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現象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6 04:13:00
導語:室內設計現象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然、簡約的室內設計展現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讓我們更接近自然,更強調功能,更關注生活本身。營造的是一種詩意的空間。
關鍵詞:簡約;空間;品位;室內設計;感覺
遠古時期,中國的木構架建筑、東方古印度的石窟建筑、歐洲古希臘、古羅馬的石砌建筑等等裝飾與構件緊密結合,與建筑主體溶為一體。然而十七世紀初歐洲巴羅克時代和十八世紀中葉的洛可可時代,開始了室內裝飾與建筑主體的分離,外部的建筑主體與內部的裝修在使用年限上不匹配,因而導致建筑主體與室內裝飾的分離,在營造法國宮廷建筑和貴族宅邸時,新的職業“裝飾工匠”誕生了,對建筑物的內部頻繁不斷地進行改裝,不動建筑主體,更換建筑“服裝”的時期已經到來。巴羅克式建筑的室內設計,一反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平衡,傾向于豪華、浮夸。在教堂及宮殿中把建筑、雕塑、繪畫結合成一個整體,追求動勢與起伏,企圖造成幻象。而洛可可式建筑室內則是皇宮貴族為了得到舒適的、私密的室內而追求優雅的更為親切的室內裝飾效果。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瑣的裝飾性;喜用C形、S形或漩渦形的曲線和輕淡柔和的色彩,多以花鳥、貝殼為題材,并為適應宮廷的異國情趣要求,在室內采用了許多中國式裝飾。巴羅克和洛可可式的手工制作達到了裝飾的極致,被稱為“室內裝飾”的代表。近代工業革命的大發展,出現了新型的混凝土建筑,它不僅使室內裝飾從建筑主體中脫離,而且發展成為不依附于建筑主體而相對獨力的部分。分離派運動解開了單純裝飾部件與建筑主體相結合的矛盾,成為現代主義設計的先驅。包豪斯學派強調功能決定形式,認為空間是建筑的主角,提倡拋棄表面虛假的裝飾,一切圍繞著架構合理的空間服務。要求排除裝飾,強調使用功能以及造型的簡單化。
自然風格倡導設計自然空間,美學上推崇“自然美”,力求表現悠閑、舒暢、自然的田園生活情趣,也常運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質質樸的紋理。巧于設置室內綠化,創造自然、簡樸、清新淡雅的氛圍。只有崇尚自然、結合自然,才能在當今高科技、高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使人們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簡約不等于簡單,它是一種生活態度。當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承受太多的壓力,我們開始渴望擁有自由的感覺、優雅的姿態和不凡的品位。我們需要讓浮躁的心境趨向平和,于是我們呼喚簡約。從大的建筑空間到普通的居住空間,從職業設計師到普通公民,自然簡約風格——開始成為室內設計界非常流行的方向。
簡約的精神起源主要源自于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方現代主義。英國JOHNPawson與法國的ClaudioSilverstein兩位室內設計師在80年代中期引領了簡約主義的設計潮流。當時歐美的經濟不景氣,藝廊老板們開始在藝術品的展示空間上找出路,一些報費的工廠車間簡單布置,成為藝術展廳,目的是以最少的經費作出最好的展示空間,而這么做的結果就是簡化空間,不裝飾多余的東西,實際上,這也反映了一種新審美的出現。從設計居家引入到藝廊的設計,使得展示空間與藝術品呈現出同一種美學特征。簡約藝術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與室內設計相吻合,并逐漸開始流行起來,到現在簡約主義成了室內設計追崇的風格。
回歸自然的簡約主義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其目的是以簡潔的表現形式來滿足人們對空間環境那種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約主義的盛行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
自然、簡約的室內設計營造的是一種詩意的空間。我們知道,“詩“的藝術特點就是用極其簡潔的語匯,按照一定的規則組合,形成“詩”這樣一種語言,其字里行間包含了極大的空間,一種隱含的靜態的空間。在設計中把人的思想情感,人生的向往注入到環境中去,通過“意境”將其立體、空間地再現于現實中,使人入其境,則忘乎其身,這是一種超乎物質感受的精神感受,“意境”的創造,正是通過氣氛的營造來達到體現某種精神意義上的“親和力”。實際上,簡約主義室內設計就是這樣一種“詩意”空間的營造。用極簡的物體擺設產生想象使用空間,這個空間實際上是一種副空間,有各個家具組合產生的副空間,它往往給人視覺上“空”的感覺,而“空”猶如詩所產生的“意境”,極大調動著身處其中的人的情緒,激發人的聯想能力。簡約室內設計強調形式美感。如果說,一般的室內設計把家具,諸如沙發、桌子等物品稱為主體物的話,那么簡約主義室內設計是不存在這樣的區分的。