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我國績效審計現狀及路徑
時間:2022-01-22 03:01:16
導語:小議我國績效審計現狀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績效審計的體制問題。我國的審計體制是依照憲法規定,由國務院設立的審計機關。在行政體制上地方審計單位不僅受上級審計機關的領導,還受地方政府的領導。而作為審計機關全國最高審計單位的審計署是由國務院任命的。總體來說我國審計屬于行政模式,監督審計的對象掌握了審計單位的財權、人權等行政權,審計單位實際上是受制于地方主管部門的,因此地方審計部門權威性和獨立性都不足以完成獨立的行政事業績效審計。2、我國績效審計缺乏相關法律支持和法制環境。在我國除了《審計法》外,并沒有配套的其他法律進一步細化深化審計的法律依據。相比之下開展績效審計較早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其相關審計法規規定的非常詳細,怎么做、怎么應對都有相應的規定流程。此外在實際審計工作中發現我國的審計相關的法律環境也較為不理想。我國正處于從“人治”向“法制”過渡的階段,實際上行政風氣對審計的獨立性影響非常大。因此如果脫離我國的實際情況強行追求效率和效果也是不可實行的。3、我國績效審計缺乏相應的評價標準??冃徲嬍且豁楅L期的制度建設,其相關的很多方面需要注意,比如說目前我國開展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最直接的難題是績效審計的概念和評價標準不清晰。無法認定“怎么樣的效率是有高效率”,“哪些錢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等等。而相關規則也較少僅有財政部頒發的《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規則》、《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操作細則》、《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指標解釋》等寥寥幾個文件,更進一步的細則和有關行政事業的績效審計相關的評價標準和法規尚不健全。4、目前我國績效審計缺乏人力資源儲備。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涉及的單位多、方法多、結論的評價體系也繁雜。因此開診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對相關審計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除了具有傳統審計的能力外還要有對被審計單位性質和業務有較強的理解,能夠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業務和實際情況給出中肯的業績評判。因此需要眾多的具有較強業務能力、較高素質和多門類的的審計人員。例如在美國GAO約有2500名注冊會計師、1500名經濟師、律師,此外還有大量的計算機專家、科學家、工程師、計算機專家、數學家,同時還有無數的外聘臨時顧問專家,如大學教授、相關資深管理人員等。而我國與GAO相比在人才差距方面非常明顯,審計人員主要來自于財務人員,而相關的社會學、經濟學、自然科學、工程類背景的的審計人員極少,在針對某些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時不能很好的了解其業務特點,更談不上給出中肯的績效評價。不能滿足績效審計多層次、廣范圍、多門類的要求。因此在我國開展行政事業績效審計需要長期的人力資源建設。
二、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前景
1、制度建設的完善。我國審計制度可以說是有其自身的問題,先天性不足,這有其歷史原因,隨著制度建設的完善、我國法治社會進程的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的進一步完善,我國逐漸從“人治”走向“法制”將會明顯的降低審計工作的阻力,社會對政府的監督加強,必定會推進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2、績效審計越來越受重視。隨著我國民主整治的建設,社會和黨中央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資金使用透明度等問題愈加重視,績效審計自身具有的監督評價效果將會更受黨中央和全社會的重視。同時由于績效審計能夠提出指導性建議和預測其他項目實施效果,能夠明顯的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率,因此績效審計以后必將成為我國行政事業審計的重點。
作者:張濤劉友倉趙巍單位:商丘市審計局
- 上一篇:文廣局組織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文廣局行政執法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