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下造型語言及應用研究

時間:2022-10-16 04:49:27

導語:藝術設計下造型語言及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下造型語言及應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造型語言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藝術設計語境下造型語言概念的界定、基本要素的分析,以及對造型語言在設計應用中應遵循的原則進行研究,從而在造型藝術形式語言的源頭找到藝術設計創作的方法和路徑。關于造型語言應用的理論研究結果對藝術設計創作和設計教學有直接的實踐指導意義,將有助于藝術設計教育者從基礎做起,培養學生掌握駕馭造型藝術形式語言的能力,有助于設計師從基礎語言入手進行設計實踐,審視設計作品,也可以豐富現有造型語言研究理論體系,為藝術設計實踐和藝術設計教育提供探索空間及理論支撐。

關鍵詞:造型語言;藝術設計;應用原則;設計實踐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以來,創新創意產業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相關行業的高度重視,并快速發展起來。約翰•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指出,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并以5%的速度遞增,巨大的經濟效益展現了該產業的前景也凸顯出人的創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的價值。在創意產業中藝術設計的作用毋庸置疑,無論是設計產品還是設計師的工作本身都是構成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師能力和水平的高下不僅關乎作品、產品的質量,也直接影響到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從人才招聘網站中的數據可以獲悉,目前我國對藝術設計各專業的設計師有很大的需求量,而全國設計類院校和綜合大學的相關專業每年輸入社會的畢業生數量也相當可觀。然而在似乎供需平衡的市場中,具備優秀創新創意能力的設計師極為緊缺依舊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個人素能的差異和工作經驗長短的原由,作為培養設計人才的藝術設計高校,能否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生原創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為社會提供適應新形勢下產業要求的設計人才也是關鍵。本研究從造型的基本要素———造型語言入手,從藝術設計的語境下對這一語言進行界定,對其應用理論進行研究構架,從造型藝術形式語言的源頭找到創意創新的方法和路徑。研究結果有助于藝術設計教育者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從基礎做起,培養學生掌握駕馭造型藝術形式語言的能力,結合社會需求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也有助于設計師從基礎語言入手進行設計實踐,審視設計作品。

一.藝術設計語境前提

雖然藝術設計是現代詞匯,但作為實用藝術,從藝術誕生之始,就被包含在造型藝術之內,與壁畫、雕塑使用著同樣的語言和要素。即使到了20世紀,現代藝術設計概念逐步確立,藝術設計也有了自己的設計要素和設計語言,但依然未脫離造型藝術的大范疇,且始終受到其他造型藝術的影響,與其他藝術保持著互動與聯系。鑒賞性藝術在脫離了實用獨立發展之后依然影響實用藝術,同樣鑒賞性藝術尤其是當代藝術也受到現代藝術設計形式和觀念的很大影響。但鑒于造型藝術所含范疇較大,所以在此討論的造型語言應用將限定在藝術設計范疇之內,以藝術設計語境作為前提展開。

二.造型語言概念的厘清

(一)造型語言基本概念簡單來說,造型語言是造型藝術特有的表達和承載內容信息的工具,具體來講造型語言的基本概念又分為兩個層面,內涵上是運用造型藝術要素進行精神表達的基本方法和語言技巧,而外延則是運用造型語言完成的表達結果,適用于包括繪畫、雕塑、書法、攝影、工藝美術、藝術設計等在內的所有以一定物質材料和手段創造可視、靜態的造型藝術。(二)造型語言的基本范疇語言作為一種人類進行交流的工具與其所承載的內容和交流對象之間具有不可分割性。同時,實現語言更為有效的表達恰好反映了語言形式技巧本身的發展與提高。造型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其特點在于它的審美性與創造性。它的基本范疇既包括構成造型的基本元素———形狀、色彩、材質、體積(簡稱形、色、質、體),也包含運用這些元素組構時所涉及的其它要素,即空間、比例和結構等。

