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裝領部造型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18 03:44:14
導語:女裝領部造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無領式造型設計
傳統的無領造型因沒有領片,而根據下領圍線的形狀對無領造型進行命名,如“V”字領、“一”字領、“口”字領等[7].此類領型除沒有領片外,主要的特點是頸部四周較為單調,當除去面料顏色和質感等因素后,從純造型美感的角度看,其造型極易偏向于生硬的視覺效果,因此,為提高無領式造型設計的效果和設計的靈活度,可重點對領下的造型進行設計,以此來映襯領形線的美感.如圖1所示,a、b、c三款服裝領部均屬無領式造型,(a)款接近于“V”字領,但由于其領口略微的不對稱和領下的褶皺造型相結合,使領部的造型效果極為生動和飄逸,a款整體的造型風格屬于偏中性化的職業裝風格,而因生動的領部造型,使其服裝的整體造型風格兼具干練和柔美的效果;(b)款服裝的領部接近于“口”字領,但由于其領圍的一半線條與肩部的裝飾片相連,使無領的造型形成了小立領的視錯覺,該造型設計模糊了人體頸部與肩部的視覺區域,使得頸部四周去掉了無領式造型的生硬效果,另外,其領下的裝飾褶上邊緣形狀亦形成了無領式造型的另一部分,其作用是模糊了頸部與胸部的視覺區域,使無領式造型更生動的同時,也使得胸部造型產生更為豐滿的視覺效果,b款的設計方法充分應用了頸部的四周造型,使其與頸部的視覺區域形成關聯性,如此便可大大提高無領式造型的整體效果;(c)款的領部屬于對稱式合體無領造型,其領圍線的基本形狀與常規性的無領造型形相似,但其整體的領部造型應用了扭曲視錯覺原理,由領部四周的裝飾性褶線形成向頸部匯集的線條組合,易形成頸部縮小和胸部向外膨脹的視錯覺,同時,該設計方法又容易使服裝的整體效果顯得更為隆重與端莊.因此,無領式造型要充分應用領下線四周的造型,使其與領部形成造型上的關聯性,如此便可達到豐富領線輪廓和提高整體造型美感的目的.
2立領造型案例
2.1立領的層次與肌理設計
常規性的立領造型是簡單的襯衫領座形狀,如旗袍和學生裝的立領,其造型變化的弧度非常小,以至于在造型上領寬、領高等因素幾乎被固化,形成人們印象中固有的立領印象[8],而在造型設計的層面上,“立領”應被定義為“立著的領片造型”,在符號人體穿著功能性前提下,不應對領寬、領高、領片數量及領片形狀有任何限制.立領案例Ⅰ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a)~(d)4款服裝的領部均屬于立領造型,(a)款的領部是常規性立領造型,領寬和領高進行擴大的設計,中間扣位的設計增加了立領的不均衡美感,整體的領片造型類似于戶外運動裝中的擋風片,領部造型在顯得端莊的同時又增加了冬裝保暖的功能性;(a)款是常規性立領在造型手法上的細微變化,而(b)款則是在(a)款的基礎上遞進了一步,(b)款的領部屬于雙層式立領造型,內層的立領接近于常規的立領造型,在功能性上接近于常規性立領對頸部的抱合程度,其外層的立領造型屬于裝飾性領片,主要起到裝飾的作用,使其整體的領部造型更有層次感;(c)款領部造型的基本形態亦屬于常規性的立領造型,但其由整圈的肌理形成的領片使領部顯得非常厚重,其造型屬于非常隆重的裝飾風格,由于領部造型線條的密集感,使得領部成為整體造型的視覺中心,同時,其性能上的作用與(a)款相似,且更為增加了冬裝保暖的作用;(d)款以領部造型的領片屬于常規性立領造型的變形設計,僅在領寬與領高上有變化,而其主要的造型特點是前領中部位的肌理設計,即平面領片與立體領片的結合,在造型設計手法上更為豐富,雖然,其領部所占的面積較小,但因其在肌理搭配上形成的造型效果更富有層次感,使得領部的設計厚重且精致.在立領的造型設計中,豐富立領的造型和提高形式美感的遞進方法分別是:擴大領面面積、增加領片的層次、以肌理代替領面以及片狀領面和肌理的結合,這四種方法的應用,視領部在服裝整體造型中視覺比例的重要程度而定,當服裝整體造型越復雜時,領部的造型應趨向于更為簡單的設計方式,而當服裝整體造型越簡單時,領部的造型則應趨向于更為復雜的設計方式.
