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教學論文:人物妝扮造型設計教程革新體會
時間:2022-02-09 01:35:46
導語:設計教學論文:人物妝扮造型設計教程革新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者:曹鷺單位:海南省三亞學院藝術分院
強化理論基礎,提高文化素養
人物化妝造型設計是一項技術“活”,但是在技巧的背后是理論的依托和文化的素養的積累和沉淀。因此,教師在重點對學生的技巧進行訓練和指導的同時,對學生的理論和文化教育卻也不能放松。
1.樹立新的課程觀。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解釋者和忠實的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在教學中要注重書本向實際生活回歸、向學生經驗回歸。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師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滲透的理念,結合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報刊、雜志、網絡、多媒體資源,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2.注重人文藝術知識的融入。人物化妝造型不僅僅考量的是化造師的技巧,同樣更多的是考量對造型師妝面整體設計的駕馭能力,而這種能力更多的是人文藝術素養的積累。比如參與一場舞臺劇的化妝工作,如果對角色人物的理解出現偏差,那么通過妝面所反映的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生活閱歷乃至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動就都會出現偏差,而這種能力就來自于文學藝術素養。因此,在教授《人物化妝造型設計課程》中,應當加入人文知識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3.化繁為簡,強化學生的理論基礎。理論基礎課程的授課通常比較枯燥,而且單向“灌耳音”式的教學方式也會令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進行《人物化妝造型設計》課程的理論授課時,易采用化繁為簡的教學方式,簡明扼要地梳理出知識體系,堅持從整體到局部的思路了,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關于新教改下如何授課的幾點思考
新教改之后的教學更加注重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與實踐創新的教學方式,但新教改也并不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全盤否定,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并沒有變,只是為了適應現在學生的特點,在教學的方式上采取更加靈活、更加平等、更加注重創造力的教學方式。
1.不要為“活躍”而“活躍”。“寓教于樂”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同樣在新教改中,也更強調“快樂學習”。但是“教”的目的是“育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活躍的課堂氣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切忌為了追究形式上的活躍而活躍,從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實質。長此以往,對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正確學習態度的樹立都是非常不利的。
2.知識要讓學生終身受用。即所傳授的知識不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是否“適應終身學習”來衡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就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不僅要讓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方便學生們實際應用。另一方面,通過直觀地向學生傳遞所學知識對學生終身受益的價值,來激發學生刻苦學習的原動力,并逐步養成“終身學習、終身思考、終身受用”的良好習慣。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是持久保持學生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的方法和不竭的源泉。因此,從長遠看,引導、教育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動力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傳授學生的知識其實很有限,積累更多的知識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作為高校教師,在如何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如何幫助學生搭建更為科學的知識體系,如何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方面應該給予更多的思考。
4.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邏輯、形象等思維能力是學生能力的重要組成方式和具體的體現。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們去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
總之,新教改的關鍵就是要從原有的強制性知識灌輸的教育方式,向著注重思維培養和實踐經驗的方式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在授課內容的剪裁、知識結構的重組、教學手段的選擇上面擁有更高的駕馭能力,這也需要每一名從事高等教育的老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