三.造型語言的基本要素

在造型藝術創作中,不同的藝術家設計師、不同的風格流派所創作的作品各不相同,這也是千百年來藝術創作經久不衰始終給人以新鮮感的原因。雖然造型藝術作品的形式五花八門,風格也多種多樣,然而歸納起來構成造型藝術形象的基本元素卻無外乎是形狀、色彩、質地和體積(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二維藝術創作中,質地表現為物質材料的表面紋理特征即肌理,而體積也是虛擬的。)。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要素之一,這些元素本身的特點和差異性也是構成藝術作品豐富性的重要原因。當然,其它造型要素,如空間、比例和結構也同樣不可或缺??臻g決定了結構內容的存在形式,比例則決定了造型元素組構后的視覺關系,而結構手段和結構方式則決定了最后的作品形式結構特征。創作中這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關照共同構成造型藝術作品。創作者們運用這些要素組構出形式多樣風格迥異的作品,就好像烹飪大師用食材和佐料烹飪出各種口味的美食一樣,過程中不同的原料、方法手段和不同的搭配組合產生了不一樣的結果。四.造型語言的應用作為造型藝術之一,藝術設計注重的實用性是其區別于其他藝術門類的顯著特征。不同于鑒賞類藝術側重個性化的表現、藝術家可以自由的進行自我意愿的表達,藝術設計在創作之初就受到明確的設計目的、應用范圍和受眾群體的限制,在追求創作獨特性的同時亦要兼顧設計結果和效用。這一特性決定了造型語言在藝術設計范疇內應用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而這些原則既有造型藝術創作的共性,又有藝術設計的個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造型語言的應用要遵循藝術性原則。藝術性是指人們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所體現的美好表現程度。在藝術設計中,藝術性主要表現在通過造型語言的恰當運用使設計作品所達到的審美意境程度。從美與審美的文化視角來看,藝術設計不僅僅是從屬于商業或公眾事務的活動,不僅僅是審美經驗的嘗試,它同時也與社會進步的理念,與人文哲學息息相關。所以作品的藝術性愈高,審美性愈濃其感染力就愈強,也就愈能有助于設計目的的實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在造型語言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有藝術(審美)目的,對藝術有認識,操作時有方法。首先,藝術目的的明確。藝術與科學、實用領域相對照其目的有所不同,科學求“真”,實用求“善”,而藝術則追求“美”的“創造”。美和創造是藝術概念中不可分割相互關聯的二個方面,美的實現需要創造的手段,而創造則在美的范疇內通過對藝術內涵認知的深化與對藝術外延面貌的拓展來達到審美目的。所以,在藝術設計中,造型語言的應用首先要圍繞美與創造展開,并根據不同的設計內容選取不同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要明確怎么說的問題。明確了表現形式,進而才能明確造型語言的形態特點和語意,進行合理、科學、恰當的語言形式和表達方法運用。其次,藝術認識的到位。藝術是表達人類對世界感知的一種具有審美與創造特質的語言形式??陀^世界和人對客觀世界的感知以及語言表達構成了相互關聯的三個層面,其中客觀世界的無限豐富性與人類感知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局限性構成了三個層面的差異。藝術認識具有歷史、時代與地域特點,隨著世界的變化以及人類感知能力的提高,人類對藝術的認識也將會在角度上和深度上發生改變。三個層面的差異決定了模仿客觀世界的不可能性與不必要性,而正是這種差異和語言手段的制約局限性體現了人類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和精神表達智慧與藝術創造的價值。所以,在藝術設計中,造型語言的應用將依據創作者不同的藝術感知和認識能力而有所區別,準確到位的藝術認識,認識的角度和深度都決定了設計作品的高度、造型語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最后,藝術方法的恰當。造型語言的應用不僅要在辨證思維與形象思維基礎上把握具有審美與創造意識的藝術思維特點,還要在上述思維方法的指導下進行比較性的、具有特定感知方式與專業特點的觀察,并在上述思維與觀察基礎上通過對諸多形象關系的把握來實現作品結構的建立以達到藝術風格化的表現目的。思維、觀察和表現是藝術方法中相互影響和制約的三個方面,其中思維方法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它決定了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在造型語言的應用過程中,恰當的思維方法是創作的前提,而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則是具體實現藝術性審美性的關鍵,也是把握作品風格化個性化的關鍵。(二)造型語言的應用要遵循表現性原則。這里所說的表現性,既包含設計創作的表現內容也包括其表現方法和表現過程。