2.2立領的視覺區域模糊化設計
圖2的設計案例主要針對在頸部區域的立領設計,另外,可以應用立領的基本形態,在造型設計上對頸部、肩部和胸部的視覺區域進行模糊化設計,使立領造型風格有更加多樣化的視覺趣味.立領案例Ⅱ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a)~(c)三款的領部都屬于立領造型,但它們都不同于常規性的立領形態,皆沒有形成完全向頸部抱合的結構特點,而是不同程度地向頸部的周邊區域擴張,(a)款的立領與肩部朝下的裝飾性翻領形成一個特殊的領部造型,由于其兩部分領片造型的彎曲方向,使得領部區域的造型將視覺重心引向胸部中間,這種設計手法起到了模糊領部與胸部視覺區域的作用;(b)款的立領造型使得肩部的區域被壓縮,領片向兩肩方向的延伸產生了肩寬縮小的視錯覺,服裝的整體造型因領部的設計顯得精致與秀氣;(c)款立領的領片造型雖然簡單,且周圍并無密集性造型相映襯,但其領片所處的位置相當微妙,頸部附近接近常規性的立領,而領片的下方位于胸上圍的位置,同時,領片的造型將肩部割裂成較小的面積,使得領片形成了類似小坎肩的視錯覺,而將頸部、肩部和胸部的視覺中心匯集在一起,因此,可利用模糊視覺區域的設計手法來提高立領造型設計的靈活度,當立領與其它區域形成視覺上的高度關聯性時,可利用立領造型的延伸感,形成縮小肩寬和擴大胸部的視錯覺效果,從而達到提高領部和服裝整體造型美感的目的.
3翻領造型案例
3.1翻領的裝飾性與功能性設計
翻領指的是領片可以翻折的領子[9],常規性的翻領造型通常根據其翻折領面的面積大小來命名[10],如在面積上接近襯衫領型的翻領稱為小翻領,在面積上接近翻駁領的翻領稱為大翻領,正是由于這種較為簡單的命名方式使得翻領造型的設計思維過于僵化,缺乏創意,常規性翻領造型的另一特點是對稱式關門領結構,領部的前中線處大都以紐扣和拉鏈作閉合造型,因此,欲提高翻領的造型設計靈活度,須先改變翻領基本的結構形式美感.翻領案例Ⅰ如圖4所示,(a)~(c)3款均是翻領造型,但它們的領部閉合形式皆與常規性翻領造型有所區別,(a)款的領片造型與基本的翻領相似,但其領片沒有閉合的結構,閉合點在門襟的頂端,使得領片的裝飾功能更為突顯;(b)款領片的特點在于與上領圍部位的間距,使領片在視覺上與閉合區域明顯隔開,與(a)款的領部造型相比,裝飾感更為突出;(c)款的領部有明顯的閉合功能,但其閉合處的不對稱性及營造的特殊門襟造型,使得領部為服裝整體造型的視覺中心,同時,領部的閉合造型使服裝的整體造型效果顯得端莊.在翻領的造型設計中,領片在領部造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以裝飾為主,還是以功能為主,這取決于領片是否具有承受拉力的閉合點,以及與門襟閉合點的距離大小,當領片上沒有閉合點時,領片與門襟的距離越遠,領部的裝飾性越明顯;當以領片為閉合支點時,可應用肩部和衣身上的裝飾線來輔助領部的造型,用來平衡領部作為閉合支點而產生的不均衡感.
3.2翻領的翻折形式設計
圖4的案例主要針對翻領的閉合形式進行的造型分析,而翻領的翻折形式亦是涉及的重點.翻領案例Ⅱ如圖5所示,圖5(a),(b)兩款的翻領造型與常規性的翻領在整體造型效果上有較大的差異,具有更高的創意和形式美感.對頸部抱合度較高的翻領在領面面積越大時,領面與領座之間的間距越大,越容易使領面產生不平整的褶皺,因此對頸部抱合度較高的大翻領較難形成結構上的可行性,而(a)款的領部造型恰是利用大領面形成的不平整的褶皺與紙樣的放褶量相結合,形成裝飾性的褶皺,使其領片翻折后產生的特殊規整狀態成為領部的造型特點,領片的輪廓下方邊緣線形成類似于領圍分割線的視錯覺;另外,以肌理設計代替翻折后的領面,可使領部的整體造型更趨于向頸部抱合的狀態,并且可利用領面的外輪廓造型做各種視錯覺設計;(b)款領部造型的特點是領片的多層翻折狀態,領面的平面寬度是領座高度的6倍,若沒有特殊的領面造型處理,如此大的領面寬度不具備領部結構的可行性,而(b)款的領部共作了3層翻折處理,大的領面與領座為1層翻折,然后又將大領面做2層翻折,形成翻領與垂領相結合的造型;與常規翻領造型相比,(b)款領片雖是對稱形式,但領片的造型屬于相對不規則形狀,領片的前下領圍脫離了衣片上的領圍線,使翻領的視覺區域擴大了,因造型密集和面積較大而成為服裝整體造型的視覺中心.
