船,挖泥船每年工作天數為240天,每天工作時數為16小時,挖泥船設計生產能力為68.9,選定40半液壓式挖泥船,船總長為17.7m,共2艘。2.2.3.2堤壩
斗槽的堤壩可以用當地的砂質粘土材料砌筑,非淹沒式堤壩的壩頂應高出最高水位0.5~0.75m以上,取0.8m,寬度一般為2.0~4.0m,取3.0m。堤壩兩側邊坡按筑壩材料而定,沙質粘土~,取1:3.5。堤壩邊壩(尤其是靠河的一側)及壩端,易遭水流的沖刷及冰塊的撞擊,應予加固,靠河一側的堤壩邊坡可采用雙層的石鋪面(干砌石塊)、石籠、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甚至擋土墻等加固,壩端可采用雙層石鋪面、拋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等加固;壩腳可采用拋石或沉排等加固。
2.2.3.4取水頭部
采用管式取水頭部(喇叭口取水頭部),取水頭部外形為圓形。
2.2.3.5操作平臺
為便于操作檢修,將操作平臺設于地面之上。
2.2.3.6取水進水間與吸水間
進水間橫向分成四格,進水孔分上下兩層。吸水間與進水間尺寸相同,均為:。
A格柵
格柵總面積為3.20m2,過柵允許流速取0.4,柵條間凈距取50mm,柵條厚度10mm,每個進水間各設置一個格柵,工作時三用一備。采用S321-1的格柵標準,型號為6,其進水口BH為10001000mm,格柵尺寸為11001100mm(標準尺寸),柵條間孔數15孔,柵條根數16根,有效面積0.84m2。并配置QL型鋼絲繩牽引葫蘆抓斗式格刪除污機,升降速度8m/min,寬度與柵條配套,電動機功率4.5kw,設備重量3000kg。配備的起重設備為SC型手動單軌小車,起重量0.5~10T,起升高度3~12m。
格柵與水平面最好布置成~的傾角,但實際上可采用。格柵斷面為扁鋼,格柵由金屬框架與柵條組成,框架的外形為矩形。
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一般采用~,取0.10m,則四個為0.40m。
B格網
采用平板格網,設在進水室與吸水室之間的隔墻之間,格網面積13.07m2;過網流速采用0.3;網眼尺寸取55mm;網絲直徑取2.0mm。用三個格網備一個隔網,每個格網面積3.27m2。采用型號是C12格網,進水口尺寸17502000mm,網格尺寸18802130mm(標準尺寸),有效面積3.42m。起重設備采用SDQ手動單梁起重機,起重量1~10T,起升高度3~10m。
2.2.3.7水泵型號和機組的布置
選四臺型號為12sh-6單級雙吸離心泵,三用一備。將四座基礎交錯并列布置成兩排,四臺水泵,兩臺正向旋轉,兩臺反向旋轉,每臺水泵均有單獨的吸水管和壓水管,吸水管直徑為DN500,壓水管直徑為DN400,四根壓水管在泵房內連成兩根DN500出水管,然后分別引出泵房,在泵房外,兩根出水管再與一根DN1000的輸水管相連。水泵吸水管上設一個DN500的閘閥和一個DN500×300的漸縮管。壓水管上設兩個DN400蝶閥,一個DN400止回閥,一個DN200×400的漸擴管和一個DN400×500的漸擴管。另配有彎頭等配件。
2.2.3.8泵房高度
最低動水位標高為994m,最高動水位標高為1001m,水泵軸心標高為996.45m,泵房底板標高為995.80m,泵房地面下高度為9.17m,泵房地面上高度為4.74m,泵房筒體總高度為13.91m。
2.2.3.9排泥、排水、起吊設備及真空設備
A排泥
集水井往往會沉積泥沙,為在運行中及時清理排除,選排污泵兩臺(一用一備),
型號:PWA,流量Q=72=28,揚程H=11m,轉速n=970轉/分,配電機功率:,允許吸上真空高度:。
設五個具有高壓水的噴嘴,用來沖動底部沉積的泥沙及網格。在格網前后裝設測量水位的標尺,以便于運行管理和清洗格網。為了清洗平板格網可采用電動吊車,將格網沿導向槽提起,用壓力水沖洗。
格網選用PGZ型平面鋼閘門,進水洞口尺寸為:;外形尺寸為:。
B排水及通風
