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元代山水畫意境營造分析

時間:2022-04-14 10:06:18

導語:室內設計元代山水畫意境營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室內設計元代山水畫意境營造分析

摘要:近年來,室內設計的發展滿足不了人們不斷提高的精神追求,在國際化、全球化的沖擊下,如何利用傳統文化來滋養設計,是現階段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傳統山水畫作為成熟的審美范式可以給室內設計帶來靈感和啟發,而元代山水畫這種“隱逸”的人生態度正符合當今人們所需求的生活狀態。文章從元代山水意境中進行篩選、分析、總結出設計元素和表現方法,去研究如何融入室內設計,從而提高設計水平。

關鍵詞:元代山水畫;意境;室內空間;重釋傳統

一、對元代山水畫意境的認知與研究

由于元代統治者對士人政治上的壓制,廢除科舉制,文人畫家們開始隱居避世,用作詩繪畫表達心中情感,尋求精神寄托。因此元代山水畫達到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頂峰,文人畫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元代的山水畫相比之前有了很大變化:1.重視書法用筆,詩入畫中;2.講究色彩簡約,重墨輕色,甚至不設彩色,僅用墨色來描繪;3.文人們崇尚莊子的道家“逍遙游”思想,畫面以逸為主,借用畫面抒發心中逸氣,也是體現了隱逸的生活態度。山水畫體現了創作者的審美品味和情感思想,而意境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精髓,是衡量山水畫藝術價值的重要標準。意境作為一種審美感知,受到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彌漫著虛實結合、空靈,氣韻生動、天人合一的藝術精神。山水畫意境是一種抽象概念,是情與景的結合,體現了創作者對于宇宙人生的一番看法,借景抒情,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使欣賞者可以通過畫面感受作者潛在的情感內涵。不同時代的山水畫意境都有其獨特的神韻,元代時期文人歸隱山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超然生活態度,不再執著于附和統治者的審美愛好,具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和自我表現力。不追求自然山水的真實性,意境更加強烈。

二、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室內空間的關系

1.室內設計的發展對于傳統的繼承。室內設計的發展寄托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設計又是設計師思維具象化體現,設計師受到所處時代文化、意識形態的影響,設計也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現階段為了迎合市場效果,做出許多前衛復雜但是缺乏民族性的設計,短期內獲得很好的反饋,但沒有靈魂支撐的設計并不長久。我們需要傳統與現代結合,不僅滿足人的物質需求,同時滿足人對于空間內涵的需求。設計師不僅要橫向發展也要縱向了解傳統文化,要做到基于傳統文化神韻的兼收并蓄,古今貫通。2.元代山水畫意境融入室內設計的可行性研究。元代山水畫都是創作者深入山林之中感受周邊景色繪畫而成,富有地域特色,《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80歲之時,駐足富春江畔歷經四年畫成,這種閑逸安靜意境是黃公望所處環境的體驗。室內設計需要考慮周邊環境的影響,在山上就要營造依山傍水之勢;在農村就要加入樸實民俗文化。都是因地制宜,用不同的環境創造與之不同的環境意境。元代山水畫流露出創作者自身情感,不僅是簡單的描摹,還蘊含著哲學道理。室內設計同樣是設計師思想的衍生,包含了設計師的審美感知、人生追求。繪畫講究“意在筆先”,創作者沉浸客觀環境反復推敲,進行立意開始創作。室內設計也需要設計思想引領接下來的創作想法,同樣都需要提前給作品立意。室內空間講究以人為本,而在快節奏的社會,人們缺少心靈慰藉,山水畫意境講究氣韻生動,室內空間可以將山水畫的元素、構圖方法引入進去,同時將山水畫意境和文化底蘊與室內空間融合方能達到神形兼備,創造出滿足人們身心需求的空間設計。

