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現象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時間:2022-11-22 08:56:07

導語:“留白”現象對現代設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留白”現象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摘要:“留白”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獨特的表達手法。本文通過挖掘“留白”的內涵語義,分析“留白”現象在中國藝術文化中的體現,從而對將“留白”的方式融入現代設計進行思考。提出從設計的形式與內涵中融入“留白”的理念,實現中國當代設計的繁榮。

關鍵詞:留白;藝術;設計

“留白”現象在中國藝術文化中自古就有所體現,無論是詩書著作還是繪畫音律,這種“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表現手法將藝術創作中的形態、意境、精神與個性往往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挖掘“留白”現象中所蘊含的藝術特征與精神內涵,運用到當代中國的設計之中,對中國設計發展的推動作用將具有深遠意義。

一、“留白”現象的理念內涵

“留白”又被稱作“余玉”,在繪畫中就是指在畫紙上留下一片空白。書法上也有類似的手法,被習慣性的稱作“布白”,美學上所說的“計白當黑”中的“計白”也就是留白。[1]“留白”作為中國畫中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手法,往往是作者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提煉安排。在繪畫中運用時,從表象中通過虛實結合、藏露有別的手法,渲染出藝術作品中獨特的意境氛圍,從而給人以無限遐想追溯的空間,可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也會映射自身而有所感悟?!傲舭住爆F象的理念植根于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通常表達的是一種依附于形體之中,卻超越客觀事物存在,向更深層次內涵探尋的境界。正如《道德經》第四十章所言“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在道家哲學思想中,“道”是宇宙初始,萬物和諧氣化的本源?!暗揽傻?,非常道”我們追尋形形色色的物質表象,實則皆源于無象之象的“道”之中。透過無形之道,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在空白之處感悟無窮無盡的哲學內涵?!傲舭住崩砟钫菍Φ兰艺軐W思想的一種延續,透過現象展現事物本質,通過無形之舉表現一種更高層次的存在。因為這種豐富的內含深意,使“留白”的理念手法不止局限于繪畫作品,更運用于各種文學藝術之中。

二、中國藝術中“留白”現象的體現

(一)中國畫中的“留白”?!傲舭住钡谋憩F手法在中國畫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是建立在藝術想象基礎上的一種藝術創造,通過虛實關系、無中生有,對意象造型的美學追求,展示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境界。[2]在中國畫中運用“留白”的手法一方面給予畫面豐富的空間感與層次感,通過虛與實之間的相互結合,又給人以拓展的空間激發無限聯想。另一方面畫面通過“留白”往往展現了不同的意境,通過以形寫神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出畫作的獨有氣韻,抒發出作者不同的情懷。在南宋畫家馬遠的《踏歌圖》中,作品構圖凝練取舍大膽,通過大量的留白展現出遼闊的空間。春雨過后,云霧繚繞,奇峰、樹林、山石、疏柳在云氣之間靈活穿插,整個景象明亮暢快又深遠悠揚。作者對于景物的把握與虛實墨白的安排,把觀眾的視線引向一個不可言喻的曠遠境地。再通過人物、景物的對比相襯,給人以豐富的空間進行無限的遐想。畫作“留白”,使得畫面空靈而寓意深刻,使人通過淺析“留白”現象對現代設計進行思考田景懌(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天津300222)摘要:“留白”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獨特的表達手法。本文通過挖掘“留白”的內涵語義,分析“留白”現象在中國藝術文化中的體現,從而對將“留白”的方式融入現代設計進行思考。提出從設計的形式與內涵中融入“留白”的理念,實現中國當代設計的繁榮。關鍵詞:留白;藝術;設計有身臨其境又留有想象的余地。中國畫中常常使用這一手法,使萬象止于畫中,卻寓意于畫外,氣韻生動,妙不可言。(二)中國詩詞中的“留白”。中國畫中的“留白”妙不可言,而詩詞中的“留白”更是意境深遠。中國古代詩詞中講究“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特色,常常運用“留白”的手法展現出言與意之間微妙而靈動的關系。像是唐代白居易所寫的《琵琶行》,在詩詞初始作者并未敘寫琵琶女的身世背景,而是通過對其或急或緩、如泣如訴的琴聲描繪,去體現琵琶女的命運坎坷。作者通過文字將音律描寫的跌宕起伏九曲回腸,使讀者情不自禁的融入曲中凄楚悲愴的情景,當人們還沉浸在激昂沉重的樂曲中時,琴女曲終收撥,而作者則留下一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贝藭r萬物無聲,唯有江心白月??勺x者的內心早已掀起萬丈波瀾,樂曲雖靜雖止留下一片空白,但是她的情感離愁卻深深扎入詩人心中。只一句“悄無言”,卻給人無盡的思緒,正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以靜襯動,以虛寫實。無言總是詩,而詩詞卻可以超越字面,給人以“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之感。在馬致遠創作的《天凈沙.秋思》中,作者僅用二十八個字符,便展開了一幅深秋日暮羈旅圖。作者抓住“枯藤、老樹、昏鴉、瘦馬…”等意象,用高度凝練的言語渲染出悲緒四溢的氛圍,作者雖未道思鄉念家,可通過悲景已讓人浮想聯翩,更是一句“小橋流水人家”,形成強烈情感沖擊。使讀者不禁聯想這家人正在做什么,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五味雜陳,而自己是否也有同作者一般的心情?雖然詩詞篇幅有限,卻道出游子愿歸不得歸無盡苦楚,更引發大眾共鳴。有限的載體體現無限的空間,這何嘗不是“留白”的深意。(三)中國戲曲中的“留白”。除了繪畫與詩詞,中國戲曲藝術也將“留白”的理念巧妙的運用到作品之中?!疤摂M”作為中國戲劇表演中主要藝術表現方法,在世界劇壇上是獨一無二的。利用程式化的“隱”表達世界的豐富,這是戲劇家探討的重點。[3]在戲曲舞臺的布置中,戲曲藝術往往以三兩件看似簡單實則極具深意的道具,展現出一個或是凄涼或是熱鬧的場景。如由李長春等藝術家表演的京劇《鍘美案》的舞美設計,在最后審訊陳世美的場景中,僅用一個正中而立的案桌與屏風和以此對稱而立的一組“肅靜、回避”牌子,就表現出了一個莊嚴肅穆的朝堂,其余空間不再多做設置,任由觀眾感受與想象,結合各自不同的經歷與認知,仿佛看到了更多的內容,如同親自置身于朝堂之中。用有限的道具描繪了一個無限的場景,這樣以少見多,以空寫實的手法正是“留白”理念的一種體現。不僅是舞美,戲曲藝術的劇本表演也常使用“留白”的手法豐富內容。在越劇《紅樓夢》黛玉進府一幕中,王熙鳳入場時,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三段笑聲之后終露其面。雖然只是臺詞的刻畫,但僅憑借笑聲,觀眾就已經感受到“鳳辣子”的潑辣性格,以及她的不俗地位。以聲襯人寓虛于實,正如“留白”的手法通過虛實的有機結合,激發出觀眾的無限遐想,使觀眾與演員一同走進劇情意趣的深處,展現出戲曲藝術的精妙絕倫。