取水泵房排水按照20-40計,排水泵靜揚程按7m計,水頭損失約2m。所以總揚程9m左右,可選用ZS-80-50-200A離心泵,流量22,揚程9.5m,配用的電機Y160L-4,均設兩臺,一用一備。通風設備選用一臺T35-11型軸流風機,配用的電機YSF-8026。
C起吊設備
啟閉閘門的啟閉機選用QPL3手動兩用螺桿式起閉機,啟閉能力為3噸。起吊設備選用JJM-5型慢速卷揚機,額定靜拉力為5噸。泵房內選用LH5t型電動葫蘆雙橋式起重機。
D真空設備
選用兩臺SZ-1型真空泵,一用一備,功率4KW,抽氣量。
2.2.4混凝劑的配制與投加。
混凝劑投加采用如下流程:攪拌-→提升-→貯液-→計量-→投加
根據原水出水水質及水溫,參考有關凈水廠運行經驗,選用精制硫酸鋁,最大的投加量為40mg/l,混凝劑每日配置次數為3次,藥溶液濃度為10%,不用助凝劑。
2.2.4.1溶液池
分成兩格,備用一格。每格的有效容積為4.55,形狀采用矩形,有效高度為1.2m,超高0.3m,每格的實際尺寸為1.9m2.0m1.5m,置于室內地面上。
2.2.4.2溶解池
溶解池分成兩格,每格有效容積為1.40,有效高度0.7m,超高0.3m,每格的實際尺寸1.0m2.0m1.0m。溶解池的放水時間采用10min,放水管管徑取50mm。溶解池底部設管徑為100mm排渣管一根,池底坡度采用2.5%。溶解池攪拌設備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槳板式攪拌機,槳直徑為750mm,槳板深度800mm,質量200kg。溶解池置于地下,池頂高出室內地面0.5m。溶解池和溶液池材料都采用鋼筋混凝土,內壁襯以聚乙烯板。
2.2.4.3投藥管
投藥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塑料管),投藥管的管徑25mm,相應的流速0.43。
2.2.4.4投藥計量設備
采用JM型微型機械隔膜計量泵。
2.2.4.5藥劑倉庫
混凝劑為精制硫酸鋁,每袋質量是40kg,每袋規格為。藥劑堆放高度為1.5m,藥劑儲存期為30d。倉庫平面尺寸為:。
2.2.4.6投藥間
投藥間靠近投藥點,與藥劑倉庫相連,設置兩條投藥管路,具有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效果。投藥間要求有值班室,面積在15左右。
2.2.5混合設備
采用2個熱浸鍍鋅管式靜態混合器,水廠進水管投藥處至絮凝池的距離為30m,進水管采用兩條DN700鋼管。靜態混合器設三節混合元件,混合時間為30s,兩個靜態混合器共用一個混合器井,混合器井的尺寸為:長寬=3m6m。投藥點應該靠近水流方向第一節的混合元件,投藥管插入管內徑即可。
2.2.6絮凝池
2.2.6.1絮凝池選用
因為Q=65000,故應屬于小型水廠,當采用隔板絮凝池時,往往前端廊道寬度不足0.5m,則前端采用機械絮凝池可彌補此不足,故采用機械絮凝池前置,隔板絮凝池后置來組合適用。在這樣的條件下,機械絮凝池機械設備不多,可減少設備運行維修工作量,當需要檢修時,又有隔板絮凝池起保護作用,從而較好地適應了水量水質要求。
2.2.6.2機械絮凝池
機械絮凝池設成兩組,每組又有六池,均采用垂直軸式機械絮凝池,每組設計流量為34125。絮凝時間為10分鐘,平均水深3.3m,每格尺寸為,單格面積為,絮凝池超高取0.3m,總高度為3.6m。絮凝池分格墻上過水孔洞上下交錯布置,每格設一臺攪拌設備。葉輪直徑采用2.76m,槳板長度為1.93m,槳板寬度取0.12m。每根軸上槳板數為8塊,內外側各4塊。每格設四塊擋板,尺寸為:寬高=0.2m1.0m。葉輪槳板中心點線速度分別采用:第一格和第二格相同取,第三格和第四格相同取,第五格和第六格相同取。葉輪槳板中心點旋轉直徑為2.04m。六臺攪拌設備各配備一臺電動機,每臺電動機所需功率為0.175kw,選用型號為Y801-2小型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進水管管徑取DN700,進水流速為。進水孔洞流速分別取:第一個孔洞和第二個孔洞相同,?。坏谌齻€孔洞和第四個孔洞相同,??;第五個孔洞和第六個孔洞相同,取。進水孔洞直徑分別為:第一個孔洞和第二個孔洞相同,為1.00m;第三個孔洞和第四個孔洞相同,為1.12m;第五個孔洞和第六個孔洞相同,為1.30m。絮凝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用水泥砂漿抹面。
