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思維導入思路
時間:2022-06-25 11:23:49
導語: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思維導入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剛入學學生如何快速適應大學項目教學所提出的設計思維導入課程進行了研究。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現有學生能力狀況,從不同層面開展教學研究嘗試,設置不同模塊的課程并探索建立了一套思維導入課程體系,可為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設計思維;導入課程
1引言
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對其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內容及其未來行業的發展所需求的能力并不明確清晰。同時高中應試學習方法習慣于在被動灌輸學習,一下難以良好地適應大學以任務為導向的專業項目制教學方式。對于藝術設計類專業跨界性強,形式多元,更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學習、調查、分析判斷、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及專業學習。
2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學生能力現狀
2.1空間思維能力較弱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工作領域的工作崗位,都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作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更著重于設計相關的能力培養,那么空間的思維與表達成為進入此行業,深入學習各類型商業空間、居住空間等設計項目的基礎能力。但目前,剛入學的新生似乎受到應試教育時代的影響,缺乏主動性、想象力??臻g思維是決定于他們項目設計學習成效的關鍵基礎。
2.2調研分析能力缺乏
藝術設計是將形式美感應用于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設計中,使之不但具有美感,還具有實用功能。藝術設計是為人服務的,是解決人們生活中現實使用問題,從而讓生活更美好。大到空間環境,小到衣食住行,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所以作為此行業的從業者,需要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在現實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才能創造好的設計。但從眾多生活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對其綜合的整理與分析判斷,這是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所沒有過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這也是進入項目設計工作的基本能力素質。
2.3現有高職針對藝術設計基礎設置系統性不夠
以湖北省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為例,在高職三年專業教學中,實際只有兩年半在校時間,公共基礎課與公選素質課就超過了整個培養課時的25%,其中除了思政類和語言基礎類只占到10%左右,在國內大學體系公共課里,相關的職業指導,寫作等課程占到近15%,例如“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現代信息技術”“寫作”等大多與專業聯系不緊密,沒有針對與專業銜接的訓練環節,不能直接的指導和運用到各專業學習實踐中,更不能直接影響和引導學生如何進入專業學習中。
3思維導入課程的思路
據調研,在國外歐洲教學體系中,分別針對在小學、中學、大學階段而專門設置學習方法課程,在大學階段通常稱為level3課程,此課程設置在第一學期,目的是為進入大學專業學習,指導學生研究報告、論文寫作、職業生涯指導等。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基礎通用能力培養,應根據其專業特性,在培養方案制定時,根據藝術設計專業邏輯體系構建。充分調研和分析各設計專業共同性,總結并提煉其共同的基本能力,將其構建導入課程,來銜接接下來的專業項目課程,使初入大學學生的思維轉和能力的轉變。同時為在高年級專業的跨界能力打下基礎。
3.1思維導入課程體系目的。
“導入”含義即一“導”二“入”。“導”就是引導思維,“入”就是帶入學習。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思維導入課程是為學科開展的實際項目教學活動之前的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喚醒,思維方式的建立。從每一堂專業課出發,導入是老師將本項目課程的主題帶入,創造氛圍,營造情境,激發興趣,新舊銜接,啟發說明,從而創造和調動學習者的主動與積極性。從專業培養角度來看,導入是作為培養某一個學科的課程體系,打的思維構架基礎,學習方法的準備,并形成層層遞進、啟發、銜接的教學環節,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4導入課程體系的方案
4.1導入課程的理論內涵模塊
藝術設計課程導入體系的內涵分為:自我認知模塊與專業思維模塊。自我認知模塊包括人與人基本溝通、團隊合作、社會及專業認知等方面訓練。專業思維模塊分為視覺美學的建立與空間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這兩大模塊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導入每個課程里都注重兩個模塊的訓練。
4.2授課及訓練方式
授課方式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方式,以實際調研結合專業講座及理論自學、成果匯報的方式來進行。自主探究和協同合作是導入課程區別于以往高中學習的巨大轉變。課程項目復雜程度越高,要求學生協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此過程中培養和建立學生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從而達到團隊最大的工作效率。對于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有專業知識能力,更需要有與其他成員協調合作的能力,這是未來踏入職場的重要核心能力。
4.3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思維導入課程
從專業知識內容設置:視覺藝術表達基礎、空間構成設計、城市調研與分析三門導入課程。視覺藝術表達基礎導入課程,是解決剛進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問題,培養他們正確的鑒賞能力及收集素材再整理創作的綜合能力。此導入項目使學生改變以前以真實為表現前提的、單向度地依據客觀表達來進行視覺形態表達的造型觀念,建立以寫生觀察手段為依據,從不同角度與層面你觀察和分析事物的多樣性的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關注點、線、面、色彩、肌理、材料等視覺元素及不同組合形式,并運用不同媒介工具強化畫面空間的平面化意識。使學生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今后的應用設計學習打下思維及審美基礎??臻g構成設計導入課程,是建立學生空間設計概念以及對造型的把握能力,從訓練空間感知出發,從而認識基本的空間概念,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錯覺所營造成的空間印象為依據,為后續與三維空間造型設計相關的課程建設計思維基礎。并在通過講授組建空間結構,營造空間形態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從形式美的角度進行空間形態的意念創造,讓學生更易于理解空間塑造的方式方法。同時訓練學生二維與三維的思維圖像轉化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從而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習打下綜合藝術素質修養和思維能力基礎。城市調研與分析導入課程,是培養學生城市調研與材料分析能力。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城市規劃與人文相關知識和歷史背景;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素材收集、分類整理、總結判斷等分析方法。為之后設計項目訓練課程能準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設計定位提供能力基礎。
5思維導入課程體系的應用價值
大學教育不只是傳授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和培養人的一種習慣,一種學習的能力與思維,去挖掘研究的各種事件或現象中多重的全新的意義,而達到一種可持續的學習及向上的能力。而設計類學科更是對事物探求新的意義,質疑舊的觀念,并不斷挑戰自我,不斷開拓創新。而這個也是一個最具專業價值、最有人性、并富有人文關懷的教育過程。(1)彌補高職院校在專業人才培養時,只側重知識和技能傳授,忽視對學生職業能力及長久的學習能力的引導和訓練。(2)改變學生還沿用應試教育的學習方式,從而讓學生找到自我認知與定位、自我評價、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同時注重溝通與團隊合作。(3)設計調查分析能力培養,能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現有的教學和社會公共資源的能力,同時訓練多元綜合的思維方式,了解如何調研及撰寫報告,為后面專業學習打下基礎。為跨專業與領域的提升做準備。(4)專業項目導入課程的設置,可打通專業知識教學方式局限,用跨界思維及方式開展課程設置。能夠提高專業學習效率,可以高效利用教學資源,為創新教學方式提供更多拓展的教學創新實驗平臺,此導入課程也可輻射到其它專業,提升整體培養人才的效率和水平。(5)導入課程的教學系列設置,也可以促進傳統教學思維及管理方法變革,運用靈活多元的動態管理方式激勵老師的教學積極性。
6結語
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學科開展的思維導入課程,可以讓學生明確三年的專業學習方向和初步構建專業思維框架,并打通傳統專業知識教學方式局限,用跨界思維及方式組建能力體系,讓進入大學的學生快速找到專業學習的方法及路徑,為后面的專業深入學習和實踐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英國創新創業教育更值得中國學習[EB/OL].[2016-06-14].
[2]雪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地域文化的滲入分析[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0(9).
[3]胡發仲.學習遷移理論在設計藝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為例[J].教育觀察,2020(4).
作者:梁俊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實驗教學在藝術設計的運用
- 下一篇: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設計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