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可持續發展分析

時間:2022-08-23 03:45:35

導語:藝術設計可持續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可持續發展分析

摘要:21世紀是人類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但是科技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和資源的挑戰和威脅,因為21世紀最緊迫的問題就是人類的發展與地球環境資源承載力的問題,因此現代藝術設計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點。本文從藝術設計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入手,淺析如何實現設計與發展的平衡問題。

關鍵詞:藝術設計;可持續發展;環境

一直以來關于藝術設計的出發點都是人,以人為中心是一切設計靈感的來源和終點,傳統的設計觀認為只有滿足人類需求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因此出現了滿足人類虛榮心的純金馬桶設計,滿足人類出行需求的汽車和滿足住房需求的高樓大廈……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無止境的向大自然索取資源,并無視資源消耗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以至于到了21世紀的今天,資源和環境問題成為人類的頭等大事,可持續發展的藝術設計理念才正式出現并成為人類關注的焦點。

一、可持續設計思想的提出及內涵

可持續設計,顧名思義就是可持續發展與藝術設計的有機結合,是在生態哲學的指導下著眼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設計理念,在這種設計理念的指導下,任何的設計都不是以利益為出發點,而是把設計作為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的一種元素,通過這種設計理念的改變,以達到社會與人類的和諧相處,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關于可持續設計思想的提出并非一朝一夕,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就在他的作品《為真實世界而設計》中提出了這一概念。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越來越多,能源危機越來越嚴重,在這種資源有限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上來,并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開始體現。

二、可持續設計的具體內容

有別于傳統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可持續設計是在傳統設計的基礎上,將環境和自然資源納入考慮范圍,設計出符合現代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產品,這些產品不以商業價值為唯一目的,相反,可持續設計的理念要求設計師將環保、能耗、質量、壽命等要求列為設計目標,強調設計產品的實用性和可循環性。藝術設計的外延通常包括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等不同方面,但是無論哪一方面的藝術設計都需要結合當前的環境和資源情況。具體來講可持續設計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采用各種低耗能技術。由于地球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我們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能耗問題。近年來人類已經開始在節能降耗方面采取措施,比如減少煤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氣的大力推廣。眾所周知煤炭資源在地球中的儲量有限,燃燒后產生熱和廢物,這樣循環一圈下來資源變成了廢物返回了自然,因此必須減少能耗資源的利用,取而代之采取環保、綠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

2.設計持久可循環利用的產品??沙掷m設計理念的另一重要表現就是設計產品的可持續性和循環利用性。我們知道過去手電筒都是需要用干電池,但是電池一旦用完報廢,不但處理起來浪費資源,而且嚴重污染環境。后來就有人發明了充電電池,這樣不僅一塊電池可以反復利用,降低了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除此之外我們現在提倡廢物再利用。經??梢钥吹綍匣螂娨暪澞恐薪淌诖蠹胰绾螌U物變寶,比如廢棄的筷子經過簡單加工即可變成精美的相框,或者用廢棄的紙盒簡單處理后變成造型獨特的鞋盒…像這樣的循環利用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也更加符合現代人對時尚、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

3.充分利用大自然饋贈的清潔能源。太陽能資源就是大自然的饋贈,利用太陽能資源發明的太陽能熱水器,不僅不會減少地球的自然資源,并且沒有任何污染,是符合現代人類生存需求的清潔能源。此外,利用風能進行發電,利用水能進行發電……所有這些都是充分利用大自然饋贈的清潔能源,都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

三、我國可持續設計的發展前景

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也必須緊跟時代潮流,轉變傳統資源浪費的設計理念,取而代之的是采取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近年來我國在可持續設計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比如我們研發了燃氣的汽車,推行綠色出行方式,再比如我們建造能夠吸收太陽光的玻璃大樓,利用太陽的光能晚上供電……然而這畢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持續設計的理念必須深入人心,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起到人與資源和諧相處的境界。首先,從法律層面加以約束。從長遠發展來看,推行可持續設計理念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到市政建設,小到產品生產,無處不需要政府的立法約束與監督。對那些符合環保標準的生產,政府應予以鼎力支持,相反,對那些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企業,無論給政府帶來多大的效益都必須堅決取締。其次,加大宣傳力度??沙掷m發展事關國家的長治久興和民族的興衰存亡,因此整體自上而下都應該加強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媒體、報紙媒介以及互聯網窗口加強對可持續生活和設計理念的宣傳,讓普通大眾都接受這一良好的生活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從基礎上一點一滴的改變人們的行為,才能在拯救自然拯救我們自身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四、結語

總之,可持續設計理念并非一句口號,它實實在在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并對人類未來的生活產生諸多的影響。在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可持續設計理念的推廣將影響到子孫后代的幸福安康。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作出一份貢獻。

作者:陶文婷 單位:西安高新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何人可.《工業設計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2]黃天芳.《現代科學技術簡明教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3]劉志峰.《綠色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