三、關于元代山水畫意境融入室內設計的思路

1.山水畫設計元素提取的運用。山水畫元素是來自于大自然的山、水和植物,山石元素在園林設計中主要常見于疊山置石的應用手法,室內空間運用石塊盡量避免單獨設置,也可以用山的線條形狀進行柔滑成曲線,融入到半隔斷或者墻面裝飾,形成層巒起伏的形態;水元素給空間靈動的感覺,運用到空間小景柔和整體空間,水的流動發人深思,營造平和沉靜的空間感受;植物元素則是空間自然感的點睛之筆,植物的線條、色彩、光影以抽象或者具象的形式點綴空間,對于空間的植物也賦予擬人化的品格,增加空間內涵。例如蘇州博物館的竹子、紫藤等植物,有意識的控制他們的生長形態,紫藤彎曲纏繞,周邊建筑線條硬朗,兩者交相呼應,達成整體空間的韻律美,同時彎曲自由的植物形態喚起了隱居避世的精神意蘊。2.借用山水畫之景處理空間關系。山水畫是用二維表現出三維空間的藝術,室內空間同樣是三維空間,山水畫中三維意境深邃幽靜的空間關系值得室內空間學習。傳統山水畫表達空間形式大多是這五種:第一種是虛實巧妙對比,用留白的意象處理方式制造層次推進,突出主體;第二種是意象化,畫家善用線條和墨來描繪景色,利用筆墨形式拉開遠近距離;第三種是運用疊加關系,如可以用云遮蓋住山間景物突出山峰的壯闊雄偉,這種藏與露體現了意境的含蓄之美;第四種是對立統一,如用虛實、疏密、動靜、主賓這種對比方式突出畫面意境;第五種是節奏化的流動,運用散點透視法,使景色環環相扣。元代山水畫繼承了前面的處理方式,尤其更多的運用散點透視法和“三遠法”。例如蘇州博物館的片石假山運用了北宋畫家米芾的山水畫,在拙政園白墻上繪畫出來,假山倒映在水中,正運用了山水畫“平遠”的空間處理方式,成為詩情畫意意蘊的點睛之筆。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的創作手法有以小見大,以有限見無限的審美意境,值得室內空間借鑒。在室內空間中可以多用隔斷小景而不用實墻封閉空間,阻隔視線的同時與周圍環境景色相結合,空間變有趣和復雜;注意突出空間的主體部分,周圍可以虛化或留白,使空間寬敞大氣;可以用漏窗或半隔斷借景,不僅分割空間且增加了景深,不僅是周圍景色的融入,更是模仿一種隱居者的狀態,讓人們在此停留時感受大自然和傳統文化的魅力。3.隱逸思想帶來室內空間的變化。隱逸思想是元代山水畫意境的精神,它體現了道教“無為”和“避世”思想,不追求名利,以自然的平常心面對世人,不屈服于現實。室內空間要營造出隱逸意境就要以簡為雅,空間、色彩簡潔,越是簡單越帶來“無欲無求”的精神升華。文人畫始祖王維舍棄青綠色彩,開始重視水墨,正應了“白本非色,而色自生;色中求色,不如無色中求色”的深邃淡雅的意境。室內空間用黑白灰的簡單變化加上光影的烘托,虛實結合,減少眼花繚亂的浮躁。在室內空間中空間裝飾盡量簡潔,在精不在多,一株綠植就能帶來空間的生機勃勃。元代山水畫意境講究詩情畫意,畫中的詩與畫面意境相統一,室內空間可以融入詩詞,無論是用來裝飾,還是提取其中內涵和精神,都利于空間意境的加深,同時增加音樂烘托,進行升華。例如上宅良營空間設計主色調為白色,空間大面積留白,山水元素營造出了寧靜的環境,這種喧囂城市中的潮牌店并沒有因此隱沒,反而這種極簡主義使空間在雅致與浮躁之間平衡。隱逸思想可以使室內空間簡潔但意境悠遠,觀者透過一山一石能感受到設計師的心境,給觀者內心平和安靜4.現代語境下室內設計的重釋傳統。如何在現有的環境下正確融入傳統文化是設計師的難題,不僅要傳承山水畫的意境文化,還要用現代手段進行創新。我們要深層次、全方位的理解元代山水畫意境,切不可只追求表面,僅僅用簡單的山水圖案去設計。現代設計材料眾多,應以綠色環保為目標,選取無毒無害的可持續性材料。同時可以利用各種科技產品,比如利用電子投影,將山水畫映射在墻上,這種虛實結合手法,增加了與觀者的互動體驗。利用現代技術仿古,比如打造各種天然紋理,營造原始山峰的意境,可以將山水畫加以提煉,將其簡化為幾何形態,并在現代化風格中加以運用,用符號形式融進室內空間,比如堆疊三角形或弧形,比如北京競園伴山咖啡廳將弧形元素運用到隔斷和軟裝中,高低錯落,既能增加歷史風韻又能同世界接軌??梢圆捎媒饘倩蛘甙雽w等新材料特性,比如蘇州博物館則用現代材質,幾何形體表達傳統意境,拋棄了瓦片但仍然保留傳統斜屋頂,整體木架構用開放的鋼結構代替,屋頂玻璃材質讓光線更容易穿透進空間。還可以打造人工化的自然美景,重歸古時山間的寧靜。室內設計在傳統基礎上加以創新,跟隨時代又擁有文化底蘊,設計才能越走越遠。

四、結語

對于元代山水畫意境的研究探索,是現代室內設計發展的必要性研究,元代山水畫意境的詩情畫意,逸氣,素雅靜謐都非常值得品味琢磨,將山水畫抽象意境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觀念融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從山水畫的隱逸思想、基本元素和空間處理關系進行設計創新,并且注重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合理的布局、功能的豐富從而達到人視覺以及情感的滿足。

參考文獻:

[1]趙娥.元代山水畫點景與畫家的審美取向[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楊天才,趙雍編.中國山水畫思想論要[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16.

[3]杜雅琴.中國山水畫“遠”空間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8.

作者:李淑敏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