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產業研發中心規劃設計方案

時間:2022-07-08 09:04:34

導語:基地產業研發中心規劃設計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地產業研發中心規劃設計方案

[摘要]文章以寧東基地產業研發中心項目為對象,介紹了對其進行設計研究的過程。通過實地調研,分析現有300家企業的需求,通過研究類似案例,提出規劃設計理念,解決寧東基地產業研發中心項目生成的可能性。

[關鍵詞]研發空間;商業空間;社區空間;生態空間;石墨烯

寧東基地產業研發中心項目位于銀川市濱河新區星河街以東、瀚海街以西、漢關路以北、水潤路以南,用地約900畝,新建建筑面積近31.6萬m2。雖然濱河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有,但業主提出,項目業態需要設計師實地調研寧東300家企業的需求來確定,為寧東基地、濱河新區和蘇銀產業園的各類人才提供服務,并且要貼合濱河新區的實際情況,讓這個產業園能夠合理運營。

1寧東300家企業的調研成果

寧東約有300家企業,除了30多家大企業、30多家小企業,需調研近260家企業。在近三個月的調研過程中,最終調研出只有40多家企業有需求。這個數據令人非常震驚,實際和預想相差非常大。一般的設計工作是甲方提需求、面積控制指標等內容,設計師根據條件做設計,很少考慮項目蓋成之后的運營問題,但這個項目需要設計師調研廠家的各類需求,然后根據需求敲定設計內容。調研結果是,各企業研發中心需求不大,原因一是正在籌建的工廠對研發空間不考慮;二是大型企業已有自主研發空間;三是沿海企業擁有自己的研發空間。但是企業有三類意向:一是在濱河建立研發基地,希望政府能將同類型的廠區聯合在一起,將高科技的檢測、實驗設備共享,比如,建檢測站、化驗基地,涉及機密研究內容的,各廠家獨立設置研發辦公室。二是員工一般住在寧東鎮的公租房,便宜并距離廠區近,暫無需求。但是專家及高端技術人才需要專家公寓。三是個別企業需要政府劃撥30~50畝用地,征地自建,建設內容自定。

2規劃設計提出問題

調研數據統計出來,迫在眉睫的設計任務開始,通過梳理寧東300家企業的功能和類別,設計師在思考過程中提出了兩大問題來回應項目設計內容。

2.1寧東基地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研發中心怎樣滿足企業需求的問題

解決方案:一是構建兩大產業圈,形成以產業研發、居住配套為主的研發中心、“生產+生產配套”的工業基地產業區,共同引領寧東產業發展。二是寧東基地是以煤炭產業為先導的世界一流國家級現代煤化工基地,研發需求相對煤炭產業基地是煤炭企業總部辦公空間,相對火電產業基地是新能源研發實驗室,相對煤化工產業基地是烯烴、煤制油研發中心煤化工循環經濟研究院。經調研預計研發需求是50000m2研發、5000m2培訓、適當中試空間。研發空間分布為企業實驗室、總部辦公、接待展示、實習基地、中試空間。

2.2研發中心打造過程中,如何吸引人才的問題

解決方案:一是人才對城市環境要求較高,全面貫徹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以環境吸引人才的策略,在區域內提供高品質的城市配套服務,提升城市品質,增強人才吸引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二是配套設施研究,通過塑造創業、生活、居住的品質空間,提升新城的城市影響力來“筑巢引鳳”,吸引高端人才聚集。使得寧東基地產業研發中心不僅能夠支持其內部生產與商業活動持續地運行下去,同時保證作為研發基地最重要的創新活動主體的專家及員工有高品質生活質量與互動的交流平臺。并且研發基地的自我滿足并不是割裂基地與外部城市的關系,而是在內部即能實現科技生產與城市生活的平衡。另外企業附帶其他需求:希望設立固定班車接送;教育醫療問題需要保證;希望提供適當的政策;房屋設計要高端品質。調研預計住宅需求2000戶公寓、500套多層、100套公寓。最終確定本項目用地規劃中的四種空間分別是研發空間、商業空間、社區空間和生態空間。

3規劃方案設計的推演

在設計前期,首先對項目的四類空間進行研究。

3.1研發空間

研發空間案例研究了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科研辦公以圍合與半圍合組團形式為主,保證各個研究和辦公空間相對獨立,同時也有各自的內部綠化(見下圖)。