2.2.6.3往復式隔板絮凝池
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分為兩組,每組設計流量為34125。絮凝時間取10分鐘,池內平均水深取2.3m,每組絮凝池總容積為,面積為103m。隔板厚度按0.2m計。池子寬度與平流沉淀池寬度相同,為7.30m。廊道內流速采用四檔,分別為:、、、0.15。隔板間距按廊道內流速不同分成四檔,分別為:0.65m、0.70m、0.70m、0.80m。各段水深分別對應為:2.0m,2.3m,2.8m,3.3m。廊道總數為20,根據間距不同分為四段,第一段和第四段各取4個廊道,第二段和第三段取6個廊道,池子總長為17.80m。絮凝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用水泥砂漿抹面。為減小水流轉彎處水頭損失,轉彎處過水斷面積取廊道過水斷面積的1.2倍,同時,水流轉彎處應做成圓弧形。池底平均坡度為7.3%。
2.2.7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設為兩組,每組設計流量為34125。沉淀池表面負荷為=43.2,停留時間取2.0h,沉淀池水平流速取。每組沉淀池表面積為790m,長度為108m,寬度為7.30m,池壁寬取0.3m。沉淀池有效水深為3.6m,保護高為0.3m,沉淀池總高為3.9m。由于往復式隔板絮凝池末端水深與沉淀池有效水深不一樣,為了便于前后銜接,故在兩者之間設一個過渡段。過渡段與沉淀池之間采用鋼筋混凝土穿孔布水墻,墻高3.9m,有效水深為3.6m,超高0.3m,共開98個孔口,每個孔口尺寸為,分五排布置,每排20個孔口。
集水方式采用兩側三角鋸齒形集水槽集水,每組沉淀池的集水槽個數為四個,集水槽槽寬取0.4m,堰口溢流率為,每個集水槽長度取10m,槽中水深統一取0.5m。跌落高度取0.05m,槽起高取0.15m,集水槽總高度為0.70m,每條集水槽的設計流量為。采用出水三角堰,堰上水頭采取0.07m,堰口下緣與出水槽水面之距為0.05m,每個三角堰的流量為,每條集水槽的三角堰個數為64個,三角堰中距為0.3m。
集水渠寬取0.8m,集水渠水深統一取1.0m,自由跌水高度取0.07m,則集水渠總高度為1.99m。在集水渠的末端設置一個DN700的出水管。
沉淀池放空時間按3h計,采用DN450的鋼管。
采用軌距為8m的HJX2型虹吸式機械吸泥機。
2.2.8V型濾池
選雙格型濾池,分為并列的兩組,每組3座,共6座,每座面積為63m,總面積為378m。單格寬3.0m,長10.50m,面積為31.5m。濾速為8,強制濾速20。
第一步氣沖沖洗強度為15;第二步氣-水同時反沖,空氣強度為15,水強度為4;第三步水沖強度為5。
第一步氣沖時間為3min,第二步氣-水同時反沖時間為4min,單獨水沖時間為5min,沖洗時間共計12min=0.2h。沖洗周期為48h,反沖橫掃強度1.8。濾池采用單層加厚均粒濾料,粒徑為~,不均勻系數為~。
每座濾池過濾水量為504。清潔濾料層過濾,濾池液面比濾料層高0.83m。
濾池超高為0.3m,通過控制出水閥門的開啟度來保證濾層上的水深為1.5m,濾料厚度為1.0m,濾板厚度為0.13m,濾板下布水區高度為0.9m,濾池總高為3.83m。
水封井平面尺寸為,堰底板比濾池底板低0.3m,水封井出水堰總高為2.93m。
反沖洗用水量為0.315,表面掃洗用水量為0.12。反沖洗配水干管用鋼管,DN500,流速為。配水支管DN500,流速為。沿渠長方向兩側各均勻布置15個配水孔,共30個,孔中心間距0.6m,每個孔的面積為0.01m,每個孔口尺寸取。反沖洗水過孔流速為。
