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設計方案與施工實用技術探討
時間:2022-07-30 02:49:25
導語:水工設計方案與施工實用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實事求是,客觀分析。隨著當前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改進,對于前期的設計要求加大了審核力度,主要對設計方案的整體保證實事求是,對所有的設計方案保持公平性原則,尤其對于設計院設計方案進行比對分析,每份設計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及實用性都要進行校對,主要是因為設計方案的優越性關系后期施工進度及質量,所以在核對方案時進而比較出從最為合適的設計方案,絕對不能因為其他的客觀,主觀因素而影響整體的對比結果,那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施工的質量安全和經濟效益,造成的后果也相當嚴重,因此,水工設計方案的對比必須實事求是。2.滿足指標,進行比較。設計方案首先一定要滿足指標,其中包括:質量指標、可性質指標及施工進度指標,也要對經濟指標進行對比,不然得出的結果也變得沒有對比意義。比如在技術指標上,如果方案中存在與其他方案表現太差的一個,那么這個方案基本上可以直接淘汰了。又比如在經濟性這一指標中,如果其中的一個設計方案的經濟性相比較其他方案都要優秀得多,而且其他的指標又不會比其他方案差距大,那么,就可以將這個相對優秀的方案推薦給相關單位。3.制定標準,平等分析。在水工設計方案對比時切忌不能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一定要對各施工方案制定一定的標準,平等分析。也就是說,在實事求是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施工方案制定標準。在此平等的標準前提下,對各方案進行甄選。在分析了水工設計方案的對比原則后,我們下面來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實用技術有哪些: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實用技術分析
1壩體填筑施工技術分析。壩體填筑作為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的一項重要技術,該技術在實施過程中主要對工作段的施工長度進行不同程度的劃分。主要是因為在施工過程中保證設備能夠在工作面內正常運轉,一般保證壩體工作面的寬度和在10-20m范圍內,這樣可以實現設備單方向作業。另外施工過程中還要對堆石料進行爆破,抽取其最佳碾壓參數,主要是壩體填筑施工要求對前期碾壓質量具有一定的嚴格要求,保證后期填筑的主堆石、過渡層及墊平層施工滿足現狀標準。而作業流程和具體步驟的確定,要充分結合作業強度、填筑面積、場地氣候和鋪料方法等因素??茖W劃分和制定流水作業面,制定合理的壩體施工方法方案。2預應力錨固技術分析。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且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技術之一,按照預應力錨固施工技術分類,大可可分為兩種不同施工技術類型,每種施工技術類型對施工環境及適用范圍都具有一定的限制要求。一種是預應力巖錨技術,該技術在外部承受壓力及受壓方向上都可進行轉變。外圍巖應力有開始的單向受力轉變為后期的三向用力,減少單面積所承受的壓力。另外這種在施工工藝流程中在后期的注漿及封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證了后期的施工質量。另外該技術還結合當前較為先進的GPS定位系統,利用該技術能夠準確掌控后期錨固貫穿巖層的深度及位置。原有在施工技術方案中,沒有注重錨固深度的預測,當巖層收到較大沖擊力時,會造成巖層基礎的破壞。所以利用該技術能夠準確掌控錨固對基巖施工預應力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證基礎結構的施工安全,針對不同的壩型要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方案。3灌漿施工技術分析。灌漿施工技術作為水利工程項目中主要的技術類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灌漿,就是把漿液按照合適的配比送到建筑地基的裂隙或者建筑物本身的裂縫中,從而提高被灌建筑物的防滲功能及堅固性,增強地基穩定性,為水利工程的順利施工打下良好基礎。灌漿技術的使用因具體施工條件而異,兩種主要的類型為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固結灌漿主要是為了改善有破碎帶巖石的力學性能而進行的一種灌漿工程,主要為了提高巖石的整體性,增強巖石的抗壓強度及穩定性,盡量減少巖石的變形程度;帷幕灌漿則是將漿液灌入巖體或土層的縫隙中,通過自身形成的阻水帷幕來減少滲透壓力的一種灌漿工程。典型的三峽大壩,為了控制大壩滲漏,降低壩基壓力,減小滲透水量,因此施工時會布置一定的灌漿孔,形成防滲灌漿帷幕。一般情況下在選擇灌漿技術前需對施工地進行實地考察,選擇適合的灌漿技術,了解其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從而加密地基結構,提高防水性能等,達到良好的灌漿效果。這些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成熟地應用才能使水工建筑更加穩定與安全。同時也要求施工技術人員不斷能力素質,注重科技創新,把新技術和老技術的結合應用,才能不斷提高我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慶紅;水利水電工程水工設計方案對比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年13期
[2]吳劍疆;姜家荃;邵劍南;論水利水電工程水工設計方案的比選[J];水利技術監督;2007年01期
[3]李素云;水工建筑施工淺析[J];門窗;2013年08期
作者:王麗梅 單位:河源市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中小橋梁設計方案研究
- 下一篇:商業廣場通風系統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