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事業單位績效審計
時間:2022-02-02 11:04:57
導語:略談事業單位績效審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必要性分析鑒于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經濟體制改革和國家績效審計發展需要的雙重考慮,完善我國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的評價指標體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1.是我國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國的審計相關的人員要不斷拓寬審計范疇,重視對資源利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具體審查。2.是我國發展審計理論和實踐的現實需要。當下,我國的學術界和實務界都需要不斷深化對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的研究,從而更好地來滿足審計工作的實踐需要。3.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績效??冃徲嬙u價指標的研究則有利于企業有效地開展績效審計,及時有效地發現日常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以便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4.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社會信譽和陽光形象。國家審計機關對事業單位的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有助于社會公眾了解、監督和參與事業單位的工作,也有利于及時消除公眾對事業單位的某些偏見。(二)可行性分析一是當前我國具備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條件。比如審計署在《2008年至2012年的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中指出建立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的績效審計方法體系目標。此外,我國公眾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積極性日益增強,要求通過審計機關的審計來保證事業單位公布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二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為我國開展事業單位績效審計評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三是當前我國事業單位自身具備了實施績效審計的條件。我國很多事業單位都具有了一定績效管理的實踐經驗,比如引入督察體系、平衡計分卡原理進行目標績效管理、采取指標考核、公眾評議和察訪核驗多種績效考核的方法等,這些都為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審計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和依據。
二、事業單位績效審計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框架設計
(一)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要求事業單位的績效審計目標,通??梢赃@樣闡述:對事業單位的全部收入、支出(主要包括國家給予的財政補助、非財政補助來源以及事業單位自身的支出等)和公共資源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客觀全面地監督、檢查和評價,以便及時彌補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各種漏洞,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的資金經費使用效率,從而實現國家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其基本要求為:1.具有可操作性。選擇指標時,需要明確每一個指標的含義,保證指標具有可獲得性和可量化性,從而提高審計的可操作性。2.具有系統性。事業單位的創新績效受若干因素的共同影響,而且各個因素對整體績效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其績效審計的指標體系設置需要具有多樣性和層次性。3.具有全面性。要求設置的指標必須能夠完整、系統地評價事業單位的績效,能夠真正反映出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并基于此提出有價值的審計建議。(二)事業單位績效審計評價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框架設計本文將主要從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兩個層面來進行分析和設計。1.經濟績效目標和影響因素分析當前正值我國科研體制改革的過渡期,要求事業單位越發重視預算管理的工作,需要具有企業的管理理念來強化對資金使用效益、政策評估的科學評價。因此,對事業單位進行績效審計,核心就是資金的使用效益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保證資金使用的經濟性。一是經費的自給、結余:衡量事業單位的收入是夠可以滿足經常性的支出;其評價指標包括經費結余率和財政補助比率。二是經費支出:衡量事業單位的各項支出是否合理;其評價指標包括人均經費、單位工作經費、公用經費支出比率、公用經費支出結構比例、人員工資下降率等。三是資產使用:衡量事業單位是否能夠有效利用各項資產;其評價指標包括人均資產情況。四是預算的編制、執行:衡量事業單位的項目經費的籌集、使用情況是否合理;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支出預算完成率、收入預算完成率和預算收支平衡率。(2)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一是機構設置:衡量事業單位的機構分工是夠合理,其評價指標包括內設機構合規問題;二是人員分配:衡量事業單位的人員管理是否科學,其評價指標包括人員精簡情況;三是工作完成情況:衡量事業單位的項目完成情況,其評價指標包括人均完成工作指數、計劃期內工作完成效率情況;四是公共資源的使用:衡量事業單位對公共資源的使用是夠合理高效,其評價指標包括公共資源使用成果率。(3)提高相關項目的效果性。一是項目資金:資金是否能夠及時全額到位;是否存在超支、轉移、侵占和挪用的問題;其評價指標包括項目資金到位率、資金使用率、超支率。二是項目完成進度:能否如期完成計劃等;其評價指標包括項目實施進度和平均工期。三是項目成本:項目成本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因資金問題影響項目執行的問題;其評價指標包括支出項目成本收益率、項目成本降低率等。四是項目質量:項目質量是否達標,是否適應事業單位的短期和長遠發展需要;其評價指標包括項目質量優質品率和項目質量合格率等。2.社會績效目標和影響因素分析事業單位具有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特性,這就要求其不能照抄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需要重視社會的公益價值。因此,對事業單位社會績效的考核,其審計目標主要包括:履行國家機關賦予的責任;提高公眾滿意程度;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具體的影響因素見。
三、結語
綜上所述,績效審計的評價指標體系是事業單位能否順利開展績效審計的關鍵所在。但是由于我國事業單位自身的復雜性,決定了其績效審計的指標設置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以績效審計的經濟和社會目標為出發點,構建了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但是評價指標的權重設置等內容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作者:郝春艷單位:河北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
- 上一篇: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淺析
- 下一篇:略談績效審計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