反沖洗用氣量為0.945,反沖洗配氣干管用鋼管DN500,流速為。布氣小孔緊貼濾板下緣,間距與布水方孔相同,共計30個。布氣小孔面積為0.00315m,孔口直徑取65mm。反洗空氣過孔流速為,每孔配氣量為113.4。
氣水分配渠寬取1.2m,起端高取1.5m,末端高取1m。兩側沿程各布置15個配氣小孔和15個布水方孔,孔間距0.6m,共30個。
排水集水槽頂端高出濾料層頂面0.5m,排水集水槽起端高為1.03m,末端高為1.53m,排水集水槽底坡為0.0477。集水槽超高0.3m,槽內水位高0.73m,槽寬1.2m,水流速度為,過流能力為6.07。排水槽設一個電動蝶閥,DN500。
進水總渠寬1m,水面高0.5m。中間孔口面積為0.09m,孔口寬0.30m,高0.30m,
兩個側孔的面積均為0.065m,側孔寬0.25m,高0.25m,側孔與中間孔口的間距為1.05m。
寬頂堰堰寬5m,寬頂堰與進水總渠平行設置,與進水總渠側壁相距0.5m,堰上水頭為0.079m。濾池配水渠寬0.5m,渠高1m,渠總長等于濾池總寬為7.2m。
V型槽槽底設表掃水出水孔,直徑取0.025m,間隔0.15m,取V型槽槽底的高度低于表掃水出水孔0.15m。表面掃洗時V型槽內水位高出濾池反沖洗時液面0.50m。V型槽傾角,垂直高度1.0m,壁厚0.05m,反沖洗時V型槽頂高出池內液面的高度為0.80m。
反沖洗時選用兩臺型號為14sh-28A單級雙吸離心泵,一用一備流量為240~350,揚程為16~10m,轉速為1470。
。
根據反沖洗系統對空氣的壓力、風量要求選三臺LG40風機,風量,風壓,電機功率55kw,兩用一備,正常工作鼓風量為。
2.2.9清水池
設兩座矩形清水池,每座清水池總容積為6775m。清水池的水深4.5m,超高0.3m,每座清水池的平面尺寸為長寬=30m50m。清水池進水管管徑700mm,設計流速1.0,出水管管徑900mm,設計流速1.0,溢流管與進水管直徑相同取900mm,其出水接入水廠下水道系統,但是溢流管不與下水道直接相連,采用溢流井,溢流井內設拍門,出口處要有尼龍網罩之類的包扎以防護。放空管管徑700mm,放空流速2.5。集水坑比池底落差1.2m,出水管和放空管由此接出。導流墻砌筑到清水池最高水位,使頂部空間保持通暢,有助于空氣流通。導流墻底部每隔一定距離開一個流水孔,尺寸200200mm,便于排泄池底廢水,考慮到水中有氯氣,導流墻采用材料要防止氯的腐蝕。通風管的設計根據清水池容量要求,采用的通氣管直徑200mm,通氣管數量6個,管口高出池頂700mm以上,并且在氣孔上裝有防護網。每只清水池設兩只人孔,人孔直徑為1000mm,靠近溢水管和出水管處,便于管道安裝和維護。人孔上緣要高出覆土面一定距離,并且裝有鎖栓的蓋板。扶梯與人孔配套設置,直立靠壁安裝,其材料應該可以防腐。水位尺安裝于池頂,選擇水流緩和處架立。池頂的覆土厚度為0.7m。
2.2.10吸水井
根據需要設置分建式吸水井,靠近泵房一側與二泵平行設置,與泵房之間的距離為2m,分成獨立的兩格,中間隔墻上安裝閥門以保證足以通過鄰格最大吸水流量。其調度管理方便,吸水管道短,水泵運行安全程度高。其存水量經常變化,井口水位隨清水池水位漲落而變化,并和清水池保持一定的水位差,吸水井要有一定的超高。水在吸水井的停留時間為,吸水井的有效容積為142.0。有四個吸水管,每個吸水管的管徑為600mm,吸水管喇叭口直徑取1m,喇叭口最小淹沒深度為1.2m,喇叭口與吸水井井底距離為0.8m,吸水井寬度取4.5m,吸水井長度為15.80m,吸水井最低水位標高為1053.20m。
2.2.11二泵房
本設計采用的是泵直接從吸水井中將水抽出送到管網,選四臺型號為單級雙吸離心泵,三用一備。泵房所在室外地坪標高1058m,二泵房室內底板標高1055.8m,水泵基礎高出室內地坪高度0.1m,水泵底座到軸心的距離0.9m,二泵房的地面下高度為3.07m,地面上高度為5.66m,泵房筒體高度為8.73m。水泵房內有一值班室,高低壓配電間,變電間。有兩臺真空泵(一用一備),一條排水溝,一個集水坑,一臺排水泵。真空泵泵殼內的空氣體積為0.39,吸水管中的空氣體積為3.08,泵的安裝高度3.5m,選用SZ-2型真空泵,配帶動力10kw,水消耗量30,一字形布置,尺寸為:L=4100mm,H=1500mm,B=700mm。排水選一臺ZS-80-50-200A離心泵,流量22,揚程9.5m,配用的電機Y160L-4。包頭市位于中國北方,故采用熱水集中供暖,泵房內自然通風。
