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與創新

時間:2022-08-13 08:47:50

導語: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與創新

摘要:文章以“采芝齋”的標志設計教學單元為例,從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評價與效果、教學特色與反思等方面對標志設計課程進行了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采芝齋”;標志設計;教學理念

藝術設計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將思政教育、美學素養、傳統文化和設計能力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以標志設計課程中的“標志設計的基本流程”為主題展開教學,與思政相關理念相結合,對“采芝齋”標志的軟件設計圖進行教學探索。

一、“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思路

以視覺傳播設計專業標志設計課程為例,課程通過在標志設計課內對蘇州傳統老字號“采芝齋”品牌形象進行標志再設計的實踐訓練,鼓勵學生尋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實現專業技能訓練與思政教育的同步落實,挖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和潛力。另外,整個教學過程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XMind思維導圖軟件和數位板進行標志的草圖繪制,依托AI和PS設計軟件完成“采芝齋”標志的軟件設計圖,緊扣企業設計規范,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

標志設計課的教學目標有:使學生了解標志的特點和構成、設計技法等基本知識;通過設計實踐,讓學生學習標志的創作方法與原則,熟練掌握設計標志的基本過程;培養學生規范化操作意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傳承發揚工匠精神。另外,本案例的設計旨在通過標志設計的實踐過程,立足藝術設計學科的特殊視野、理論和方法,創新標志設計專業課程話語體系,實現標志設計專業授課中知識的傳授與學生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目的,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由典型案例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設計的內涵、技巧、手法講解的剖析,引入蘇州的傳統文化品牌代表“采芝齋”的標志設計,引導學生了解包括家鄉本土文化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引導學生加強文化自信。第二,以實地走訪、調研形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學生的職業精神,將專業課程和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形成協同育人機制。第三,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增進其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實踐設計過程,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團結、分工、協作。

三、“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情況分析

標志設計是藝術設計專業重要的專業設計課程之一,是學生掌握相關設計知識的有效途徑。本課以視覺傳達專業崗位職業要求為教學目標,通過理實一體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標志設計基本流程,以開發學生對老字號“采芝齋”的傳承和創新性設計為過程目標,實現專業技能訓練與思政教育的同步落實。依托企業指導,力求完整呈現標志設計的全過程,為日后的崗位需求奠定基礎。本課授課對象是高職視覺傳達專業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過字體設計、版式設計、廣告設計等課程,具備基本圖形創意能力,熟練掌握PS、CDR等設計軟件。學生學習態度積極認真,思想活躍,選取的案例來自學生的身邊,對“采芝齋”的標志設計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

四、“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

第一,課堂講授。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結合“采芝齋”的蘇州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和文化自信,引導學生從專業設計師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引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設計,解析優秀設計典型,培養學生成為未來設計師的職業敬畏感,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第二,實地走訪、調研等形式。課上觀看相關視頻,使學生既深入了解“采芝齋”的品牌故事,同時也增強學生愛蘇州、愛國的情懷。學生對“采芝齋”標志設計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為其以后在平面設計專業領域有所作為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通過觀摩案例、參與比賽,學生能夠體會到作為設計師所應該具有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榮譽感,青年學生正應當肩負起創新傳統老字號視覺形象設計的任務,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代代傳承。同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參加蘇州市“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鼓勵學生為設計老字號品牌承擔起一份責任,同時使學生通過比賽的過程感悟設計的嚴謹性和獲獎后的榮譽感。

五、“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

(一)課前準備

通過實地走訪、網絡資源等形式對“采芝齋”企業市場進行調研,收集蘇州傳統文化素材,收集喜歡的老字號包裝設計,并完成課前分組。教師通過學習平臺市場調研任務,發放任務單,了解學生搜集資料出現的疑問和需求,收集視頻,梳理教學設計細節。此環節以實地走訪、調研形式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職業素養,形成協同育人機制。

(二)課堂實施

本課堂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層層引導,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使學生逐步找到設計主題,并能進行標志的草圖繪制和軟件制作。環節一:教師展示案例,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進行案例賞析,播放視頻并提出問題,如設計師為什么要這么設計?標志表達什么情感?從這個標志中你能尋找到哪些中國文化元素?從文化、設計與審美的角度,引導學生品味它的美,挖掘它的深厚內涵。此環節充分體現了民族自信的理念。同時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老字號品牌故事,鼓勵學生發掘蘇州傳統老字號“采芝齋”的品牌故事,感受品牌背后的文化魅力。環節二:確定設計主題。通過復習知識,明確標志的分類、標志設計的創意形式、標志設計的元素和特點,進而層層遞進,明確“采芝齋”的標志設計主題,即“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此過程引導學生深刻體會設計應以人為本,在做好了充分的調研基礎之上的設計才是站得住腳、經得起考驗的作品。環節三:草圖繪制。以思維導圖形式對“采芝齋”標志進行組合創意的創新性討論,小組結合思維導圖圈出選取的地方元素,并闡述設計意圖,繪制標志草圖。利用思維導圖突破教學重點,精確設計主體定位,通過“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秉持傳承中創新、創新中傳承的理念,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入認知。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設計意圖,并在設計中挖掘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性設計,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自豪感。環節四:軟件繪制。在明確草圖的基礎上繪制“采芝齋”標志,以看示范、測實訓和糾問題三個教學過程,引導設計步驟的規范操作。環節五:師生評,企業評。組織各小組代表上臺進行設計展示匯報,重點講解“采芝齋”標志設計思路和設計意圖,連線企業學院導師進行在線點評,評選優秀小組創意設計。

六、“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課后提升

課后完善設計稿,將做好的“采芝齋”標志設計融入系列包裝的視覺設計,網上投稿,參加“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學生愛家鄉、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七、“采芝齋”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反思

(一)轉變傳統專業課教學理念

本課程在教學目標的制訂過程中深度拓展了教學內容,通過對標志設計課程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進行探討,挖掘標志設計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標志設計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教學過程中,同學們進一步深化了對標志設計創新的認識,進而加強了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同時,通過與企業導師交流的過程,增強了學生關于商標保護法等法制意識。

(二)構建“學中做、做中學”的學生主導型課堂

以項目實施為職業導向,將專業與職場結合,依托企業需求開展教學,鍛煉學生實際設計能力,強化學生職業感。從教學過程來看,課前學生搜集資料,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完成作品設計,課后學生點評,優化設計作品,各個環節都極其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教學效果來看,在案例式教學、網絡深度討論、角色體驗等活動中,學生通過實踐參與和設計思考,實現認知、情感、理性和行為的認同。大部分學生根據“采芝齋”品牌定位,選取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意表現設計,并按照規范繪制文字,達成教學目標,部分作品得到企業好評,學習平臺顯示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度高。

參考文獻:

[1]宋亞萍.從2008北京奧運會會徽看標志設計的文化內涵[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4):68-71.

作者: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