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設計中古典美元素應用分析
時間:2022-06-15 03:52:48
導語:園林設計中古典美元素應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藝術文化瑰寶中,古典園林造園藝術是其中深厚廣博且傳承久遠的一支,它是藝術文化遺產中歷經風雨而屹立不倒的一尊豐碑,在今天的生活中,它在給我們持續的審美享受的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文化走向、當今的建筑園林設計。探析這些凝結著前人智慧的優秀園林作品,對推動園林文化研究和當下園林建筑設計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由彭軍主編、孫錦編著的《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與表現》一書于2014年7月由天津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編著者系統梳理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史,解析了無數先人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在園林設計領域中注入的心血與智慧,特別是對園林設計中諸多古典美元素應用的研究,是對古典美元素在園林設計中的優秀表現所作的一次檢閱式的探究,讀完此書,筆者擬從以下幾點對這次藝術探究之旅作一下回溯。
一、詩書畫在造園立意上的表現
造園如作畫,所謂“由畫意入園,由園景入畫”。古人作詩作書作畫,講究立意造境,作者認為,古人的這種審美情趣同樣體現在造園藝術中,古典園林中的布局造景處處可見詩、書、畫這三大藝術形式對其的影響,而且古典園林作為一種建筑實體,往往能把這三者的藝術特質非常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古典詩歌種類繁多,無論是溫潤嬌柔的江南詩情,還是豪邁壯闊、雄渾氣息西北邊塞詩,我們都可以從南北園林中找到有相似氣息的園林典范,也不難從園林布景局部對比中發現兩種不同詩境的痕跡。如江南園林中的虹橋流水、曲院風荷,北方園林中恢弘的主體宮殿和靶場。當然,作者敏銳地察覺到,這種建筑布景不僅僅體現對詩歌藝術的模仿,同時也將書、畫中講究的氣勢、寫意、境界、留白都容納其中,甚至是勾、皴、點、染這些具體的筆勢手法,精明的造園藝術家也能將其表現出來,并且體現得恰到好處,具體的觀感效果,作者悉心選取了合適的園林圖片來直觀地展現,此處筆者不再贅述。
二、中國園林與山水畫的依存關系
在總體概述了三大藝術形式對古典園林的設計影響之后,作者進一步細化研究方向,將目光投放到具體的藝術分支對園林設計的滲透影響上。作者透過表象看本質,敏銳地觀察到園林設計藝術對中國山水畫的靈活借鑒,作者認為,這種借鑒并不是淺層次的依樣畫瓢,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見能力,作者將目光深入到古典園林對中國山水畫這種古典藝術形式的創作理論層面,從氣韻、骨法、象形、賦彩、經營位置、位移模寫等貫通虛與實、具體與抽象的多個層面來分析,不可謂不全面且深刻。例如在“骨法用筆”這方面的模仿,作者認為園林設計中的四大要素,即山、水、建筑、植物,造園工作者應當要熟悉各類要素的固有特征、品類、類型,從而恰到好處地設置自己想要的不同物景的質量、體積、虛實和疏密。又如“位移模寫”這一點,作者認為園林設計和繪畫藝術殊途同歸,和繪畫一樣,園林設計一樣要經歷從樸素到精致,這需要造園者有意識地利用自然元素、人文元素,不斷充實改造,以達到自己理想中園林對繪畫藝術最合適的借鑒和模寫。
三、“畫境”與“園境”
很顯然,作者認為,無論是從直觀的視覺上,還是從抽象的境界去體會,園林設計對“中國畫”這一古典審美元素的模仿是最全面、最徹底、最靈活的。探析繪畫藝術與園林設計的融合發展,這也是本書的主體部分,因此,作者在接下來的篇幅中,仍舊將“畫”當做對園林設計影響發展路徑中的主體來研究,不過這次,作者又轉換了角度,將視角聚焦到“畫境”上了。作者認為,從“畫論”到“畫境”,古典園林這一次又做出了突破。
“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傾之,收四時之爛漫?!弊髡呱钪O園林藝術造境的特點,這點與《園冶》這一古典園林藝術經典著作的觀點不謀而合。這里作者列舉了拙政園波形長廊前雨景和倒影樓前雨景來體現,這兩處造景,作者認為正體現了“畫中寓詩情,園林參畫意”這一畫境與園境完美滲透融合的原則,同時,作者指出,這是古典園林設計對古典美元素應用的基礎層次,但也是集大成的完美層次。
綜上所述,本書以詩、書、畫為引導,以“中國畫”為主題,系統解析了中國畫這一古典美學元素對園林設計藝術的滲透和引導,從畫論、畫境等多個方面解析園林設計在這一方面的傳承發展,對相關研究人員和園林藝術工作者來說是一本有很大理論和實踐應用價值的著作。
作者:郭勁夫 單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建筑規劃中風景園林道路設計研究
- 下一篇:低碳風景園林設計營造功能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