表現性原則,是造型語言由詞匯最終變成“句子”、“段落”、和“文章的路徑,是造型語言具體應用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1948年美國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維爾提出“描述傳播行為的一個方便的辦法,是回答以下五個問題:誰,說了什么,通過什么渠道,對誰,取得了什么效果?”這一被視覺傳達設計所引用的五個“w”,提出傳播模式的雙向性甚至循環性也被擴展到其他設計領域,成為著名的設計五問。同樣造型語言的應用也適用于按照這個思路展開,即根據表達目的,選取創作素材內容,選擇恰當表現形式和手法,依據藝術創作原則,研究受眾群體,作出相應的語言形式組構。首先,表現內容。所謂表現內容,包含了題材和主題兩個方面,這是傳統造型藝術創作時討論的概念和話題。在藝術設計中,雖不是每個設計都涉及到或明確有題材和主題(亦如鑒賞性造型藝術一樣),但是每個設計命題的差異使得設計師在選取不同的造型語言詞匯和組構方式時會有所區別,這種區別導致最終的作品呈現出來不同的樣式和風格,體現出表現內容的差異性。設計有由類似風格構成的流派,也有整體風格下個體的差異,在選擇素材或材料、表現風格或樣式時或出于設計要求,或出于個人偏好做出的判斷,正如有題材和主題命題的其他創作,是藝術創作的依據,也是形成設計多元化的動因,往往是設計之初就需要考慮的。其次,表現方法。造型語言在具體應用時需要有恰當的表現方法去實施,實施的前提是要將前面提及的藝術方法進行結合造型語言應用的實踐操作。其中要把握的兩個前提一是在思維上把握各造型元素及形態間的有機性與關聯性,二是在觀察上把握由各元素及形態關系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這就要求做到對造型語言元素有綜合性的認知,對具體作品的元素及形態關系特點有理性的把握。具體到表現方法,則要求在形式轉換上做到把握造型語言局限性及關系效果,在基本形式上做到建立完整有序的畫面結構,在形式特點上追求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把握形式美藝術創作規律,把握變化統一審美原則。再次,表現形式。盡管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多樣,但都可以概括為二維平面的設計和三維空間的設計,造型語言形態也據此可分為二維的虛擬形態和三維的真實形態。除卻造型語言不同形態蘊含的不同語意之外,虛擬形態和真實形態間也存在著顯著差異。在二維平面中,要表現某些形態的的質感只能通過模仿材料的表面紋理特征,以肌理的形式展示。而在三維空間里,這些質感則是通過可視可觸的真實材料來表現的。相應的,作為造型語言要素的空間、比例和組構方式在不同的表現形式中也有一定的區別,既有表現形式的一般共性特征,也有表現形式的具體特點。最后,表現過程。表現過程是組織造型語言進行創作的具體環節。藝術設計作品要達到預期的設計目的,符合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的需要,在進行語言組織時要有相應的節奏和韻律,而建立節律的前提則是做到限定性與豐富性。限定包含了對空間的限定,對造型元素及形態的限定,對比例的限定以及對組構方式的限定。其中對造型元素及形態的限定既包含了對四大造型語言元素———形狀、色彩、材質、體積語言的限定,也包含了對這些語言元素具體形態不同形態語意的限定。限定性是秩序性的前提,沒有限定性的語言應用容易出現雜亂無章,關系紊亂的問題。在限定性的保障下造型語言的應用才能有統一性,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和風格。而豐富性則是為避免重復和單調而對限定性進行的呼應與補充,就像樂曲的演奏,主基調定好后,其他節奏才可以圍繞主旋律進行豐富的變化。造型語言的豐富性可以通過形、色、質、體綜合形態的豐富及表現手法的豐富來實現。(三)造型語言的應用要遵循有效傳達性原則。有效性傳達可以對應設計五問中的“對誰”,“取得了什么效果?”。作為實用性藝術,藝術設計的目的性和服務對象較為明確。這就要求在運用造型語言進行設計時首先要清楚表述對象,也就是對誰說的問題。因此,諳熟造型語言的形態語意和語言表述方式都至關重要,針對不同讀者的遣詞造句,用不同的形式風格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文化背景受眾的喜好,才能最終實現有效的溝通。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在不同的文化心理背景和語言環境中,某些元素長久以來形成的具有的符號化特征或特殊的文化歷史含義也是造型語言應用中需要研究和考量的因素,同樣的語言元素或類似的形象有時所傳達和蘊含的信息卻大相徑庭。這些因文化差異而形成的特殊語意,既是藝術設計創作中需要特別強調和加以利用的,也是在一些特定的設計環境和場合需要避諱的。小結:造型語言是藝術設計的基本語匯,是構成設計藝術形式的基本要素。對該語言理解的程度,掌握的熟練與否關系到藝術設計能否準確到位,在藝術教學中則關系到專業設計階段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對造型語言各要素的分析與闡釋,對其在設計應用中遵循原則的研究與總結,得出造型語言應用的基本依據,對藝術設計創作和設計教學有直接的實踐指導意義??梢詭椭O計者根據具體的藝術設計目的進行特定的造型語言選擇,并依據相應的形式美規律最終完成具有原創性、審美性、目的性的作品,也可以豐富現有造型語言研究理論體系,為藝術設計實踐和藝術設計教育提供探索空間及理論支撐。

作者:魯莽 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