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酒店照明設計與實現

時間:2022-07-30 11:10:44

導語:略論酒店照明設計與實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酒店照明設計與實現

1各類酒店典型照明設計方法及實現

雖然國內外對酒店場所的定義、分類及等級劃分標準有所不同,而漢語辭典、牛津辭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等對“酒店”的定義均包含有“膳食”與“住宿”的內容,由此可知,不論何種等級的酒店,均應具備提供食宿的服務,即住宿及餐飲場所是酒店的基本配置及需求,文章討論的主要是現代酒店的定義,因酒店分類方法眾多,按國內常用的等級分類定義,主要包括賓館(招待所)、快捷酒店(汽車旅館)、星級酒店(度假村)、超豪華酒店等幾個主要大類,各功能服務場所根據酒店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來說,星級高檔、豪華酒店是基于標準化建設進行的,而文章主要討論的是常見的基本空間場所配置。

1.1旅館、招待所類

(1)說明主要強調照明功能性的滿足,一般來說此類酒店風格及裝飾要求較少,空間場所分類也較為單一,在照明環境和氛圍的創造上基本無要求,重點強調公共區域(前臺、交通區域等)照明水平是否能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仍需要考慮使用中的安全性問題。(2)主要場所照明設計及產品實現主要場所包含前廳、客房:1)前廳(公共區域)面積較小,空間一般為正常層高,僅有前臺或附設較小面積等候區,與交通區域(樓梯間、走廊)的連接少有過渡空間,以一般照明為主,前臺區域采用局部照明,關于照明水平,國標中地面照度推薦值達300lx,據筆者實踐經驗,一般此類酒店前廳內飾面色彩較淺(淺色涂料為主),且考慮一般所處地理位置的環境光及對多個同類別酒店的實測情況,地面平均維持照度值可降低至150~200lx左右仍可滿足使用需求,這也符合國標中關于照度標準值分級降低的規定。一般照明可選擇無特殊裝飾效果的功能性燈具,如常規筒燈、支架、燈盤等,前臺局部照明區域可適當搭配天花燈及射燈,但僅限于LOGO標識照明及臺面照明的補充。2)客房客房檔次規格較少,空間布局方式基本相同,照明應重點強調基本的安全、舒適感,照明均勻度較高,光源整體色溫選擇可適當提高,但不應高于5000K,否則會在視覺心理上影響休憩的感受。由于裝修檔次的原因,若室內天花形制不便采用嵌入式燈具,一般也可設置主燈,采用懸吊或吸頂式均可,以提供滿足綜合的功能性需求的照明水平,也可以采用其他明裝燈具(筒燈),進行一般照明的補充。

1.2快捷酒店類

(1)說明主要為連鎖化經營,門店在國內各地市分布網點較廣,一般有一定的裝飾風格要求,客房在酒店建筑面積中仍占較大比例。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快捷酒店開始向主題化(見圖1)方向發展,主要受眾群體偏向年輕人,追求時尚、便捷的生活方式。酒店也開始增設沙龍、游藝室、網吧等功能場所,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所以,應當根據酒店的主題定位、裝潢檔次及載體飾面材料性質等因素,綜合考慮照明設計方法及氛圍的創造。圖1快捷酒店主題房效果示意(2)主要場所照明設計及產品實現1)客房根據不同快捷酒店的實際需求,客房的等級也有若干劃分,一般也包含單間、標間,大、小床等幾種主要類別,少數檔次稍高酒店具備商務房及套間,對于該類別酒店來說,客房不論任何檔次或形制,所需要要營造的氛圍應當是輕松、溫馨的,根據酒店風格及其連鎖企業形象的不同,在整體定位及光環境營造方面又有所區別。普通客房(單、標間)空間格局相近,一般宜以直接、間接照明結合的方式營造賓至如歸的感覺,照明應有針對性地服務于房內各功能板塊,亮度分布開始呈現出一定的層次,特色房或商務客房內一般布置有裝飾品,如掛畫、擺件、植物等,應設置重點照明,以載體的質感表現形成視覺焦點,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房內一般照明宜選用具防眩功能的下照式燈具,如深藏式天花燈、霧面筒燈,色溫建議在3500K~4500K之間。燈具選型應注意與內裝風格的統一,若床頭采用天花布燈的照明方式,應注意燈具位置與臥床主視線之間的關系,避免因直視光源而產生的直接眩光,同樣也適合于空間內其他直接或半直接燈具。休憩會客區及寫字臺區域,若無移動式燈具,則一般可于天花布設相應的補充照明燈具,以保證基本的視覺功能需要,但應注意與室內一般照明的結合,不能破壞亮度分布的統一協調性及空間的光環境氛圍。2)大堂(前廳)快捷酒店大堂一般與咖啡廳、網吧或小沙龍等空間相接,功能多元化,照明方式靈活多變,燈具選擇也開始注重自身的裝飾性。前臺(服務臺)區域應為進入大門首要視覺焦點,根據不同的天花形制,一般采用明裝燈具進行照明。臺面因考慮填單、結款等作業需要,照度應在300lx以上,推薦采用懸掛裝飾燈具,豐富豎向空間的同時,也提高了光通利用率,但應注意燈具體量、外觀與室內整體風格的協調。懸掛高度也應當適中,過低容易影響視線的通透和其他目標的識別,產生壓抑感,過高則美觀性下降,且提高了直視光源的可能性。需要重點突顯的對象包括LOGO標識(形象墻)、價目牌、指示牌等,推薦采用指向性較強的聚光燈具(射燈、小型投光燈)??臻g一般照明推薦間接照明方式,可采用暗藏燈盒(帶)或燈槽結合間接照明燈具實現,如LED漫透射面板燈、間接反射式燈盤或霧面筒燈。若吊頂高度允許,還可采用照亮天棚(發光天棚)的方式,天花亮度較高,把光二次反射到空間,可產生輕盈、上升及明快的視覺感受。大堂空間與其他功能空間的過渡區域(門/通道/走廊等)照明應有所區別,作為視覺引導,該區域照度應有所加強。3)休閑空間快捷酒店休閑空間包括沙龍、輕餐廳或咖啡吧,一般也是多種功能的復合,如前所述,一般為門廳的延展,不論定義為何種使用功能,區域內平均照度不宜過高,這樣的照明環境下,人更易產生輕松、隨意的感受。若有閱讀、書寫等功能性需求,可采用壁燈、臺燈或懸掛燈作為局部補充照明,若存在電視或電腦屏幕,還應注意燈具的安裝高度,避免在屏幕上產生反射效應。檔次稍高的商務快捷酒店,休閑空間也可適當采用可調光控制系統及相應的燈具產品,LED產品是較好的選擇,可更便捷地實現亮度或色溫調節,以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功能需求時,提供與之匹配的環境氛圍,為賓客帶來多樣的視覺感受,一定程度上提升空間的藝術層次。