簡約主義室內設計認為處在空間中的任何部分都分擔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包括墻面、地面、頂面等。空間中所有物體的協調組合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這主要體現在點、線、面三個空間元素的表現上。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出多少恒世佳作,特別是中國漢代建筑更是集精華美妙之靈氣,以“簡單、厚實、精準、雅致”為原則,將東方特有的審美觀念,獨立渾厚的氣質、凝練渺遠的簡約神韻,響絕于世。它至今還影響著國際建筑的設計理念,也影響著室內設計的美感。設計之所以能以盡量少的語言表達盡量多的信息,有賴于其將諸多設計表現形式要素科學的融合在一起,其中色彩的選擇和使用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知道色彩是不同波長的光反射和吸收的結果,光的傳播速度比圖形文字的傳播速度快,這使得它讓人在第一時間感受到,所以對空間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色彩,而不同色彩可以引起人們不同的心理反映和感受。在自然、簡約的室內設計中,黑色和白色以及材料的本色是它的代表色,也是常常使用的顏色,這些顏色被認為是最沒有傾向的顏色,對人的視覺干擾最小。同時室內設計也強調對光的使用,往往通過天窗等獲取自然光源,這對塑造一種輕淡整一的色彩空間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也體現了簡約主義所宣揚的簡潔但不簡單的風格。
每一個表現手段都以居住為目的,對每一個局部都強調其功能性和舒適性。實際上,這種對功能的充分表述體現了設計的基本美學原理,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任何設計都是以人為服務對象的,人在消費設計的時候,最主要是消費它的實用功能。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張看似堅硬的座椅,不要馬上判斷它必然帶給你冰冷的感覺,坐上去的一剎那,也許正是它背上的那道不經意的弧線帶給你恰倒好處的舒適體驗。
應該說,自然、簡約的室內設計展現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讓我們更接近自然,更強調功能,更關注生活本身。
對簡潔的理解因人而異,由于人們的年齡、見識、素養、生活背景的不同,所產生的品味要求也就不同。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新思維、新結構、新材料的出現必定會產生與此適應的裝飾新概念、新形式、新空間。簡潔這一現代的裝飾表現形式已經深入影響到建筑產品、工業產品、生活產品等諸多領域。幾根鋼管,一個木樁,一個布堆就能做出不同形式的現代家具。它已悄然讓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產生質的變化。有人認為簡潔的設計風格必然會一枝獨秀,成為21世紀人們生活追求的時尚。
以簡潔的表現形式來滿足人們對空間環境那種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這也是當今國際社會流行的設計風格。而現代人快節奏、高頻率、滿負荷,已讓人到了無可復加的接受地步。人們在這日趨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種能徹底放松、以簡潔和純凈來調節轉換精神的空間,這是人們在互補意識支配下,所產生的亟欲擺脫繁瑣、復雜、追求簡單和自然的心理。在印尼巴里島旅館系列設計中,靈感來自巴里島上的民俗風格,但在空間架構及動線安排上是延伸簡約設計的精神。在材料表現上,出現了自然原始的當地原木,草席及石板。設計師將這些具有自然民俗的元素用精確及簡潔的細部來處理以加強主題,同時也將裝飾的部分簡單化,所呈現的空間可以說是現代巴里島風格。
縱觀世界建筑設計大師們無論是德國密斯•凡德羅、還是美國的理查德•邁耶、日本的安藤忠雄、美籍華人貝聿銘,他們都以最純凈的形式,用相當普通的材料,使用最精簡的手法,表現出非常深度的內涵和崇高的空間氣質。他們一件件充滿靈性的作品有著無窮的生命力,他們的設計思想震撼著當今時代。也引領著時代潮流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綺曼等,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6.
[2]帕科•阿森西奧著,蔡紅譯.極少主義室內設計[M].中國水利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2.
[3]梁梅,信息時代的設計[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4]周雨,審美設計中的“單純化“與“模糊化“[J].設計新潮.1998.6.
[5]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M].2002.
[6]甘木,屏棄浮華.流露簡約[J].裝飾.2002.9
- 上一篇:漢畫藝術在室內設計中應用研究論文
- 下一篇:室內設計專業教育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