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湖綜合性住宅基坑圍護體系設計優化
時間:2022-09-14 09:32:58
導語:臨湖綜合性住宅基坑圍護體系設計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坑圍護是住宅項目施工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維護體系設計及施工質量直接關系著住宅項目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湖畔名邸項目911南地塊樁基及圍護工程為例,在分析項目地質狀況的基礎上,就工程基坑圍護體系的優化設計展開探討,同時指出預制靜壓樁、鉆孔灌注樁和攪拌樁的施工要點,期望能進一步提升住宅項目基坑圍護施工質量,進而為類似工程建設請提供參考。
關鍵詞:住宅項目;基坑圍護;優化;施工要點
0引言
城市化建設背景下,住宅項目建設數量和規模持續增加,其建設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為進一步提升住宅項目建設質量,需科學合理地進行建筑基坑圍護體系設計和施工。然而住宅項目施工中,部分住宅區建設區域地址水文情況略復雜,這給基坑圍護施工帶來較大難度,容易對住宅工程項目整體建設造成影響?;訃o體系設計優化已經成為住宅項目建設施工的關鍵所在。本文結合湖畔名邸項目911南地塊樁基及圍護工程建設情況,就臨湖綜合性花園住宅項目基坑圍護體系設計優化要點展開分析。
1項目概況
湖畔名邸項目911南地塊樁基及圍護工程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建筑物由公寓式辦公樓、排屋住宅和地下車庫組成,工程總建筑面積243440.27m2,其中地上建筑、地下建筑分別為135761.71m2、17678.56m2。地下工程包含了多層建筑地下室、地下機動車庫、高層建筑地下室、地下商業區及人防設施等。項目施工中為確保住宅項目整體結構穩定和整體使用安全,需重點做好基坑項目建設。本項目建設場地臨近湖泊,工程建設單位依據地質情況重點進行維護體系分類和設計優化,并嚴格落實預制靜壓樁、鉆孔灌注樁和攪拌樁施工過程質量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工程建設質量,保證了經濟效益。
2工程地質狀況
地質環境狀況對基坑施工有較大影響,是決定工程基坑圍護體系應用的關鍵要素[1]。本項目建設初期,工程測量人員系統化的進行施工區域地質勘查,勘察報告顯示本項目所處場地地基屬于第四紀河口-濱海相和江海沉積層,所揭露土層深度為75.42m,主要包括飽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沙土等土質類型。這些土質類型又可細分為9個主要土層,自上而下分別包含了填土、濱填土、褐黃~灰黃色黏土、灰色淤泥質黏土夾少量薄層粉砂、褐灰色黏土、暗綠色粉質粘土、灰色砂質粉土、灰分粉質粘土及灰色粉砂等。土質整體承載能力較弱且富水問題突出。
3基坑圍護體系優化
3.1圍護體系分類。項目不同區域的基坑圍護體系有所差異,所用維護體系受建筑結構圍護安全等級的影響。施工中,地下工程分兩層實施,總開挖深度處于5.05~10.30m,地下一層要求圍護安全等級為三級,而地下二層區域的維護等級為二級,環境保護等級為三級。圍護體系中,地下一層采用了重力壩和單排樁圍護結合斜拋撐、水平鋼支撐;地下二層區域,系統采用鉆孔灌注樁圍護結構并通過三軸攪拌樁進行止水施工,同時設置一道混凝土支整體圍護包含支撐體系、止水體系、支撐體系、立柱樁、立柱、加固體系等諸多內容。3.2圍護體系分類。支撐體系采用鉆孔灌注樁、單排裝、重力式攪拌樁進行支撐。鉆孔灌注樁樁包括Φ750×950和850×1050兩種形式,樁身長處于16.50~17.0m;單排樁的規格為Φ600×800,樁長9m;重力式攪拌樁采用雙軸水泥攪拌樁,要求水泥摻量保持在13%,樁身規格為2Φ700×1000,樁間搭接200mm。支撐體系中,地下二層區域與地下一層門架式圍護區域的形式有所差異(見表1)。支撐體系采用混凝土水平支撐,該支撐與第一道支撐共同組成混凝土棧橋。立柱樁設計中采用800樁徑的立柱樁,并將其樁長控制在18m,需注意的是,棧橋下的立柱樁為24m。項目立柱為460×460型鋼格構柱,樁長控控制在9~10m并將其插入灌注樁2.3m。加固體系是本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固區分坑周被動區土體加固和坑內局部深坑加固,坑周被動區土體加固采用2Φ700×1000的雙軸攪拌樁,該樁體坑底以上及以下區域的水泥摻量分別為8%和13%;在坑內局部深坑加固中,樁體形式與坑周被動區土體加固形式一致,要求該樁體水泥摻量保持在13%[2]。
4基坑圍護施工重點