2.2.12消毒
向濾后水加液氯消毒,水和氯的接觸時間大于30min,加氯量為2.844,儲氯量為2048。選用三臺LS80-4轉子真空加氯機,兩用一備,氯瓶選用四只YL-50型焊接鋼瓶,重量0.5t,外徑600mm,高度1800mm。要設置中間氯瓶,沉淀氯氣中的雜質,還可以防止水流進氯瓶。根據氯瓶的重量,設置磅秤型號TXS500B。加氯間低處要設置排風扇及時排除室內積聚的氯氣,氯庫和加氯間應該設漏氣報警儀。氯水管線敷設在地溝內直到加氯點,地溝內有排水設施防止積水,氯水管管材用橡膠管,氯氣管用無縫鋼管,給水管用鍍鋅鋼管,在氯庫引入DN32的給水管,通向氯瓶上方,供噴淋用。為搬運方便,氯庫內設CD11-60單軌電葫蘆一個,軌道在氯瓶上方,軌道通道氯庫大門以外。
2.2.13給水處理廠平面和高程布置
水廠的基本組成包括兩部分:生產構筑物和附屬建筑物。
生產構筑物尺寸根據計算確定,生活附屬建筑物建筑面積應按管理體制、人員編制和當地建筑標準確定,生產附屬建筑物應根據水廠規模、工藝流程和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各構筑物數量、平面尺寸確定后,根據構筑物的功能要求,結合地形和地質條件,進行水廠平面布置。處理構筑物一般均應分散露天布置,北方寒冷地區可采用室內集中布置。
2.2.13.1平面布置
水廠平面布置的內容包括:各構筑物的平面定位,各種管道(處理工藝用的原水管、加藥管、沉淀水管、清水管、反沖洗水管、加氯管、排泥管、放空管、水廠自用水管、廠區排水管、雨水管、電纜線、通訊線路等),閥門及配件布置,廠區道路、圍墻、綠化等。
水廠平面布置要求:
A構筑物間距宜緊湊,但應滿足各構筑物和管線的施工要求。
B構筑物布置應注意朝向和風向,如加氯間和氯庫應盡量設置在水廠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泵房及其它建筑物應盡量布置成南北向。
C生產構筑物間連接管道的布置,應水流順直和防止迂回。
D生產構筑物與附屬構筑物應分開布置。
E并聯運行的凈水構筑物應配水均勻,必要時可設置配水井。
F加藥間、沉淀池和濾池相互間的布置,宜通行方便。
G水廠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流排放,必要時可設排水泵站。
H新建水廠綠化占地面積不宜少于水廠總面積的20%。
I水廠內根據需要,設置濾料、管配件等露天堆放場所。
J水廠內設置通向各構筑物和附屬構筑物的道路,一般按下列要求設計:
(1)主要車行道的寬度,單車道為3.5m,雙車道為6m,并應有回車道。人行道的寬度為1.5~2.0m。大型水廠一般可設雙車道,中、小型水池拿過可設單車道。
(2)車行道轉彎半徑不宜小于6m。
(3)城鎮水廠或設在工廠區外的工業企業自備水廠周圍,應設置圍墻,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0m。
整個廠區在總平面布局上做到功能區分明確,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廠區交通流線清楚流暢,主干道貫穿東西。各單體構筑物在建筑風格上做到清新明快,既保持水廠的園林風味,又體現了現代水廠的流暢簡潔的氣派。水廠的工藝流程采用回轉型布置,管線力求簡短,廠區內水配以草地、樹木等綠化,力爭創建一個清新怡人的現代化水廠。
水廠總占地面積4.70公頃。總平面圖中,綠化面積約占25%,附屬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5%。
2.2.13.2高程布置