1.3三星級以上酒店類

(1)說明三星級以上酒店設施完善,基本涵蓋了所有的功能類別,酒店建筑空間及室內設計為功能性和裝飾性的結合,對各種光影效果及空間藝術價值的體現是照明設計關注的重點,并從室內一直延伸至戶外。光這一元素除了要體現酒店的個性、檔次以及風格外,還應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入住賓客的品位和自我價值,因此設計原則、方法及目標與其他酒店類別有顯著差異,我們對該類酒店中典型的照明設計場所進行討論。(2)主要場所照明設計及產品實現1)客房星級酒店客房內裝檔次較高,一般采用墻紙、木料及石材等作為飾面材料,光學特性及材質肌理表現有很大不同,照明方式的選擇應與較低檔次客房空間區別考慮。同時應把設計的關注點放在整體氛圍的營造上,強調舒適性。設計中間接照明所占的比例更大,盡量做到“見光不見燈”(見圖2)。圖2簡中式客房照明效果示意一般照明的燈具選擇和布設應當充分考慮吊頂形制及安裝高度,入口玄關部門通常設置吊頂,可選用防眩燈具(深藏式)。寫字臺、會客區可不再設置專門的照明,建議采用具有一定裝飾性的移動式燈具產品(落地燈、臺燈)。床頭照明一般是臺燈加吊頂布燈的補充,頂部防眩燈具提供照亮床頭墻面(或壁掛裝飾品)的效果,也可作為觀影時的背景亮度,總控面板一般位于床頭,床頭照明應要求可調光,以適應不同的視覺需求。若有裝飾品,還應設置重點照明進行強調,高光可以強調焦點效應,提高視覺層次,并增強空間藝術感。天花或墻面常有燈盒或暗槽,內部可設置條形光源(T型熒光管、LED燈帶等),以間接的方式為客房提供基礎照明,建議不再專門設置其他補充。衛生間要保證盥洗臺前有足夠的垂直面照度,若條件允許,可以在頂部或兩側設置補充照明,以減小面部陰影的形成。2)大堂高檔酒店大堂的光環境空間應當極具表現力,也是最能夠體現酒店價值和檔次的場所,功能性是基本要求,而藝術性的體現則是重點。大堂一般為多層通高,空間體量較大,應設置基礎照明,保證正常營業狀態時段,平均照度水平維持在300lx以上,但應特別注意基礎照明燈具外形及布設方法不能影響天花層次美觀,可采用大尺寸直接式光源(CFL或金鹵筒燈),也可以根據造型采用明裝或特型定制燈具。有的酒店大堂設計有采光口,基礎照明應與天然采光結合考慮。大堂照明一般設置主燈,除照明功能外,應具有較強的藝術特性,根據酒店類別的不同,確定燈具的體量、材質及安裝高度,力求形成空間的視覺焦點,體現室內環境的風格特征,較常用水晶燈、歐式鐵藝燈或中性風格多層燈具,吊裝為主。若層高限制也可采用吸頂方式安裝或減小燈具縱向的方法。照明建議引入智能控制系統,以滿足不同營業時間段或重大節日時,大堂內的照明場景需要,確保大堂內的照明環境始終處于一個舒適的水平。3)宴會廳/多功能會議廳大型宴會廳一般也具備多功能會議廳的使用功能,內部裝潢一般比較華麗,不論何種風格,多功能宴會廳(見圖3)照明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使用場景,并以此作為燈具選型及布設控制的依據。常用多主燈加輔助照明的方法,桌面照度主要由主燈提供,注意燈具光源應具有較高的顯色性,以保證對菜品、食材的最佳表現,暗槽燈帶及直接式燈具起輔助照明的作用,可選用陶瓷金鹵筒燈、LED射燈等。根據實際情況,多功能宴會廳可能存在多種使用場景,如主持、就餐、演出、演講等,主席臺(舞臺)區域、餐宴(會議)區域燈具布線、控制應當基于智能控制系統,充分考慮各種場景調光的使用需求,LED燈具產品是搭配智能控制系統的良好終端??紤]高檔酒店多功能廳存在電視轉播、新聞等功能需要,因此,主席臺照明水平應考慮滿足不同攝影機位方向的需要,應按會議廳或舞臺照明要求進行設計。