3.2社區空間

以人為本,從人的切實感受和體驗出發,塑造匹配需求的社區空間。以人為本,從產、城、人思路轉變為人、城、產思路,創造健康宜人的環境、便捷的工作生活服務功能、活力豐富的城市空間、多元包容的文化風采。3.3商業空間商業空間案例對標上海漕河涇科技綠洲。針對寧東基地,構建“15-15-5”三級公共服務生活圈,構建產城單元模型。地塊西側臨銀川大學臨街商業,且延續片區中心軸線,形成較為完整連續的商業界面,規劃為鄰里級別商業空間,解決基本生活需求,以步行體驗式商業為主。

3.4生態空間

從三方面考慮,首先綠地系統結構充分利用緊鄰景城中央公園的優勢,在綠化方面與其產生聯系,建立可達性高、串聯兩個地塊與公園的綠地系統;考慮片區對稱主軸對地塊的影響,與周邊地塊形態協調。其次綠地體系在兩個地塊分別建立一個中央核心綠地,并以其為中心塑造開敞空間,同時串聯起各自地塊的子系統,形成多層次、完整的綠地體系。最后綠道系統依靠片區級綠道,建立富有秩序感、以車行為主的城市景觀面;依靠組團級綠道,建立步行友好、開放多變的步行景觀空間。由此,項目規劃策略將寧東基地產業研發中心定義為高度人性化、高度景觀化、適度娛樂化的智慧、創新、生態低碳、休閑體驗的濱河新區高新科技產業服務集聚區及區域型企業高新科技研發基地。高度人性化通過智能社區、智慧樓宇、創新景觀體現;高度景觀化通過環保節能、海綿景觀、生態園林體現;適度娛樂化通過休閑商業、交往空間、健康宜居體現。項目定位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產業研發中心規劃成為,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導,集商務辦公、會議論壇、科技研發、總部基地、商業休閑、高端生活等功能于一體,并且是立足寧東、服務寧夏、輻射西北的智慧型、生態型、高端商務花園。

4規劃方案設計

4.1方案概念

規劃方案設計概念以材料之王石墨烯為基本元素,從空間塑造元素及路網結構重復使用該元素,建筑顏色以白色為主。圖2方案演變圖

4.2空間結構

規劃為一心一軸兩帶四區,一心為一個門戶核心,一軸為一條片區主軸線,兩帶分別為一條景觀慢行帶、一條區域聯系帶,四區為商業服務區、公寓服務區、公寓生活區、科研辦公區。

4.3城市設計

保證商業建筑形成連續界面;中心景觀作為兩個地塊的核心,與景城公園呼應;鄰里中心、會議中心及展示中心形成地標性建筑;以軸線串聯多個節點,形成規劃方案節點之間的統一性。

4.4開放空間設計

注重與周邊景觀資源和慢行廊道對接。依據以下原則確定:沿線布置原則——依托沿街商業建筑形成帶形城市開放空間,并結合重點建筑打造若干特色化開放空間。開放的帶形商業街加上開放的特色節點,有效整合城市功能;生態水景導入原則——綠色開放空間圍繞中心水景展開,旨在將周邊的綠地引入中心開放空間,形成有機融合的綠色體系;建筑界面強化原則——開放空間沿線的建筑界面應依托城市環境需求進行處理,強化廣場、綠地、水景等空間效果。

4.5高度控制

在總體限高45m(北側地塊)和40m(南側地塊)的基礎上進行高度控制深化。地塊內部西高東低,以保持觀景視線通暢,同時塑造宜人的城市界面(鳥瞰圖如下)。

5規劃設計總結建筑工程

隨著社會發展愈來愈綜合化和復雜化,時代對建筑師的綜合能力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作為寧東基地產業研發中心項目寧夏的項目負責人,經歷三個月的調研,收集數據,協調各方工作,令我收獲頗多,感謝和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筑設計團隊的合作,筆者才能順利將設計任務完成,為甲方提交了一份滿意的作品。

參考文獻

[1]鄒毅,劉力.科技產業園區規劃規劃新思維[J].城市住宅,2009(3):58-60.

[2]陳蔚鎮,孫辰.開放社區的空間特質及規劃引導——以3個上海社區為例[J].設計研究,2014(6):41-46.

[3]孫德芳,沈山,武廷海.生活圈理論視角下的縣域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研究-以江蘇省邳州市為例[J].規劃廣角,2012(8):68-72.

作者:納晶晶 單位:寧夏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