水廠處理構筑物高程布置應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坡度,各構筑物間應采用重力流。構筑物間的水面高差即流程中的水頭損失,包括構筑物、連接管道、計量設備的水頭損失。
水頭損失一般應通過計算確定,也可參照規范進行估算,并考慮水頭跌落損失。
表2-4水廠高程布置表
名稱水頭損失(m)水位標高
連接管段構筑物沿程及局部構筑物m
絮凝池0.171061.44
絮凝池至沉淀池0.02
沉淀池0.151061.25
沉淀池至濾池0.60
濾池1.501060.50
濾池至清水池1.00
清水池0.101058.00
清水池至吸水井0.20
吸水井1057.70
2.2.13.3附屬建筑物
水廠的附屬建筑物一般包括辦公用房、化驗室、維修車間(機修、電修、儀表修理、泥木工場),車庫、倉庫、食堂、浴室及鍋爐房、門衛值班室、宿舍、露天堆場等。
各附屬建筑物面積查《室外給水工程規范》附屬建筑面積章節取用。
2.3設計特色及存在問題
2.3.1設計特色
(1)本設計的突出特點是采用了機械絮凝池和隔板絮凝池組合使用。兩種形式絮凝池組合使用有如下優點:當水質水量發生變化時,可以調節機械攪拌速度以彌補隔板往復式絮凝池的不足;當機械攪拌裝置需要維修時,隔板往復式絮凝池仍可繼續運行。此外,若設計流量較小,采用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往往前端廊道寬度不足0.5m,不利于施工,則前端采用機械絮凝池可彌補此不足。
(2)本設計采用V型濾池又是設計的一大優點。V型濾池是恒水位過濾,池內的超聲波水位自動控制可調節出水清水閥,閥門可根據池內水位的高、低,自動調節開啟程度,以保證池內的水位恒定。V型濾池所選用的濾料是鋪裝厚度較大(約1.00),粒徑也較粗(0.95—1.35)的石英砂均質濾料。當反沖洗濾層時,濾料呈微膨脹狀態,不易跑砂。V型濾池的另一特點是單池面積較大,過濾周期長,水質好,節省反沖洗水量。單池面積普遍設計
為70—90,甚至可達100以上。由于濾料層較厚,截污量大,濾后水的出水濁度普遍小于0.5NTU。
(3)本設計另一大特點是采用雙向斗槽取水。由于磴口水廠的水源是黃河水,水中含沙量較大,此外,黃河水系的部分河段位于北緯~,氣候寒冷,冰情嚴重。河套地區常出現冰壩、“麻浮”、水淺、流急、水內冰現象。鑒于黃河水系上述特點,采用雙向斗槽式取水構筑物能很好地適應這種情況:夏秋汛期河水含砂量大時,可利用順流式斗槽進水,當冬春冰凌嚴重時,可利用逆流式斗槽進水。
2.3.2存在問題與建議
選用的混凝劑為精制硫酸鋁,對pH值適應范圍較小,且原水需有一定的堿度,特別是投加量大時。當處理低溫低濁度水時,硫酸鋁水解困難,絮體松散,效果較差,投加量大時有剩余Al或SO離子,影響水質。在以后的設計中宜采用聚合氯化鋁。
本設計未曾對水廠泥線和水廠的配水工程進行設計,因而是本設計的一大缺憾。另外,由于包頭市地處中國北方,年平均氣溫較低,所以水廠主要處理構筑物應做成室內式,本設計并沒有對此進行設計。
目錄
第一篇設計說明書
1概述┉┉┉┉┉┉┉┉┉┉┉┉┉┉┉┉┉┉┉┉┉┉┉┉┉┉┉┉┉┉┉┉┉1
1.1城市概況┉┉┉┉┉┉┉┉┉┉┉┉┉┉┉┉┉┉┉┉┉┉┉┉┉┉┉┉┉1
1.2城市現有給水工程概況┉┉┉┉┉┉┉┉┉┉┉┉┉┉┉┉┉┉┉┉┉┉┉1
1.3原始設計資料┉┉┉┉┉┉┉┉┉┉┉┉┉┉┉┉┉┉┉┉┉┉┉┉┉┉┉1
1.3.1地質條件┉┉┉┉┉┉┉┉┉┉┉┉┉┉┉┉┉┉┉┉┉┉┉┉┉┉┉1
1.3.2氣象資料┉┉┉┉┉┉┉┉┉┉┉┉┉┉┉┉┉┉┉┉┉┉┉┉┉┉┉1
1.3.3日用水量變化系數┉┉┉┉┉┉┉┉┉┉┉┉┉┉┉┉┉┉┉┉┉┉┉2
1.3.4城市原管網規劃圖┉┉┉┉┉┉┉┉┉┉┉┉┉┉┉┉┉┉┉┉┉┉┉2
1.4工程設計┉┉┉┉┉┉┉┉┉┉┉┉┉┉┉┉┉┉┉┉┉┉┉┉┉┉┉┉┉2
2設計水量┉┉┉┉┉┉┉┉┉┉┉┉┉┉┉┉┉┉┉┉┉┉┉┉┉┉┉┉┉┉┉┉4
2.1設計用水量┉┉┉┉┉┉┉┉┉┉┉┉┉┉┉┉┉┉┉┉┉┉┉┉┉┉┉┉┉4
2.2設計水量┉┉┉┉┉┉┉┉┉┉┉┉┉┉┉┉┉┉┉┉┉┉┉┉┉┉┉┉┉┉4