2酒店照明中的一些問題探討

前面討論的對象僅是常用的酒店及主要場所分類,較多酒店開始逐漸在照明方面有了各種個性化要求,酒店服務場所功能越來越多元化,所以在工程實踐所遇到的問題更趨向于復雜化,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圖3宴會廳/多功能會議廳照明效果示意(1)照明效果與節能眾所周知,熱輻射光源在光色純凈度及顯色性上,是其他光源無法比擬的,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中低檔酒店開始使用新一代光源產品的同時,一些高檔酒店反而仍在大量使用白熾燈產品,這是由高檔酒店對光環境效果的苛刻要求所決定的,而這似乎與目前主流的綠色照明的節能思想不相符,因此,如何解決效果和能耗的矛盾,也是很多照明設計從業者所關注的。現在已經開始有較高參數規格的新一代商業化照明產品出現(Ra高于90),LED照明產品開始體現出替換傳統光源的優勢,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在逐步縮小與傳統熱輻射光源優勢參數的差距。另一方面,效果的追求不能單純以不同光源的光度、色度參數對比來衡量,酒店照明設計目的是創造符合相應功能要求和個性定位的光環境,所以應從整體設計手法的角度,充分考慮建筑空間性質、材料光學特性及場所實際需求來選擇照明產品及相關參數,不能狹義理解和定義“采用新光源就是節能的”,或者“采用傳統光源就是高能耗的”,宜把目標效果及照明設計方法作為首要考慮的對象,照明燈具只是實現手段,酒店照明設計應與建筑、室內設計是同步考慮的,在可能的情況下,建筑化照明是最終目標,因此,從整體設計解決方案的角度考慮,一定程度上減少追求照明效果與節能之間的矛盾。(2)色溫的要求關于酒店照明光源的色溫選擇,通常認為3000~3500K是一個固定的選擇范圍,筆者認同關于光色與視覺心理的關系,但隨著酒店建設方式、類別定位以及裝潢裝飾手段的技術進步,各種新性質、新功能、新材料不斷呈現于照明設計從業者面前,加之新一代照明產品的光譜組成與傳統光源的區別等原因,在進行酒店照明設計時,相關色溫3000~3500K的參數水平是否還應作為一種通用的評價指標甚至限制條件,是值得商榷的。(3)維護與管理不管哪種類別、檔次的酒店,照明產品的維護和管理一直是業主較為關心的問題,尤其在一些采用了較短使用壽命光源產品或產品對使用環境有較高要求的場所,后期的維護保養問題較為突出,尤其是大型水晶吊燈、高棚嵌入式燈具等。要以最少的資源投入更有效地解決好維管問題,除了酒店自身應建立完善的機制,在照明方案設計階段進行燈具及光源選擇時,應從設計目標效果和維護的便捷性兩方面綜合考慮和權衡。在產品能夠基本實現照明效果的前提下,盡量選用長壽命光源及防護等級高、便于維護的燈具形制。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引入智能管理控制系統,實現對照明終端的集中監控,以減少維護中人力成本的投入。

3小結

隨著國內酒店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更多的酒店希望通過新的形象和服務模式形成差異化競爭力,因酒店的商業行為大部分是在夜間,所以舒適、宜人的酒店室內外光環境對提升酒店品質,拉動入住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酒店照明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真正達到預想的目標照明效果,設計師應當突破只關注設計,而忽略如何實現的問題。在工程實踐中,應對整體方案和產品參數進行全面把控,并應充分考慮可能涉及各專業、工種的所有問題,只有基于實踐,以人為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全面考慮問題,注重細節,才能夠確保方案效果的最終實現甚至提升。

本文作者:汪蕾黃彥工作單位:TCL照明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