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改接設計方案論文

時間:2022-04-13 10:10:27

導語:管道改接設計方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道改接設計方案論文

1工程簡介

W1標段在全線共有5個新老管道接管點(終點老滬閔路處管道為新建管道,目前沒有通水),分別是華涇港南側1個接管點、淀浦河南北側2個接管點、外環線南北側2個接管點。新管道建成后根據老管接入點,分成3段。分別為工程起點(華涇港)—淀浦河北側,淀浦河南側—外環線北側,外環線南側—工程終點(老滬閔路)。

2各新老管道改接方案分析

2.1華涇港南側管道改接點(改接位置一)

本管道改接點位于華涇港南側虹梅南路紅線內第1個污水總管轉折井,為避開規劃高架輔道橋墩基礎,轉折井南側管道管位需要向東調整。本管道改接點地處虹梅南路西側、中環高架下面,區域現狀交通壓力和環境壓力相對較小,同時結合現狀污水總管延伸管段較短的特點,本管道改接點最終采用臨時外包井施工法和延伸管段維護開挖埋管施工法進行管道改接。

2.2淀浦河北側管道改接點(改接位置二)

本管道改接點位于淀浦河北側的現狀頂管工作沉井,剛好處于徐匯秀水苑小區出入口,且離最近的居民樓只有4m距離。若采用圍護開挖施工,勢必會對居民建筑地基、居民生活環境、小區出入通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本著盡量減少施工面的原則,通過不同施工法的綜合分析比較,本管道改接點最終采用局部垂直頂升施工法和大部分地下施工法進行管道改接,具體新老管道改接設計方案流程示意圖見圖4。

2.3淀浦河南側管道改接點(改接位置三)

本管道改接點位于淀浦河南側的現狀頂管接收沉井,地處虹梅南路道路紅線外,且遠離周邊建筑設施,施工時交通和環境影響低,所以本管道改接點采用較常規的現狀井增設外包井施工法進行管道改接。

2.4A20外環線北側管道改接點(改接位置四)

本管道改接點位于A20外環線北側的現狀φ2000mm污水倒虹管(倒虹穿越φ3500mm黃浦江引水管)。因污水倒虹管北段管位與規劃虹梅南路高架橋墩基礎沖突無法利用,同時考慮到新建φ2000mm頂管埋深較淺(比現狀φ2000mm倒虹管淺3.2m)等因素,所以本管道改接區域采用現狀污水倒虹管增設外包井施工法和外包井2次挖深施工法進行管道改接。

2.5A20外環線南側管道改接點(改接位置五)

本管道改接點位于A20外環線南側的現狀φ2400mm污水總管。本管道改接點處的外環線南側污水交匯井為現狀φ2400mm6支流、φ2000mm和φ2400mm虹梅南路污水總管(外環線為界)匯流到外環線φ3000mm污水總管的交匯點。若采用現狀交匯井外包井形式進行管道改接,一方面施工改接時現狀交匯井井壁鑿除工期長,需要3個支流上游污水泵站及總管下游污水泵站參與,調度時間長,操作難度大;另一方面現狀交匯井鑿洞接入會導致3個支流流向相互沖突,嚴重影響吳閔污水外排總管系統的正常運行,所以本處管道改接點最終采用現狀φ2400mm污水管增設外包井施工法進行管道改接,以保證管道改接時盡量少影響吳閔污水外排總管系統的正常運行。

3結語

本改接方案中現狀跨淀浦河污水倒虹管、兩側沉井及A20外環高架下部分污水倒虹管、南側交匯井予以利用,采用現狀井或現狀管道增設外包井形式作為頂管接收坑和轉折內膽井。新老管道進行改接時需在具備通水條件下鑿除井壁或管道(具備將水位降低至管底以下作業,否則采用水下鑿除),待新管道投入穩定運行后再對現狀規劃廢除污水總管進行封堵截流。本文從規劃設施、交通影響、環境影響、污水調度等角度出發,提出吳閔污水總管改排工程W1標5個新老管道改接點互為不同的改接設計方案,保證各改接點的施工可行性達到最優化。同時,分析并提出全面、新穎的大型污水新老管道改接設計方案,值得在今后類似工程領域借鑒和推廣。

作者:毛峰單位: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