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畢業設計質量提升研究
時間:2022-12-30 11:06:22
導語:機械工程畢業設計質量提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如何提升畢業設計質量一直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難點和痛點問題。通過深入分析機械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發掘本科畢業設計質量下降的突出問題,從題目擬定、全過程閉環監管、成果考核、校企協同實施等方面提出提升畢業設計質量的改進措施,多措并舉,力爭把畢業設計打造成人才培養方案的“金課”。
教育部近日《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1],嚴把畢業出口關,科學合理制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嚴格全過程管理,嚴肅處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畢業設計作為本科培養計劃的最后環節,是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育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手段。通過畢業設計的系統訓練,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為學生即將面臨的工作、研究生深造或開展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近年來由于學生數量大、升學就業壓力大、有效畢業設計時間短、評價機制薄弱等原因,本科生畢業設計質量下滑明顯。為此,本文分析本科機械專業畢業設計指導的現狀及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1機械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目前,各高校制定了相應的制度以保證畢業設計環節的開展,但畢業設計論文仍存在嚴重抄襲、優秀率不高、畢業設計走過場等問題[2-3],畢業設計越來越變成了形式主任,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1畢業設計有效實施時間短。機械專業本科畢業設計,一般以機械行業生產實際中典型產品為設計對象,選題應為實際、系統的設計,具有一定應用價值和創新性,畢業設計題目相對課程設計難度較高;既需要完整的理論設計和計算,還需要完成結構設計圖紙繪制,畢業設計工作量較大。畢業設計通常安排在第8學期,即畢業前最后一個學期。這一學期,很多學生需要進行畢業實習、研究生復試、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試、工作面試和實習等多項工作,大部分學生有效進行畢業設計的時間被壓縮至4-6周。學生在如此短時間內,難以進行充分的文獻檢索與查閱,難以投入足夠的精力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確定合理的設計路線、詳細的設計計算、完善圖紙繪制等諸多工作,不能對畢業設計課題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甚至有些畢業設計只能靠網絡抄襲來完成。1.2指導教師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濟南大學作為地方本科院校,師生比偏低,每個教師指導畢業設計學生數量為6-8人,數量較多,教師需要準備更多的畢業設計課題,花費更多時間于畢業設計指導。但教師同時承擔繁重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尤其、項目申報、支撐晉升等壓力較大,高壓力、高負荷的工作也在消磨著他們的工作熱情,致使他們對設計計算過程和設計圖紙的審核缺失,疲于高質量地完成畢業設計指導任務。有些高校只注重就業率、考研率和畢業率,疏于畢業設計過程的考核和管理,從而降低了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標準,缺乏指導教師指導質量的考核。長此以往,造成了學生、指導教師、管理部門對畢業設計的主觀認識不足。1.3畢業設計題目缺乏新意,與實際應用脫節。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的成果呈現主要靠二維圖紙或三維模型,而現在都是計算機輔助繪圖,因此設計成果是可以復制的。有些畢業設計題目年年出現、陳舊、缺乏新意,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學生甚至會找高年級的學生或從網絡上找到畢業設計的電子穩定,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即可交差。對于一些紙上談兵的課題,缺乏具體的應用背景或實用性差,不能達到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生收獲知識的效果也很差。
2畢業設計質量提升舉措
2.1多渠道豐富課題來源。機械專業是工科中寬泛的一個學科,擬定畢業設計題目尤其天然優勢。從生產實際中尋求畢業設計題目,能增加畢業設計的應用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實踐興趣,提升畢業設計質量。畢業設計選題應多措并舉,促進選題多元化發展。指導教師應依托學院校企合作平臺、實習基地、科研項目等多元化渠道,主動作為,豐富課題來源。學校應鼓勵和組織專任教師到企業調研和參加實踐鍛煉,發掘課題;鼓勵專任教師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開發課題;及時了解校企合作單位或實習單位提出的技術難題,轉化成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引入接納課題;從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提出合適問題,衍生課題;指導教師可以從所從事的科研項目中,提煉課題,并盡早吸引學生參與項目研究;師生可以共同關注機械專業國家級或省級競賽項目要求,將競賽題目再加以擴展延伸,創新課題;學生提出創新創意想法,自擬課題。