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15 11:15:29

導語: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做好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對于實現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先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之后著重探討了市場環境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對策,希望能夠為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進步提供支持。

關鍵詞:市場環境;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環境設計行業在高校教育模式當中的直接體現,其對于培養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在社會環境不斷發展與變化的背景下,其對于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變化,這為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緊緊圍繞市場環境對環境設計人才的需求開展教學活動,以實現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是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一、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現狀分析

從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水平來看,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教學方法與市場需求不相符的情況,這使得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遇到了發展問題,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我們予以重視。

1、學生積極性不高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很多學生對環境藝術設計學習興趣不高,筆者認為導致學生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環境藝術設計學習內容較為復雜,所涉及的知識面廣泛,該學科的復雜性使學生提不起對這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始終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中極易產生疲勞感,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二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以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始終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沒有被充分發揮。

2、過于注重理論教學

環境藝術設計學科對實踐性要求較高,這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隨時掌握市場環境的需求,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出綜合能力較強的設計人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市場環境下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分析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最終目,是使學生能夠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這也是環境藝術教學的主要方向。傳統封閉的辦學模式要徹底改變,要滿足市場環境的需求,要與社會接軌,就要轉變為開放式的辦學模式。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所面向的是經濟建設主戰場,在可持續發展觀與了彩色設計、環保節能理念等方面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探索研究。環境藝術設計屬于一種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傳統教學中單一的學科發展觀要轉變,要朝著學科群方向轉變,將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發展為交叉學科。對于學生的培養方面,也要做出改變,由傳統教學中只重視設計技能和表現技巧的教育,轉變為向綜合型藝術設計教育、環境藝術設計等社會職能方向,進而使得環境藝術設計人才能夠滿足市場多方面的需求,成為一名優秀的專業的設計人才。

2、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專業科學。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學生只在課上學習扎實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配合實踐,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自身的專業技能得到鍛煉和提升,這樣才能夠達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目標。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做出調整和改進,以滿足市場環境下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要將重點放在實踐教學環節,加強環境藝術設計與市場環境的對接,使學生在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后,能夠更多的參與實踐活動,將課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使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設計能力的設計師,否則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將成為無本之木。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中要建立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及,將校內教學與市場需求進行完美對接,加強與企業間的聯系,與企業簽訂協議,建立學生實踐的實習基地。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逐漸的接觸到社會,并了解市場環境和需求,學會與各種客戶如何交流,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增強實踐能力。在基地實踐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會更加的積極主動,通過實踐,環境藝術設計的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建立專業的實訓室,如建筑材料工作室、設計車間、燈光效果實驗室等,將其作為補充學生課堂不論不足的實踐場所,幫助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對學習的內容有更真實的認識。

3、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創新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靈魂,設計就是尋找創新的生活環境、新的設計理念、新的造型符號。校方可以定期開設相關內容的講座,使學生通過聽講座使自身的視野更豐富,聘請高級講師、該領域專家學者,講授最新的設計理論和實踐中的真實案例,提高學生的設計語言能力和設計表達能力。現代設計語言包括現代設計思維方法、現代設計觀念、現代設計表現手法、現代設計理念。簡單來說,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注重技術和理論原理內容的教授,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充分發揮出計算機的輔助設計作用。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充分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學生具備計算機熟練運用的能力,從而更滿足市場環境對新型設計人才的需求。另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拓展教育,提高學生的借鑒、吸納異域文化的能力,在理論教學中以藝術原理發展為基礎,建立可以科學表述出產業發展與藝術設計屬性關系的體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發揮出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環境設計人才培養目標作用,就必須要保證其教學目標與環境行業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標準的一致性,為此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要發揮出自己的教學引導者作用,通過超前的教學觀念、先進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課程的改革,在保證教學目標與環境行業市場人才需求目標一致性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為他們的環境設計專業技能提升創造條件,也為他們未來的環境設計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姚輝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米永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2]王莉莉.市場需求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文藝,2014,1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