4駁領造型案例
4.1駁領造型面積設計
駁領主要指西裝的領子,在結構上一般由上領和下領兩部分組成,由同一條翻折線形成穿著時的領部轉折面[11].現今駁領的造型主要應用于職業裝的設計中,因職業裝穿著場所強調的嚴肅感使得駁領的造型變化幅度非常小.近年來由于國際時尚趨勢的影響,職業裝的造型出現了休閑化風格,其穿著的場合亦不限于單一的工作場所,許多時尚職業裝同時適用于工作與休閑場合,在體現端莊和干練的同時亦強調優雅時尚的氣質[12],在職業裝造型的時尚化中,領部的造型是至關重要的.駁領從與門襟的結構關系上可分為連襟式駁領和脫襟式駁領.連襟式駁領即領片與門襟在衣片結構上是相連的狀態,領口大都呈“V”字形,脫襟式駁領即領片與門襟在衣片結構上是分離的狀況,領口大都呈“U”字形,如圖6所示,圖6(a)款屬于脫襟式駁領,(b)款與(c)款屬于連襟式駁領,(a)款領片造型與“青果領”相似,此類較為簡單的領片造型可通過外輪廓的線形變化,達到提高領部整體造型和時尚感的設計目的,如(b)款的領片是由(a)款領片外輪廓基礎上的曲線形狀變化而成,雖然造型變化所占的面積不大,但領片造型的不均衡美感大大提高,(c)款的領片是(b)款領片的縮小版,在造型效果更為精致的同時亦增加了胸部區域設計的靈活度.脫襟式駁領由于領口面積較大,極易形成向外翻口的狀態,為平衡整體的造型美感,領面的外輪廓適宜較規整的造型,以使領面和胸部造型處于較平整的狀態;由于連襟式駁領的領口線條較為挺拔,領口造型與脫襟式相比較為生硬,因此,領面的外輪廓線條適宜作局部的不規則設計,平衡領部的整體美感.
4.2駁領的層次設計
圖7是在常規性駁領基礎上進行的層次設計案例,常規性的駁領造型較為嚴肅和莊重,而在職業裝休閑化的風潮中,通過增加領部造型的層次感來達到裝飾目的設計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時尚職業女性所青睞.圖7中的(a)款領部是一常規性的槍駁領,(b)款和(c)款是在(a)款領部基礎上作的層次設計.(b)款是在(a)款基礎上的上領層次疊加,由于上領的造型面積較小,其疊加的層次效果對槍駁領整體造型風格的影響并不明顯,僅是增加了較小的裝飾效果;(c)款是在(a)款基礎上的下領層次疊加,由于下領的造型面積較大,其領片的外輪廓線長度明顯大于上領在正面的外輪廓線長度,疊加后的整體領部裝飾效果也明顯優于(b)款,領部的造型風格亦更趨向于休閑化的風格;(d)款是在對于(a)款下領進行疊加的同時,對外層下領的造型作了微小程度的變化設計,由于雙層下領輪廓線的差異,使得(d)款的領部造型風格與(a)款產生很大的差異,領部在服裝整體造型中的面積擴大,使得造型更為密集和富有變化,而成為明顯的視覺中心.因此,在駁領造型中增加層次的設計方式極易達到改變領部整體造型效果的目的,造型效果的改變程度則取決于疊加的層次面積大小和疊加后輪廓線的差異程度.
5結論
(1)在無領式造型中,要充分應用頸部四周的造型,將領下線與肩部或胸部在造型上形成關聯性,使領部單一線形造型形成不均衡式、層疊階梯式和向外發散式的各種造型,以達到提高設計靈活度的目的.(2)在立領式造型中,可以通過擴大領片的面積、打破領片造型的均衡形式、增加領片的層次以及對領片進行肌理設計等方式提高立領的裝飾美感,在同一領部中可通過隔斷局部造型來區分或兼并設計目的上的裝飾性與功能性;應用視錯覺規律將立領造型與肩部和胸部的視覺區域進行模糊化設計,可以形成縮小肩寬和胸部向外膨脹的視錯覺效果.(3)在翻領式造型中,領片是否具有結構上的閉合功能與領片所起到的裝飾作用有緊密的關系,當以門襟為閉合支點時,領片與門襟的距離越遠,領部的裝飾性越明顯;當以領片為閉合支點時,可應用肩部和衣身上的裝飾線來輔助領部的造型,以使平衡領部作為閉合支點而產生不均衡感;另外,翻折后的領面形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造型設計的創意程度和形式美感,可應用肌理設計、不對稱方式以及擴大領面覆蓋面積等方法豐富領面的最終造型.(4)在駁領式造型中,領面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受領口線形態的影響,脫襟式駁領的領口線較易形成向外膨脹的狀態,為使領面和胸部造型處于挺拔和平整的狀態,領面的外輪廓適宜作較為規整和對稱的造型設計形式;連襟式駁領的領口線條在結構上屬于直線的形式,其最終的立體狀態較為生硬,領面的外輪廓適宜作較不規整的造型設計形式,以提高領部的整體造型美感;另外,在駁領造型中增加層次設計可使職業裝產生休閑化的風格,領部層疊造型面積的大小和層疊輪廓線的差異程度決定了駁領最終的造型風格.
作者:肖立志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 上一篇:民族容器造型設計論文
- 下一篇:漆藝立體造型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