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研究

時間:2022-09-29 11:10:14

導語: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研究

1藝術設計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

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是當今中國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需要。20世紀末以來,我國各個地方高等院校陸續實行擴招,使人們有更多機會、更廣的途徑走上高等教育的星光大道。與此同時,各民辦院校的興起也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相關調查報道顯示,我國2015年在校學生達37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各類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學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可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迅猛勢頭。高等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養,增強了高等院校之間的競爭意識,暫時減輕了社會就業壓力。其中,藝術設計專業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拼圖。目前,我國2000多所大學中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已經達到1600所。

2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績

經過全國各高等院校多年的開拓發展,藝術設計專業在招生規模、課程編排、教育模式、教學設備、師資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獲得了較大的成績和發展。2.1招生規模逐步擴大。長期的社會和平環境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都使人們對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各高校在優勝劣汰的招生競爭不斷選取自己需要的生源,加大投入教育成本,每年招生規模都呈現上升趨勢。2.2課程編排不斷優化。在課程編排方面不斷探索,努力建設有自身特色的培養計劃。比如,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設立國粹鑒賞課程,從基礎課程抓起,逐級遞升,有規律、有目的的建設適合學生專業性能的課程體系。2.3教育模式不斷改進。建設學生與教師互動的教學模式,如討論式教學、工作室教學、導師制教學、家庭制教學。除了課堂理論授課外,大量增加實踐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學習。在綜合實踐課程中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做出的作品還可以直接參賽,有的在國際賽場取得了優秀成績,如某院校藝術系學生課堂制作的折紙臺燈獲得了國際設計紅點至尊獎。2.4教學設備不斷提升。從教學硬件做起,為學生提供便捷舒適的學習環境,加大對學生教學用品的投資,建立學習區、工作區。比如,一些高等院校建立3D打印實訓中心、模型塑造中心、寫生實訓基地。愉悅的學習環境是保障學生努力創新設計的基礎,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教育實踐的問題。2.5師資力量不斷加強。根據課程建設,引進符合課程需要的、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師,配備適合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師資體系,95%以上的教師都應具有碩士學歷。2.6考評機制不斷完善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的考評,如設立專業督導和學校督導考察制、學生評測系統、教師互評體系。我們在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方面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著生源素質偏低、課程編排專業性不足、師資結構存在缺陷等問題。

3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

3.1生源素質偏低。一些備考學生為了跨入大學校門,利用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特殊性——文化課程要求分數不高,而被動應試。比如,有的藝術專業招收成績設置中理論分和藝術專業分比例為4∶6,且沒有英語分??忌记叭绻碚撜n成績不佳,就突擊藝術應試培訓。這就導致部分生源文化修養不足,理論知識不扎實,學習態度不積極,整體生源素質偏低。3.2課程編排專業性不強。部分院校在課程編排上沒有目的性,對學生沒有專業性的定位。從大眾課程出發,繁多而雜亂、隨意性教學、學生培養水平較低、模仿西方教學等問題,丟失了屬于中國特色的文化設計理念,從而制約了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在我國乃至世界的發展。3.3師資結構存在缺陷。不斷的擴招,盲目的設立藝術設計專業,導致師資教學力量嚴重不足,出現了“一師多帶”現象。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中:碩士學歷的教師多,博士學歷的教師少;年輕教師多,藝術修養深厚的老教師少;講師職稱的教師多,教授職稱的教師少。致使教師無法把核心基礎知識分層次地展現給學生,導致學生灌輸性學習,核心指導偏離。我們必須在高速發展的高等教育面前保持冷靜,清晰地認清在我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根據藝術設計高水平發展的需求,努力探索藝術設計教育規律,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出具有創新、有思維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2]

4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的改進方向與對策

4.1改善招生模式。從根本出發,改善擴招體系,在專業要求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招收符合專業需求、熱愛藝術設計、整體素養高的學生。還要完善藝術設計高考的模式,避免僵化單一的模式,避免突擊型生源的乘虛而入。4.2明確辦學目標及定位。各高校應根據本校的辦學條件、創辦能力、組織架構、教學模式以及規劃發展等因素,結合院校的優勢學科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辦學目標、培養計劃及發展定位,培養特色鮮明的藝術設計人才。4.3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加強學生動手動腦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深入了解理論知識的優良課程。加強綜合實踐類課程的設立,提出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我動手,以團隊為核心共同協作,尊重學生的創意和想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加強設計創新、團隊協作力,培養與社會接軌的、有創新能力的藝術設計人才。4.4加強師資團隊建設。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的保證。高校應該加大投資力度,采取積極措施,建設專業性強的不同門類的教學團隊,提升師資隊伍素質。從實踐操作教師到專業理論教師,從海外歸來的教師到國粹文化教師,從年輕精英教師到學科帶頭人,協同發展,共同進步,一起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教學團隊。

總之,我國的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程,需要教學團隊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建設,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社會廣泛參與為補充,如798藝術區為藝術設計做的標榜。只有這樣,才能推進藝術設計類高等教育不斷地發展進步。認清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各高校共同肩負起社會責任,認真探索學習,努力建設具有特色的藝術設計教育教學體系,從而為社會培養出設計能力強、敢創新、會創新的藝術設計人才。

作者:邵賢 楊正斌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學海.關于西藏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討論[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

[2]尚華楠.對藝術設計教育存在問題的思考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2,148(2):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