3給水工程規劃┉┉┉┉┉┉┉┉┉┉┉┉┉┉┉┉┉┉┉┉┉┉┉┉┉┉┉┉┉┉5
3.1給水工程方案┉┉┉┉┉┉┉┉┉┉┉┉┉┉┉┉┉┉┉┉┉┉┉┉┉┉┉5
3.1.1水源的選擇┉┉┉┉┉┉┉┉┉┉┉┉┉┉┉┉┉┉┉┉┉┉┉┉┉┉┉5
3.1.2水處理工藝選擇┉┉┉┉┉┉┉┉┉┉┉┉┉┉┉┉┉┉┉┉┉┉┉┉┉5
3.2給水工程設計方案┉┉┉┉┉┉┉┉┉┉┉┉┉┉┉┉┉┉┉┉┉┉┉┉┉┉5
3.2.1技術比較┉┉┉┉┉┉┉┉┉┉┉┉┉┉┉┉┉┉┉┉┉┉┉┉┉┉┉┉5
3.2.2經濟比較┉┉┉┉┉┉┉┉┉┉┉┉┉┉┉┉┉┉┉┉┉┉┉┉┉┉┉5
3.2.3綜合方案比較┉┉┉┉┉┉┉┉┉┉┉┉┉┉┉┉┉┉┉┉┉┉┉┉┉6
3.2.4各處理構筑物設計參數的選擇┉┉┉┉┉┉┉┉┉┉┉┉┉┉┉┉┉┉7
4給水水源及取水工程┉┉┉┉┉┉┉┉┉┉┉┉┉┉┉┉┉┉┉┉┉┉┉┉┉┉┉10
4.1取水位置選擇┉┉┉┉┉┉┉┉┉┉┉┉┉┉┉┉┉┉┉┉┉┉┉┉┉┉10
4.2取水構筑物選型┉┉┉┉┉┉┉┉┉┉┉┉┉┉┉┉┉┉┉┉┉┉┉┉┉┉10
5輸配水工程┉┉┉┉┉┉┉┉┉┉┉┉┉┉┉┉┉┉┉┉┉┉┉┉┉┉┉┉┉┉┉11
5.1取水泵站(一級泵站)┉┉┉┉┉┉┉┉┉┉┉┉┉┉┉┉┉┉┉┉┉┉┉┉11
5.2輸水工程┉┉┉┉┉┉┉┉┉┉┉┉┉┉┉┉┉┉┉┉┉┉┉┉┉┉┉┉┉┉11
5.3配水工程┉┉┉┉┉┉┉┉┉┉┉┉┉┉┉┉┉┉┉┉┉┉┉┉┉┉┉┉┉12
5.4調節構筑物┉┉┉┉┉┉┉┉┉┉┉┉┉┉┉┉┉┉┉┉┉┉┉┉┉┉┉┉┉13
5.5二級泵站┉┉┉┉┉┉┉┉┉┉┉┉┉┉┉┉┉┉┉┉┉┉┉┉┉┉┉┉┉┉14
6水處理工程┉┉┉┉┉┉┉┉┉┉┉┉┉┉┉┉┉┉┉┉┉┉┉┉┉┉┉┉┉┉┉16
6.1水處理工藝流程┉┉┉┉┉┉┉┉┉┉┉┉┉┉┉┉┉┉┉┉┉┉┉┉┉┉┉16
6.2水處理構筑物┉┉┉┉┉┉┉┉┉┉┉┉┉┉┉┉┉┉┉┉┉┉┉┉┉┉┉┉16
6.2.1投藥工藝┉┉┉┉┉┉┉┉┉┉┉┉┉┉┉┉┉┉┉┉┉┉┉┉┉┉┉┉16
6.2.2配水井┉┉┉┉┉┉┉┉┉┉┉┉┉┉┉┉┉┉┉┉┉┉┉┉┉┉┉┉16
6.2.3網格絮凝池┉┉┉┉┉┉┉┉┉┉┉┉┉┉┉┉┉┉┉┉┉┉┉┉┉┉┉16
6.2.4平流沉淀池┉┉┉┉┉┉┉┉┉┉┉┉┉┉┉┉┉┉┉┉┉┉┉┉┉┉┉18
6.2.5普通快濾池┉┉┉┉┉┉┉┉┉┉┉┉┉┉┉┉┉┉┉┉┉┉┉┉┉┉┉18
6.2.6回收水泵和回收水池┉┉┉┉┉┉┉┉┉┉┉┉┉┉┉┉┉┉┉┉┉┉┉18
6.2.7消毒工藝┉┉┉┉┉┉┉┉┉┉┉┉┉┉┉┉┉┉┉┉┉┉┉┉┉┉┉┉19
6.2.8吸水井┉┉┉┉┉┉┉┉┉┉┉┉┉┉┉┉┉┉┉┉┉┉┉┉┉┉┉┉19
6.3給水處理廠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19
6.3.1平面布置┉┉┉┉┉┉┉┉┉┉┉┉┉┉┉┉┉┉┉┉┉┉┉┉┉┉┉20
6.3.2高程布置┉┉┉┉┉┉┉┉┉┉┉┉┉┉┉┉┉┉┉┉┉┉┉┉┉┉┉20
6.3.3附屬構筑物┉┉┉┉┉┉┉┉┉┉┉┉┉┉┉┉┉┉┉┉┉┉┉┉┉┉21
7設計特色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22
第二篇設計計算
8設計用水量計算┉┉┉┉┉┉┉┉┉┉┉┉┉┉┉┉┉┉┉┉┉┉┉┉┉┉┉┉23
8.1設計規模┉┉┉┉┉┉┉┉┉┉┉┉┉┉┉┉┉┉┉┉┉┉┉┉┉┉┉┉┉23
8.2設計水量的確定┉┉┉┉┉┉┉┉┉┉┉┉┉┉┉┉┉┉┉┉┉┉┉┉┉┉23
9輸配水工藝計算┉┉┉┉┉┉┉┉┉┉┉┉┉┉┉┉┉┉┉┉┉┉┉┉┉┉┉┉24
9.1輸水管設計及計算┉┉┉┉┉┉┉┉┉┉┉┉┉┉┉┉┉┉┉┉┉┉┉┉┉24
9.2取水水泵選配計算及一級泵站工藝布置┉┉┉┉┉┉┉┉┉┉┉┉┉┉┉┉24
9.2.1設計參數┉┉┉┉┉┉┉┉┉┉┉┉┉┉┉┉┉┉┉┉┉┉┉┉┉┉┉24
9.2.2設計計算┉┉┉┉┉┉┉┉┉┉┉┉┉┉┉┉┉┉┉┉┉┉┉┉┉┉┉24
9.3配水管網設計及水力計算┉┉┉┉┉┉┉┉┉┉┉┉┉┉┉┉┉┉┉┉┉┉27
9.3.1比流量計算┉┉┉┉┉┉┉┉┉┉┉┉┉┉┉┉┉┉┉┉┉┉┉┉┉┉27
