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育教學創新思考
時間:2022-04-25 03:19:08
導語:藝術設計教育教學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本科藝術設計教學模式的思考要具有創新思維,但在以往的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中,教學理念過于陳舊、教學模式過于單調,這對學生的知識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本文從職業本科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角度出發,結合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加強職業本科藝術設計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職業本科;藝術設計;創新
一、引言
藝術設計專業所學習的知識點具有較強綜合性,將藝術、自然、人文等融為一體,這就要求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針對學科專業性進行思考,還要體現藝術設計對于社會發展的價值。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職業本科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也不斷引入創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藝術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教育工作者要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培養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創新思維,推動教育改革。
二、職業本科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不斷擴招。隨著國家擴招政策的落實,學校基于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并對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保證人才和市場的匹配。但在快速擴招的過程中,學校往往忽略了對專業的發展,將關注重點轉移到經濟利益上。這樣注重短期經濟利益的行為將導致對專業篩選缺乏嚴格規定,對于學生的基礎和專業素養缺乏衡量標準,導致對創新培養的困難。(二)專業課程缺乏創新。學校的課程不但能體現學校的專業特色,還能體現創新人才的培養方向。但目前學校的課程設置較為陳舊,大部分職業本科缺乏對自己學校特色的認識,缺乏對當地人才需求的考量與分析,盲目開設一些有影響力的課程來招生,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還存在重復的教學內容,這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覺得無趣,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三)教育模式與人才需求不匹配。隨著教育體系改革的推進,職業本科開設的專業與市場人才需求脫節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課程內容的改革速度不斷加快,一些學生在學了專業知識走向社會后,發現所學的知識可能已經落伍。部分職業本科在構建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缺乏對培養目標的界定,難以根據時代要求調整課程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方向,學生難以在社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四)理論教學難以符合創新的要求。藝術設計需要充分地實踐和不斷地探索。目前大部分學校在構建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中,教學思維過于傳統,通常加大理論教育課程的比重,而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難以適應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的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只具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能力,對其未來的職業生涯非常不利。(五)忽視學生創新思維的鍛煉。職業本科藝術設計專業在近年來不斷擴招,學生的藝術基礎大部分較為薄弱,且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技能,通常習慣使用臨摹等方法讓學生專業素養快速提高,但這樣的做法也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其對于自己的想法無法通過藝術表達,也導致學生的作品缺乏個性。
三、職業本科藝術設計教學模式與創新的關系
職業本科藝術設計專業中,要實現專業發展的目標就要思考如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在新的發展階段創新已經成為衡量一個教學任務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從專業發展和學生能力的方向出發,教學模式與創新高度統一。(一)在學生培養方面的統一。教學模式是學校培養學生的途徑,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藝術設計專業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要求學生能夠及時融入到社會之中,滿足社會的需要。在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過程中,要不斷分析創新的價值,并找到創新的途徑,從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二)與教學改革的統一。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職業本科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就要求不斷進行創新。創新作為改革的方向,不僅要應用到教學模式中,還要構建與社會需求相符的創新模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能力發揮的機會。(三)與教學效果的統一。創新作為職業本科教學改革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雖然其被大部分學校重視,但如何實現創新還是很多學校面臨的問題。學生若失去了創新,那么其思維的發展將受限制;教師若失去了創新,那么他的教學模式就會老套,長期的陳舊思維也將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不利影響。在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學校要通過創新的方式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從而促使師生在創新方向保持一致,從而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一)確定專業目標。只有確定專業目標才能明確人才的培養方向,才能構建出良好的教學模式。從前文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單一且模糊教學目標已經嚴重影響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因此在專業目標確定的過程中,學校要根據專業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從而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發揮其主動性提供保障。(二)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構建離不開對教學方法的思考,教學方法決定師生關系的形成。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對教學方法創新已經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根據專業的具體情況創建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學校追求的目標。在職業本科專業教師對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創新的目標與方向有所掌握,注重規劃性。其次,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利用教師的優勢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要注意師生關系的平衡,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與學生平等的地位,進而為學生的學習氛圍構建創造基礎。(三)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藝術設計專業相對其他專業而言,更加體現學生的個性。職業本科在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因材施教,結合創新思維的培養要求,對人才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在專業目標設定的過程中,要將人才的個性作為其發展潛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在教學方式選擇上,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給予充分的包容,讓學生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去創造,從而設計出具有風格的藝術作品;在專業實踐過程中,要組織學生參加創意設計大賽,讓學生展現自己的設計理念,并通過和其他作品的競爭不斷成長。(四)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課程是構建教學模式的重要載體,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與發展。課程設置是否合理,不僅是教學模式是否科學的判斷標準,也是專業是否滿足市場要求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社會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對于藝術設計的質量也不斷提高,職業本科應該立足于課程的結構,不斷重視學生的實踐,保證人才培養與市場相接軌。在教學實踐中,學校要均衡理論學習和實踐的比重,幫助學生打好理論基礎并讓其充分融入到實踐中,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五)滲透生活化教育理念。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中,教師要對生活理念的滲透加以重視,用生活中的素材和事物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例如在平面設計的課程中,教師通過常見的設計元素,讓學生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來構建出視覺效果良好的作品,讓學生融入到生活之中,在體驗生活的同時提高藝術水平。(六)對教學評價模式創新。教學評價模式創新是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內容。職業本科藝術設計專業要根據學生發展的具體要求,對專業領域適當拓寬,設計出能夠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在評價體系中得到認可,并突破傳統的評價模式,充分提高創新能力。評價模式的創新要求學校制定多元化評價標準,使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進行測評,促進學生的發展。(七)堅持市場導向原則。職業本科藝術教育的市場導向性很強,人才的培養只有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落伍。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信息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學校要利用教師團隊的專業性,研究學生融入市場的模式;另外學校要通過和企業的合作,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與進步。
五、結語
在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本科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要不斷創新,將人才的思維創新作為教學模式創新的主要目標,從各個維度入手,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于娜.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J].工業設計,2017(5):60.
[2]楊力融.藝術設計教學中創造性思維重要性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7(5):97-98.
[3]王玉花.藝術設計教學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J].藝術評鑒,2016(22):66-67.
[4]祝靜思.藝術設計教學模式與創新思維培養[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5):411-412.
作者:寧悅 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 上一篇:人地互動性理論景觀設計分析
- 下一篇:林業苗圃蔭棚育苗技術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