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實踐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2 09:05:45
導語:包裝設計實踐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來民辦院校辦學的熱潮只增不減,且辦學效果明顯,但部分課程的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以閩南理工學院為例進行參考調研,發現民辦高校中《包裝設計》課程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行教學改革。要想讓《包裝設計》課程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就要從學生、教師、學校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關鍵詞〕民辦院校;實踐課程;教學改革
《包裝設計》作為平面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綜合性強,很考驗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很考驗教師的指導能力。該課程也是閩南理工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核心實訓課程,對于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來說,它的地位舉足輕重;對于該專業的指導教師來說,也很具有挑戰性。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出與市場相貼合的完全應用型人才,存在很多優勢,如就業率高、市場貼合率高、學生動手能力強且適用于各中小型企業等等。但其劣勢也尤為明顯,如創新能力低,過于符合當下的市場情況而缺少對未來市場的預測性,只注重包裝外在形式而忽視了品牌的形象定位,或者是只注重包裝的定位而忽視了美感,不能很好地將兩者融合等等,這些問題造成民辦高校學生大多在畢業初期很難進入大型企業就業。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是經濟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新科技和新材料快速出現給設計提供了大量的實用資源。要想讓《包裝設計》課程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就要從學生、教師、學校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學生層面
從學生層面來說,《包裝設計》課程培養方案的設置是在本科二年級,學習此門課程的學生年齡段為19歲左右,已是具有獨立學習能力的青年。在當下的整個社會大環境下,這批學生所接觸的設計形態是多元的,是極具現代感的,是快速更迭的,更是信息傳達十分豐富的。他們應該做出有高度、有廣度且有水平的包裝設計。由此,對于此門課的實踐部分向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立足市場調研及定位。通過對這門課的教學,發現學生對市場的調研比較片面,不會多層次多方面地查找大量的一手資料,更不會做二手資料的收集,對包裝的定位不準確,課程作品顯得單薄,不夠深刻。(二)融入文化。文化無所不在,這里的文化不單單是指詩詞歌賦等傳統文化,也可以是企業文化,學生在進行包裝設計的過程中應自覺地融入傳統文化或者是企業文化元素,將其體現在包裝設計上,更要潤物細無聲地表達出來。(三)注意設計美感。因為民辦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市場型人才,可我國現有市場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人們的消費水平雖有所提高但還不夠,市場需求大多還停留在實用階段并非精神審美階段,所以此時我們民辦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所做的貼合市場的包裝設計往往缺乏設計美感。縱觀市場可發現,如超市的食品包裝、保健品包裝等等,大多設計色彩艷俗,印刷工藝單薄或過于浮夸,設計形式單一。這也是民辦高校學生設計作品最需要改革的方面。(四)包裝設計中的綠色可持續理念。在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并不會考慮到環保這一點,在包裝設計的材質選擇上有時會選用一些污染環境的塑料等材質,當今社會提倡綠色和可持續性發展,學生在設計中應該處處體現出來。
二、教師層面
就教師層面來說,《包裝設計》課程實踐部分教師應隨時掌握當下最新的流行趨勢,努力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和專業素養,更應有強大的實操能力、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改革建議:(一)努力提升自己。對于民辦高校我們不得不直面的一個問題是教師的年輕化,由于民辦高校的條件限制性,很多教師是畢業后直接來到學校教書。這種跨越造成教師自身經驗的極度缺乏,既不了解市場,也沒有強大的設計能力,更不會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淺出,所以,教師自身專業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就是教學改革最重要的一點。而教師自我提升的主要途徑有:一是深入企業,了解市場。二是掌握當下最流行的設計趨勢,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三是提升學歷。雖說新青年教師閱歷不足,經驗缺乏,但學習接受能力強,能緊跟潮流,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只要不斷地自我提升,一定能適應課程的教學。(二)注意包裝結構的創新。包裝結構是包裝設計最有力的形式展現,但在民辦高校的《包裝設計》實驗課程中,包裝結構的創新可以說是最大短板。大多數教師在課程中只做到給學生進行一些市場現有的包裝結構的教學,而不會教授學生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創新。放眼市場也不難發現,市面已有的包裝結構非常單一,希望未來的設計者們在這一點上能有更大的改善。(三)注重包裝的功能性與藝術性。除了部分年輕老師經驗不足外,當然也有一些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師,如在企業已工作很久然后轉崗當專業實訓教師的,他們社會閱歷豐富,見多識廣,極其了解市場需求,指導學生的作品也能很好地為企業服務。可現有市場的需求還是比較初級的,只注重包裝的功能性而忽略掉藝術美感,很難做到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但市場總是在變化的,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也將會越來越高,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必定會升華到精神審美層面。為適應未來市場的變化,我們應該擁有前瞻的眼光,教師們必須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具有設計功能性和藝術性統一的作品的能力。(四)注重包裝設計的功能拓展及用戶體驗。這一點也是被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忽略掉的。包裝是產品的一部分,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做產品就一定會涉及功能拓展及用戶體驗,如果忽視這一點,就相當于忽視了售后服務。所以我們設計階段就要注重包裝設計的功能拓展及用戶體驗,要對包裝的感官進行維護,讓消費者拿到包裝時,擁有好的用戶體驗。(五)教師自己編寫教輔。由于信息更迭太快,一本教材從編寫到出版的時間線拉得太長,在這個時間段內設計潮流早已有了新的形式,而教師自己編寫教輔能快速地掌握當下最適合的教學方式與內容。
三、學校層面
就學校層面來說,學校應清楚地認識到民辦高校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并對癥下藥。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新進教師經驗不足,學校應多和企業聯系,進行校企合作。讓老師帶學生直接深入企業,把企業直接搬進課堂,企業導師與指導教師一起進行指導。(二)利用假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提升。對能力不足的教師進行定點考核,制定獎懲制度,同時也激勵教師自主學習。(三)給予老師更大的授課空間。如帶學生直接去市場考察,把市場當課堂。讓學生更直觀地去體驗設計,真正地摸到材料,感受到材質的不同所帶來的手感和視覺感受的差異,去印刷廠直接了解印刷工藝的制作等等。(四)多辦大師講座。學??梢匝垏鴥韧獾脑O計師來校舉辦講座,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也可以給教師帶來新的國際化、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同時可以創辦大師課堂,讓設計師分享自己設計過程的每一步。(五)與名校課堂聯合交流。民辦高校應和其他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聯合教學,嘗試新穎的教學形式,找到最適合本校的《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在聯合課堂中,可以將最后的作品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評比選拔,選出聯合課堂的優秀作品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和老師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此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包裝設計》實踐課程的改革需要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層面而努力,強調重思想、重理論、更要重實踐的理念,使這門課程越辦越好。
參考文獻:
[1][美]阿歷克斯•伍•懷特.平面設計原理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M].王敏譯.2015
[2]魏鵬舉.文化創意產業導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張乾封,王森,尹中華.設計的實用性與藝術性[J].藝術時尚旬刊,2014
作者:黃潘曉鑫 單位:閩南理工學院
- 上一篇:繪畫元素在茶包裝設計的作用
- 下一篇:BIM技術在室內設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