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立體造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11 03:27:24

導語:服裝立體造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立體造型設計論文

一、了解美的知識、認識美的形態

造型呈現美的形態豐富多彩,如自然美、生活美、人體美等,把各種美的形態豐富于服裝立體造型之中,要感知其中的美,必須把構思轉化為具象形象。所謂具象形象,就是從大自然中通過觀察、寫生和變形,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解和重新組合,使形象更簡練、完善,增加裝飾效果。如學生梁肖一設計的作品《暢》運用了白墻灰瓦的色彩等元素,由上向下點綴流暢,元素運用有稀有密、上下呼應,使欣賞者立即能聯想到江南水鄉婉轉、優美的意境。因此,聯想便于觸動學生的細膩情思,使美感豐富活躍,使作品更富感染力,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充實和美化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所以,教學生多細心觀察生活,要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養分、收集素材,不斷了解美、認識美的形態,不斷提高鑒賞水平是學習的根本。

二、在服裝造型中創造美的形象

服裝立體造型是美的創造,必須賦予其美的形象,使欣賞者感到可愛并具有感染力、生命力。美的形象中蘊含著人的本質,而人類最珍貴的特性就是自由創造。哪里出現了自由創造,哪里就會出現美,并在美的作品中顯現人類的強大力量。立體造型過程是一種自由創造,正是這種創造可以賦予服裝美的生命。

(一)服裝造型要具有獨創性

獨創性是一種珍貴的藝術品質,可以說,沒有獨創就沒有藝術美,獨創性也是造型的生命。純粹的藝術更是如此。時裝舞臺上的每一個服裝款式,都在獨到的創意基礎上得到展示,即使是題材相同、主題相同、手法相同,也會體現出不同的獨創性。在服裝造型過程中,通過借鑒對優秀作品的變造很常見,即使是大師級的服裝設計,其案頭上也擺滿了優秀作品圖集,有的設計師還專門到市井和人群中去觀察體味,借鑒那些新潮著裝的款樣,展開自己的系列創作,這種對優秀作品的借鑒與依據市場流行規律的構思與刻意模仿不同,服裝藝術的美是在整個系統工程中表現出來的。從表面上看,設計好像是東拉西扯的參考資料,實質上,優秀的作品往往是設計師對系統要素做了重新的構成和創作。任何藝術作品,切忌模式刻板,千篇一律,否則就失去作品的審美價值。

(二)對比造型藝術中的魅力

對比作為藝術的表現手法,是藝術作品審美創造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特征是使具有明顯差異的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構成關系,運用對比手法便于顯示和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強調藝術效果和藝術感染力,同時通過對比欣賞,注意力被吸引到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如學生董天巖的設計作品《韻》就運用了大小扇子對比元素,特點是作品的整個上下身都以大小扇面旋轉構成,使作品整體效果表現一種大氣、時尚的美,生動活潑,內容充實,設計者在對比、視覺上使得這一作品獲得節奏感和美感。對此,在造型中產生的效果就是變化,如果一件作品缺少變化,在形象上就會使人感到平淡、枯燥無味,而變化過多、對比過于強烈,也會使觀賞者眼花繚亂,失去造型藝術的魅力。所以,對比關系中的基本要素就是要注意處理好局部之間的聯系,從而使整個作品顯得和諧一致。

三、教學講評中的設計美體驗

服裝造型設計必須把審美情感賦予對生活的獨特審美感受之中,再經過自己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理想概括提煉,凝聚在服裝立體造型之中,這才能體現造型設計的完整與主體性。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停在對象的形式和現象上,要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其形象內涵,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造型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在學生相互講評前,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發現,及時捕捉造型美,要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講評中,親身體味創作的美,只有引導學生做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索,才能在教學中抓住典型作品,進行分析、講解,最終進入審美的意境。意境能引起欣賞者強烈的美感,能喚起學生自由想象,讓他們自然而然地認識美、體驗美。服裝立體造型是美的創作,但很難盡善盡美,因而對學生不能求全責備,對學生表現出的創作熱情和創作精神要加倍珍惜,多鼓勵,讓他們多用腦去想,用心去做,使學生既能創作出美的作品,又能受到美的陶冶,從而提高學生的創作情趣。

總之,服裝立體造型設計特別要與審美實踐相結合,普通的美學有些抽象,在學習時應多與自己或他人欣賞評價服裝實踐活動相結合,注意相互作用與滲透,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在欣賞體驗中激發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藝術創作才會生動活潑。

作者:劉蘭單位:遼寧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