三、“留白”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留白”的表達手法對于中國傳統藝術具有特殊意義,對于當代設計也同樣帶來深刻影響。通過解讀“留白”現象,感受它形式上虛實隱露所表現出的層次感與想象空間,它內涵中言盡意未窮所體現的深遠寓意,對于今天的設計都可以作為良好的借鑒。像是今日風靡全球的“無印良品”設計,以其簡約明快不加嬌柔造作的設計風格深受廣大群眾追捧,在這種簡約而不簡單的形式中,受眾感受人生之道,頓悟生活之法,以有限的器具開啟人與設計的無限對話與思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將“留白”手法運用到當代設計值得思考。(一)在設計形式中體現“留白”。設計形式中的“留白”最直接的體現在物品的造型之上。密斯•凡德羅曾說過“lessismore”,在設計過程中少即是多,對產品的形態裝飾進行合理的取舍與安排,避免不必要的負擔與添加,這樣往往可以展現物體的真實樣貌,反而體現出設計的獨道之處與產品純粹的語義內涵。不僅是造型,在材料的選擇與運用中,適當的“留白”也有益于設計的持續發展。一方面在材質上“留白”,可以凸出產品用材的本質特征,開啟人與產品最原始的對話,依據材料的特性傳遞出不同的設計語言,呈現出人與物質獨特的交流空間。另一方面在用量與用法上進行“留白”,省卻無需浪費的材料,引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與消費理念,使精簡的材料中體現出循環節能與和諧發展的人類生存的長遠之道。設計改變生活,運用“留白”的理念,能夠將大眾引向更高質量與高層次的生活。(二)在設計內涵中體現“留白”。在現代設計中,許多產品怪誕惡俗,給受眾以墮落空洞的價值導向。也有一些產品充斥這利己主義,以“快餐式”的消費理念帶動大眾盲目消費,去滿足自身并無長久意義的虛榮感與從眾心。設計需要深度與價值,猶如“留白”的理念,通過存與去的手法,空與實的表達,將受眾代入作品物質表象之外的意識深處,從而有所感,有所得。不至于表面,不局限于欣賞把玩,不將產品視為毫無生命的擺設。設計需要“留白”式的思考與頓悟,在創作初始應有自我的理念與正確的抉擇,考量帶給大眾的將是怎樣的價值取向。不著眼于當下利益,而能為社會的推動發展有所貢獻。在有度的世界里,傳達一個無限的空間。在有形的器具中,注入無限的人生思考與精神指引。這樣設計即體現出生命的厚度,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四、結語

“留白”是中國藝術中常見的表達手法,更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所在。將“留白”的理念融入到當代設計之中,在表現形式上要做到取舍得當,拓展更廣泛的空間。在內涵寓意中要實現由表及里,導向更深遠的意境。這樣的設計才會擁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實現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美好理想。

作者:田景懌 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詩佳.中國山水畫中“留白”技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5.

[2]葉德輝,李繼俠.論國畫的留白與產品設計的非裝飾化風格[J].包裝工程,2012,04:121.

[3]賀星臨.“留白”與現代產品設計探索[D].上海:同濟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