4.1施工準備與測量。工程前期嚴格落實施工準備及測量工作,為工程開展創造有利條件。施工準備中,首先進行施工場地三通一平處理,其次項目管理人員聯合技術人員進行基坑維護體系技術方案的審核、評估和優化,在確保設計方案滿足項目建設要求后,落實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施工人員系統掌握基坑圍護的工藝技術。最后進行施工設備、材料的入場準備并組建專業的施工隊伍和管理隊伍,準備開展建設。工程測量中受建設環境復雜、工程體量大等因素的影響,測量工作困難重重。對此,在開展測量前,先進行工程總平面圖和設計圖紙的學習,確保工程測量人員了解本項目紅線樁位置及坐標,對于施工現場環境及周圍環境有深刻認識。隨后辦理簽證手續,在熟練掌握總圖的基礎上對所標注的坐標進行準確定位,同時計算各結構之間的距離、角度,建設平面控制網,最后結合平面控制網就項目測量點位進行校準復核,并保護重點坐標點。實際測量中,為保證工程測量的精確性,對測量、測距、量具等因素設置以下條件:測角測量采用二回測,要求其誤差不超過5,而在測距過程中使用往返測量方式,測量結果取平均值;最后采用測距儀和鋼尺測量距離,確保各控制點邊長誤差保持在1/10000之內。4.2靜壓樁施工。靜壓樁施工嚴格按照測量放線、探查障礙物、復測樁位、樁基就位、吊裝對位、調整插樁、沉樁、接樁送樁、移機制下樁位的流程進行施工[3]。測量放線現場設置測量點,要求測量基線位于建筑物外側并定期性校正,所側方的樁位進行標記,確保定樁誤差控制在10mm以內。施工過程中先對樁體質量進行檢查,要求樁體無蜂窩、麻面、露筋、裂縫等問題,樁體偏差如表2所示。樁身調運過程中,將繩索套在樁體端部,確保繩索與樁身水平面的夾角保持在45°以上。沉樁時確保樁帽、送樁帽與樁周間隙保持在10mm,同時樁機、樁帽、送樁器、樁身需控制在同一中心上,樁身入土層時要求其垂直度偏差不超過傾斜角正切值的15%,樁體標高允許誤差值控制在-50~50mm范圍內,完成樁體沉放后,立即進行回填,以此來減少臨樁打樁對已沉樁體的影響,確保施工現場安全性。4.3鉆孔灌注樁施工。鉆孔灌注樁是樁基礎施工的重要形式。本項目地下二層區域鉆灌注樁應用較多,所用灌注樁規格為Φ700×1000,將其作為擋土機構,可有效確保地下二層結構的穩定性。施工中嚴格控制鉆孔灌注樁成孔、清孔、鋼筋籠安裝吊方、混凝土澆筑等諸多環境,避免創新樁體傾斜、斷樁、卡管等問題。成孔施工采用GPS-10型鉆機正循環回轉鉆進成孔,鉆進過程確保鉆機定位精準,安裝位置水平、周正、穩固,鉆桿中心與護筒中心的偏差小于5cm。同時利用本身土層進行造漿,并進行泥漿護臂處理。清孔施工采用3PNL型泥漿泵正循環進行清孔,確保工地無沉渣且滿足項目建設要求。鋼筋籠采用現場加工、分節成型的工藝進行生產,鋼筋籠住進間距誤差應控制在±10mm以內,箍筋間距誤差控制在±20mm,鋼筋籠入孔安裝時,要求鋼筋籠保持垂直狀態,整個下沉過程不得碰撞孔壁。完成鋼筋籠下放后,還需進行砼灌注項目的規范施工。鉆孔灌注樁砼灌注采用C30商品砼,要求澆筑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在16~18cm;澆筑時明確導管處于居中位置且整體密封性良好,導管埋入砼中的間距應控制在3~10m,避免發生卡管、埋管問題。當砼標高超出設計標高2.5m時,停止灌漿[4]。4.4攪拌樁施工。攪拌樁施工包含了三軸攪拌樁施工和雙軸攪拌樁施工兩種形式。攪拌樁施工遵循以下要點:其一,嚴格進行工程測量放線并做好溝槽開挖工作,測量放線時應由監理就測量結果進行復核,然后根據基坑圍護邊線,采用0.4m3的設備開挖溝槽;其二,攪拌樁孔位定位管理,該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定位線進行操作,確保單幅墻體搭接的規范性;其三,攪拌樁預攪下沉時,應沿著導向架攪拌,然后切土下沉,整個攪拌過程充分上下攪拌,使得水和水泥漿混合均勻;其三,攪拌樁成樁按照兩噴三攪的工藝進行,噴漿過程中要求鉆頭噴漿攪拌提速保持在0.5m/min以內,而下沉速度控制在1m/min,鉆頭每轉一圈的下沉或提升控制在10~15mm;其四,就攪拌樁質量而言,要求其樁位偏差不超過50mm,同時樁身垂直度誤差應保持在1/200以內,此外樁底標高不超過50mm,樁頂標高不超過+100~-50mm,確保工程攪拌樁施工的規范性,實現基坑的有效維護。
5結束語
基坑維護施工對住宅項目建設質量有較大影響。本文結合湖畔名邸項目911南地塊樁基及圍護工程展開討論,在臨水住宅項目施工中采用預制靜壓樁+鉆孔灌注樁+攪拌樁的圍護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圍護效果。項目建設中,只有結合工程地質基礎環境,進行基坑維護施工體系的合理設計,并規范化的進行施工過程管理,才能有效地提升基坑施工質量,為住宅項目建設創設良好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鐘安德,谷雪冰.深基坑支護技術研究與實踐——以沈陽局調度所改擴建工程為例[J].鐵道勘察,2020,46(2):33-38.
[2]奚家米,陳讓清.軟土超深大基坑分區對稱開挖圍護結構變形及地表沉降實測分析[J].建筑科學,2020,36(3):143-150.
[3]鄭銀忠.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4):40-41.
[4]陳祥僑.臨水調蓄池工程設計方案研究和優化[J].中國市政工程,2019(2):65-67+140.
作者:莊義行 單位:中交上海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施工單位廉政工作承諾書
- 下一篇:區水利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