對于來自于企業技術難題的畢業設計選題,由于企業的實際生產問題的難度和深度是在校本科生無法完全解決的,需要將生產實際問題進行教學化處理,明確典型工作任務和教學要求,合理確定課題大小和難度,既能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又可以滿足畢業設計時間要求,從而使畢業設計課題源于企業真實生產問題而又摒棄了企業技術問題的行業局限性。2.2建立畢業設計選題動態調整機制。畢業設計題目選題注重更新,要求每生一題,且畢業設計的關鍵內容,每年都不能重復;五年以后畢業設計題目要全部更新一次。選題應盡重點關注社會生產、新技術應用與生活中的熱點、難點與焦點問題,減少虛擬題目的數量及比重。完整組織畢業設計教學過程,教師根據學院下達的任務,全程指導學生選題、制定并實施畢業設計計劃。學生按照審定的實施計劃開展畢業設計,形成畢業設計成果。學生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后,學校統一組織答辯。2.3建立畢業設計過程閉環監管機制。畢業設計啟動于第四學期末,歷時四個學期,時間跨度較大,從畢業設計選題開始,到前期檢查、中期檢查及答辯檢查,對畢業設計的各個過程制訂相對應的質量檢查方案,及時反饋畢業設計實施質量,對畢業設計的全過程進行閉環質量監控,提升畢業設計質量。我院的畢業設計選題開始于第五學期,整個畢業設計歷時四個學期,時間跨度較大,對畢業設計的各個過程制訂相對應的質量檢查方案,對畢業設計的全過程進行質量監控,才能確保畢業設計質量。針對第五學期至第七學期畢業設計進展緩慢甚至停滯的問題,可要求師生每兩周至少見面1-2次,并要求老師撰寫指導日志,要求學生定期完成文獻閱讀或資料閱讀任務,撰寫文獻查閱報告。學院每學期期末評定學生文獻報告質量,評定成績作為畢業設計成績的一部分。約談成績較差的學生和對應指導教師,從而提升后續指導成效。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觀測點就是文獻報告,只有提高該階段的分值比重,引起指導老師和學生重視,才能從根本上落實畢業設計時間。第八學期,是畢業設計實施的主要時段,要求師生每周至少見面2次。老師必須按預定時間收集外文翻譯、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報告、答辯論文、設計圖紙等資料,及時給予成績評定,對進展緩慢的同學及時提醒,確保每周的畢業設計過程充實有效,避免畢業設計安排前松后緊,打消學生想答辯前突擊完成的想法。2.4校企協同實施畢業設計。校企協同實施畢業設計的模式內容包括結合企業工程實際進行畢業設計選題、校企協同推進中間檢查、校企協同考核畢業設計答辯,實現校、企、師、生多方受益。成立由專業帶頭人、企業專家、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課題遴選團隊,從課題資源庫中對典型產品裝配、典型設備仿制、設備優化升級等課題進行分類;同時審核學生提出的“產品創新設計”類課題,主要審核其是否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能否綜合應用其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否滿足行業需求。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實施校企結合的雙導師畢業設計指導制度[4-5],充分發揮企業指導教師具備豐富工程經驗與學校指導教師具備豐富理論知識的優勢,對畢業設計進行規范化的管理。通過企業與高校的協同推進來幫助學生完成項目設計方案提交、設計計算及圖紙繪制,并通過進行中期答辯來匯報畢業設計的進展,在進行中期答辯的過程中,校內外專家與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必須針對高校學生的畢業設計方案提出建設性與指導性意見,保障學生的畢業設計能夠按計劃進行并確保高校學生的畢業設計能夠達到相關標準與要求。畢業設計答辯的考核則實行校企協同的考核制度,企業實踐專家和專任教師共同組成答辯委員會,共同評價畢業設計成果。答辯過程中,學生講解演示畢業設計論文和圖紙,對設計的內容及成果進行闡述,來自企業的專家和校內教師組成的答辯委員會進行質疑,從學生畢業設計圖紙與論文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以及其中的創新點等多個角度給予評價,并從多個維度包括設計題目的實際應用價值、創新水平、圖紙規范性、計算合理性、整體工作量等對畢業設計過程進行打分,讓學生充分感受職場氛圍。
3結語
人才是衡量一個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在高等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畢業設計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創新畢業設計實施模式,一直是本科教學改革的焦點問題,也是其難點和痛點。目前很多高校畢業設計質量出現下滑,是由學生、指導教師和管理部門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為深化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須從畢業設計課題來源、實施模式、監管機制等方面進行切實有效地探索,確保畢業設計質量穩步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Z],教高〔2019〕6號.
[2]施剛鋼,靳慧龍,武現聰.本科工程類專業畢業設計工作及管理現狀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0):14-15.
[3]馮曉蘭,任華,梁計鋒.應用型本科生畢業設計現狀及解決辦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7(04):413.
[4]劉瑩,楊雪梅.一種校企協同指導畢業設計的模式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1):150-151.
[5]范暉,李順才,王善奎.校企協同引領下的畢業設計創新模式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9,48(05):119-122.
作者:葛榮雨 付秀麗 劉魯寧 王曉琴 潘永智 單位:濟南大學
- 上一篇:報紙版式平面設計分析
- 下一篇:高職院校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