9.3.2節點流量┉┉┉┉┉┉┉┉┉┉┉┉┉┉┉┉┉┉┉┉┉┉┉┉┉┉┉27
9.3.3管段流量計算┉┉┉┉┉┉┉┉┉┉┉┉┉┉┉┉┉┉┉┉┉┉┉┉┉28
9.3.4管網程序平差┉┉┉┉┉┉┉┉┉┉┉┉┉┉┉┉┉┉┉┉┉┉┉┉┉29
9.4送水水泵選配計算及二泵站工藝布置┉┉┉┉┉┉┉┉┉┉┉┉┉┉┉┉┉32
9.4.1選泵┉┉┉┉┉┉┉┉┉┉┉┉┉┉┉┉┉┉┉┉┉┉┉┉┉┉┉┉┉32
9.4.2水泵吸水管水頭損失┉┉┉┉┉┉┉┉┉┉┉┉┉┉┉┉┉┉┉┉┉┉33
9.4.3水泵壓水管水頭損失┉┉┉┉┉┉┉┉┉┉┉┉┉┉┉┉┉┉┉┉┉┉33
9.4.4泵房高度┉┉┉┉┉┉┉┉┉┉┉┉┉┉┉┉┉┉┉┉┉┉┉┉┉┉┉34
9.4.5水泵房內設備┉┉┉┉┉┉┉┉┉┉┉┉┉┉┉┉┉┉┉┉┉┉┉┉┉34
9.4.6選擇真空泵┉┉┉┉┉┉┉┉┉┉┉┉┉┉┉┉┉┉┉┉┉┉┉┉┉┉34
9.4.7排水泵┉┉┉┉┉┉┉┉┉┉┉┉┉┉┉┉┉┉┉┉┉┉┉┉┉┉┉┉34
9.5調節構筑物計算┉┉┉┉┉┉┉┉┉┉┉┉┉┉┉┉┉┉┉┉┉┉┉┉┉┉34
10給水處理廠工藝計算┉┉┉┉┉┉┉┉┉┉┉┉┉┉┉┉┉┉┉┉┉┉┉┉┉┉38
10.1投藥工藝計算┉┉┉┉┉┉┉┉┉┉┉┉┉┉┉┉┉┉┉┉┉┉┉┉┉┉┉38
10.1.1已知條件┉┉┉┉┉┉┉┉┉┉┉┉┉┉┉┉┉┉┉┉┉┉┉┉┉┉┉38
10.1.2設計計算┉┉┉┉┉┉┉┉┉┉┉┉┉┉┉┉┉┉┉┉┉┉┉┉┉┉┉38
10.2混合工藝計算┉┉┉┉┉┉┉┉┉┉┉┉┉┉┉┉┉┉┉┉┉┉┉┉┉┉┉39
10.2.1設計概述┉┉┉┉┉┉┉┉┉┉┉┉┉┉┉┉┉┉┉┉┉┉┉┉┉┉┉39
10.2.2設計計算┉┉┉┉┉┉┉┉┉┉┉┉┉┉┉┉┉┉┉┉┉┉┉┉┉┉┉39
10.3絮凝工藝計算┉┉┉┉┉┉┉┉┉┉┉┉┉┉┉┉┉┉┉┉┉┉┉┉┉┉┉40
10.3.1已知條件┉┉┉┉┉┉┉┉┉┉┉┉┉┉┉┉┉┉┉┉┉┉┉┉┉┉┉40
10.3.2設計計算┉┉┉┉┉┉┉┉┉┉┉┉┉┉┉┉┉┉┉┉┉┉┉┉┉┉┉40
10.4沉淀工藝計算┉┉┉┉┉┉┉┉┉┉┉┉┉┉┉┉┉┉┉┉┉┉┉┉┉┉┉41
10.4.1已知條件┉┉┉┉┉┉┉┉┉┉┉┉┉┉┉┉┉┉┉┉┉┉┉┉┉┉┉41
10.4.2設計計算┉┉┉┉┉┉┉┉┉┉┉┉┉┉┉┉┉┉┉┉┉┉┉┉┉┉┉41
10.5過濾工藝計算┉┉┉┉┉┉┉┉┉┉┉┉┉┉┉┉┉┉┉┉┉┉┉┉┉┉┉52
10.5.1已知條件┉┉┉┉┉┉┉┉┉┉┉┉┉┉┉┉┉┉┉┉┉┉┉┉┉┉┉52
10.5.2設計計算┉┉┉┉┉┉┉┉┉┉┉┉┉┉┉┉┉┉┉┉┉┉┉┉┉┉┉52
10.6回收水池及回收水泵┉┉┉┉┉┉┉┉┉┉┉┉┉┉┉┉┉┉┉┉┉┉┉┉57
10.7廠內配水井┉┉┉┉┉┉┉┉┉┉┉┉┉┉┉┉┉┉┉┉┉┉┉┉┉┉┉┉57
10.8消毒工藝計算┉┉┉┉┉┉┉┉┉┉┉┉┉┉┉┉┉┉┉┉┉┉┉┉┉┉┉57
10.8.1已知條件┉┉┉┉┉┉┉┉┉┉┉┉┉┉┉┉┉┉┉┉┉┉┉┉┉┉┉57
10.8.2設計計算┉┉┉┉┉┉┉┉┉┉┉┉┉┉┉┉┉┉┉┉┉┉┉┉┉┉┉57
10.9吸水井┉┉┉┉┉┉┉┉┉┉┉┉┉┉┉┉┉┉┉┉┉┉┉┉┉┉┉┉┉┉58
11給水處理廠人員編制及輔助建筑物使用面積計算┉┉┉┉┉┉┉┉┉┉┉┉┉60
11.1水廠輔助建筑物設置┉┉┉┉┉┉┉┉┉┉┉┉┉┉┉┉┉┉┉┉┉┉┉┉60
11.2水廠平面布置┉┉┉┉┉┉┉┉┉┉┉┉┉┉┉┉┉┉┉┉┉┉┉┉┉┉┉60
11.3水廠高程布置┉┉┉┉┉┉┉┉┉┉┉┉┉┉┉┉┉┉┉┉┉┉┉┉┉┉┉60
12謝辭┉┉┉┉┉┉┉┉┉┉┉┉┉┉┉┉┉┉┉┉┉┉┉┉┉┉┉┉┉┉┉┉┉62
13主要參考文獻┉┉┉┉┉┉┉┉┉┉┉┉┉┉┉┉┉┉┉┉┉┉┉┉┉┉┉┉┉63
第三篇附錄
14綜述┉┉┉┉┉┉┉┉┉┉┉┉┉┉┉┉┉┉┉┉┉┉┉┉┉┉┉┉┉┉┉┉┉64
-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圖設計管理論文
- 下一篇:公安局巡警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