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經濟責任績效審計論文
時間:2022-12-25 03:18:21
導語:國有企業經濟責任績效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經濟責任審計內涵
國有企業領導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部門對企業領導人任職期間所在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各項經濟指標完成和重大經濟決策情況等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經濟責任所進行的審計監督、鑒證和評價的活動,是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把審計結果人格化,將審計結果落實到人的經濟責任上。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全面開展,在建立企業領導干部的培養選拔任用機制、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進企業領導干部勤政實干以及維護財經紀律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目的是為了加強經濟責任審計法規制度建設、規范經濟責任審計行為、促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科學發展、增強領導干部依法履行經濟責任意識、完善領導干部管理和監督機制、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二、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責任審計責任界定標準不完善
國有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受多樣性、復雜性,歷史性、現實性,主觀性、客觀性影響,同是也有企業班子集體,企業領導個人的因素是存在。在審計中對被審計企業領導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及應負的經濟責任沒有統一、具體的責任界定標準。在實際操作中有些責任難以劃分:一是經濟責任的邊界難以界定,即在經濟責任與非經濟責任的劃分標準上難以進行準確的劃分。二是經濟責任的承擔者難以確定,經濟責任是量化到個人的經濟事項,如何把有問題的經濟事項與企業領導人員作因果對應的關聯,難以進行確定;三是承擔經濟責任的程度難以界定,作為經濟責任人,在經濟責任事項中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難以作出量化的界定。
(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欠完善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規范準則還未完善,可操作性不強。評價標準不夠統一、審計評價內容過于單一、評價指標體系不夠系統的問題依然存在。實際工作中,多數情況還只是簡單地以財務收支審計評價代替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且審計評價以定性分析評價為主,定量分析評價不完備,缺少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未能科學合理地評價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在經濟決策、經營管理及遵守財經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功過。
(三)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未落實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還未得到真正落實。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但只是初步的,還很不完善,還沒有形成制度化。主要原因在于審計機關對經濟責任審計公告的意識不高,對公告的作用、意義認識不足,普遍存在畏難情緒,擔心由于涉及企業領導個人的審計結果公告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出現不穩定因素。
三、改進經濟責任審計的措施
(一)正確界定企業經濟責任
在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要對被審計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功過是非、應負的經濟責任進行客觀公正的界定,沒有統一、具體的責任界定標準是難以做到。要正確界定前后任責任、正確界定經濟責任與非經濟責任、正確界定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正確界定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就要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要注意劃清前任責任與現任責任的界線、劃清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的界線、劃清主管責任與直接責任的界線、劃清集體責任與個人責任的界線。
(二)建立和完善審計評價體系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體系的建立要按照審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設置科學的審計評價體系,包括評價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相關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評價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的指標;評價企業投資決策及其效果情況指標;評價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指標;評價執行財經法規制度的指標。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體系要包括:一是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的情況;重大經營、投資活動情況;領導干部的廉潔、勤政情況。二是合理地分析評價事項,對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的分析;對資產、負債、損益真實性的分析;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分析;經營管理活動合法性的分析;重大投資決策的管理效益情況分析。三是辨證地作出評價結論,進行實事求是的、全方位的分析,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進行審計評價。
(三)大力推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
隨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逐步走向規范化,建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進步,有利于促進建立一個公開、透明、高效、廉潔政府的進程,有利于建立與完善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對于提高審計質量、推動審計事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采取適當的方式適度公開,發揮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要把審計結果送給被審計人、所在的單位以及相關的干部監督管理部門,甚至應該向社會公開。審計公開方式可結合工作實際主要采取以會議宣讀形式向被審計國有企業領導所在企業干部職工公開;以通報形式向被審計國有企業領導所在系統或更大范圍公開;以公告形式向政府班子公開;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等其他公開形式。
- 上一篇:事業單位副主任競聘報告
- 下一篇:創先爭優為版權建功立業鑄輝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