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21 08:29:22

導語: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研究

摘要:混合式教學是當前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熱點,采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該課題研究以超星泛雅平臺為載體,以中職網頁設計制作課程》為例,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從資源開發、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評價和反思等方面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泛雅平臺;混合式教學;微視頻資源;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互聯網+教育”是一個熱門話題,MOOC教學、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模式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2019年在教育部的工作會議上提出各學校應積極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究其本質是推動教育信息化全面升級的同時,教師的思維觀念、創新意識、信息素養也要同步提升,促進課堂教學高質量完成。因此,必須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教學手段,改革創新固有的教學思維方式,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適逢我?!爸腔坌@”“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表椖縿摻?,我們與超星公司進行合作,多次去其總部零距離培訓學習,借助他們優秀的泛雅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信息化教學與研究,在“邊學邊做,邊做邊用”中探索《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希望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中職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1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現狀

本課程是中職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職教20條”要求推行“1+X證書”制度,其中“Web前端開發”即是“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核心內容,考取該證書的學生可從事Web前端開發、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等職業工種。它亦是對口單招班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的高考必考科目,在學生的升學考試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近幾年本?!毒W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情況看,由于采用的是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缺點顯而易見,知識點枯燥乏味,學生被動接受,甚至有學生出現抵觸情緒,教學效果必然不理想。因此,該課程的教學創新改革已箭在弦上。本校是江蘇省首批智慧校園建設單位,無線網絡全校覆蓋,教室已安裝智慧黑板、交互式教學一體機,學生智能終端設備齊全,泛雅平臺可無縫對接,完全可以全天候進行網絡自主學習,混合式學習的軟、硬件條件完全具備。

2泛雅平臺課程資源建設

為更好地融合國規和校本教材開展混合式教學,本校計算機教研組將《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劃分為5個項目,13個任務,知識點串聯起來,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教學模塊以項目中的知識點來劃分,每個模塊的資源包含微課視頻、課件、教案、學案、測試模塊等形式。在具體課程中分別穿插短視頻、Flash動畫、案例背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知識重、難點的有效解決。每次課程中均配有測試模塊,學生首先應進行課前測試,只有測試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環節內容的學習。同時,重要的模塊設置了討論環節或頭腦風暴,學生可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點、困惑點進行課前的在線交流,教師可在線答疑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其中微課視頻資源的建設可采取以下幾點原則:

2.1內容布局合理

在進行微視頻資源設計時,其內容一是講究具體直觀,二是必須是該章節的重、難點。同時,微課的設計也應具備科學性,既要形象生動,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2.2內容短小精悍

微課資源需要在網絡平臺播放,在設計時,需短小精悍,且一個視頻資源只講解一到兩個知識點,不宜冗長,通常不要超過5分鐘。其涉及的教學主題和資源容量均要小,才適合學生碎片化時間來學習。

2.3以學生為中心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學生并非一張白紙,而是有巨大潛力的鮮活個體。作為教師應清醒認識到這一點,在微視頻資源的開發和具體教學活動時,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首先,視頻資源材料要從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出發,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激發學生好奇、興趣來探究和發現問題;其次,教師、學校、家庭三方要能提供全面微學習服務條件,尤其是校外家庭的督促非常重要,這樣學生學習的外部環境即可得到保障。

3全程教學過程實施

泛雅平臺的優點是告別傳統授課模式,利用前沿技術引領課堂教學革新,以課程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關聯教室已有硬件,覆蓋多種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可以更加便捷地進行簽到、選人、搶答、分組教學、主題討論等教學活動的發放,做到線上課程及資源的實時調用,將傳統課堂變為智慧課堂。

3.1教學關節環環緊扣

基于泛雅平臺的計算機教學過程設計和實施應以課前、課中及課后三個環節進行。課前,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教研組教師集體備課,共同協作,編寫教學計劃和教案,精心制作微課、PPT課件、習題,準備上課所需的各類資源,上傳到泛雅平臺并發消息通知到班級學生,學生登錄平臺進行課前的線上自主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掌握低難度的知識,比如HTML標簽認知,幾種超鏈接技術一看便會,同時也可了解其產生的背景和相關技術發展的歷程和趨勢。課前泛雅平臺上,教師負責引導和督促學生,所有學生均可通過平臺提出疑問,教師和其他在線同學解答;課中是教師主導、全體學生參與的“舞臺”,混合式教學模式大放異彩,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高階任務的學習,實現知識的內化吸收,上交作品并在線完成課堂學習評價反饋;課后,師生、生生通過在線交流討論,分享學習體驗,訂正并完善作品,提交泛雅空間。每一個模塊教學后,教師依據學生提交的作品、測試成績、課堂活躍度、大數據分析報告等指標,客觀評出學生的平時單項成績。

3.2分層教學提升質量

學生的接受水平、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尤其是中職課堂,可將學生按照個體差異劃分成若干個教學小組,并對不同的小組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如對接受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可鼓勵其以自學為主,學會后自己嘗試用同一技術做不同界面效果的網頁;對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可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循序漸進,逐步增加知識點難度;對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可采用小師傅(已學會的同學擔當小師傅)演示操作方法,有針對性地教學,保證這部分學生也能掌握相關計算機基礎知識,同時也能進一步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機組合,形成不同合作學習小組,在提升學生的網頁設計水平的同時,對表現好的同學給予激勵和表揚,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不同層次的同學均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教學評價設計

當學習者使用智能終端學習時,所涉及的學習操作包括聽課、寫筆記、做作業、實踐、討論問題、參加線上活動等都將成為教育大數據的來源?;诜貉啪W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通過組內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評價形式,從多視角客觀評價了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表現,這種方式有利于全方位檢驗學生的真實學習力,有益于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積極打造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考評策略。在學生完成不同模塊的學習后,根據專業設置和職業技能的要求,分別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進行過程性評價。比如,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作業完成情況、出勤次數、課堂提問、上機操作、作品展示、合作學習等方面,教師每次上課時,對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激勵加表揚,調動其積極性,端正其學習態度;期末閉卷考核,則注重考核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終結考核總成績以平時考核加上期末閉卷考核占不同比例來綜合計算,構成了全方位客觀的評價體系。

5教學管理“四化”

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發現教學方法和經驗具備項目化、圖形化、數據化、個性化的“四化”優勢。項目化是指課程的實施可以采取知識點歸納到一個一個的項目中去,像游戲闖關一樣逐個地去實現;圖形化是指整個教學過程均記錄在泛雅平臺上,像流程圖一樣可隨時呈現出來;數據化是指每一次模塊化教學的內容,如考勤、討論、作業、考試的記錄會自動匯集成考核數據,供領導或教師直觀分析;個性化是指學習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由學生自己掌握,學習不懂的地方可反復回看。另外,泛雅還有優質的線上課程,提供了比書本更豐富的知識和素材,學生可根據自己掌握情況自主選擇學習。

6應用效果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探索和實踐,對泛雅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等有了深層次的掌握,以此為基礎對課堂應用效果進行實證檢驗,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模式革新傳統教學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實施該模式后,教學的重、難點迎刃而解,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當然,在設計和實踐教學過程中還需把以下兩個方面做到位:

6.1高質量的微課資源

微課資源的開發對教師的業務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涵蓋知識點的同時具備趣味性,既要吸引學生,又要能夠在規定教學時間段內掌握特定知識點。另外,微課資源還要有配套的導學案和試題檢驗,有助于學生厘清思路和各知識點間的關系,課后及時測驗學習效果。

6.2互動強的課堂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是衡量一節課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合理分配活動時間和劃分活動小組,通過小組內的協作和小組間的競爭,讓更多學生能夠展示自己,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要特別關注的是學困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全力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心理和畏難情緒,提升學習效果。

7結語

中職課堂,特別是操作性極強、更新速度極快的計算機教學,如果還是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必然導致教學效果差、效率低,學生掌握知識不理想。應嘗試革新思路,在課程中充分利用泛雅平臺、藍墨云班課、雨課堂等信息化學習平臺輔助教學,使用前沿、創新的教學模式激活課堂。本教學模式適應中職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習慣,有效解決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每個教學模塊的授課情況和學生簽到率、任務完成質量、上課活躍度、測試成績等信息在泛雅平臺上精準呈現,供后期分析并制定下一步計劃。學生在課后遇到難題,可以隨時觀看視頻解決,難點甚至可以反復回放。這樣既掌握了知識,又能提升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和今后職業發展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許興梅.基于泛雅平臺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以中職計算機平面Photoshop課程為例[J].天工,2019(8):86.

[2]周奎,徐建俊,徐耀.基于云課程平臺的智慧型課堂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8(12):83-85.

[3]陳大偉,斯小琴,吳約.基于超星泛雅平臺大學物理翻轉課堂在線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實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1):77-82.

[4]郭培粉.基于泛雅平臺的基礎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高教學刊,2019(20):119-121.

[5]鄧國群,黃寧,李卓.基于信息化平臺的課程設計實踐應用研究——以《Python程序設計》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2):6-7.

作者:汪毅 單位: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