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重點及難點
時間:2022-06-02 09:47:09
導語: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重點及難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在國家扶貧政策作用下,我國在減貧和助貧上雖然取得了較為傲人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地區貧富差距。而且在扶貧資金連年增加的情況下,我國貧困地區的減貧速度卻持續走低,使得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和監督工作被推上日程。本文針對財政資金績效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在扶貧專項資金績效審計中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扶貧資金;績效審計;重點;難點
一、引言
扶貧專項資金是國家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公共資金,是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而努力的重要措施。隨著近幾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快速推進,各級政府部門和審計機關對扶貧專項工作開展和監督越來越看重。各國對于財政資金的審計工作都特別重視,甚至有些國家將80%的審計機關力量投入到績效的審計上來。而我國在績效審計的各個方面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所以抓住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的問題和重點,將有利于我國扶貧項目的發展,切實地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
二、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的重點
(一)突出扶貧項目資金的申報和管理情況的審計。由于貧困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口勞動力的不同情況,在開展扶貧項目績效審查時,應該以改善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提高地區人文和衛生條件、帶動產業發展、人均收入持續增長為原則,本著公平性、合理性,了解幫扶對象是否存在客觀性和隨意性,杜絕為短期效果而存在的某些政績工程,發揮扶貧資金的專向性,加強對扶貧資金項目的申報、立項審批和管理情況的審查。同時,將審計切入點放在鄉鎮、村的項目管理上,重點突出各級部門的幫扶對象和實際規劃,逐級檢查項目的管理情況并實時推出相關的管理制度文件,督促各部門的項目進度,及時對各項目進行交流學習,提高總體的效率。
(二)加強反貧能力的培育。針對現如今我國財政扶貧中出現的績效不突出,返貧率較高的情況,貧困地區無法實現自我發展的能力,僅靠國家的財政補助是無法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只有培育反貧能力,擺脫治標不治本的扶貧項目,多提高地區的文化教育和人才引進,開展可持續發展的“授漁”工程,將人口壓力轉化為勞動力優勢。同時,借鑒其他地區或國家的開發經驗,借助外部監督機構的審計,對扶貧項目事前環節規劃以立項的審查,突出其中的科學性,傾向于反貧能力的提高;中期項目的分配及使用率的監督,可提高資金的準確率及規范性,使資金可以落實到培育反貧能力上;而在后期項目的評價和總結中,可借鑒已有經驗提供進一步提高反貧能力的依據。通過政府審計的監督并提出科學性、公正性的建議,將防止資金的浪費和挪用貪污等問題的發生概率降至最低。
(三)各級政府部門的扶貧策略制定及執行績效的審查。扶貧項目的順利開展和資金的高效利用,離不開各級部門的協同合作和戰略執行情況,故審計的重點也應該落實到該方面,對由市到鄉鎮甚至是幫扶對象的具體政策規劃與開展進度定期審查和總結,對出現的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并評價實施戰略的合理性。前文指出,培育和提高貧困地區的反貧能力是對國家財政扶貧項目的根本解決辦法,只有使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才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績效最大化。所以,在扶貧策略制定和執行時,應該注重反貧能力的培養并且將其作為績效審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加強審計結果公開,促進社會監督與評價。目前,我國財務公開化正處于推廣實行階段,各級政府部門均積極公開了自身財務收支情況,促進大眾的監督,而就扶貧資金的績效來說,公開程度稍有欠缺。就如今公開的審計報告的數量明顯較少,而且所關系到的實際情況也相對較少。同時,當地政府的審計機關只有在政府的批準下才能公開審計報告,所以就扶貧資金的績效審計的報告大多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實際問題。審計部門所采取的措施也會由于政府部門或其他的原因而不予采納和實施,進而使得審計報告存在偏差,對扶貧績效的審計報告的制定形成一定的障礙。為此,提高扶貧資金績效審計報告的公開化和有效性是政府部門應該解決的重點問題。
三、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的難點
(一)對扶貧資金績效工作的全面審計。扶貧資金作為公共資金的一種,在多年來的發展和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活條件上一直發揮著最重要、最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專項審計調查中發現,仍然存在著挪用占領、冒領滯留和監管不足的問題,而作為專項資金的分配,由于所設扶貧對象之多、范圍之廣、數據之雜,想要完全地審計該項資金成為一大難題。首先,以利用計算機語言分析的方式,對扶貧專項資金數據上傳,完成各項對比審計,實現專項扶貧資金的全面審查;其次,在開展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的時候,不可排除的存在著審計人員為維護地方政府以及處于領導壓力下,會對審計項目進行選擇性的省略,所以采取異地交叉互審的方式可減少該現象的發生,實現全面審查;最后,大多數國家審計機關技術人員不足,而審查任務繁雜,會出現不同領域指標存在差異的問題,故也可打破常規,外聘各方面人才,充分利用社會審計的力量。
(二)扶貧資金績效審計方面法律法規亟待補充。我國在審計專項扶貧資金績效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透明度較低、極少公布審計結果或所公布內容較籠統,進而暴露出我國在扶貧資金績效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著不足。首先,扶貧資金的審計范圍較寬泛,責任追究制度也不完善。扶貧績效審計的概念較模糊并且各地政府的執行方向不統一。并且扶貧資金審計只對專項扶貧資金有效,而實際上還存在社會其他保障,使得審計工作不全面且存有漏洞;其次,其責任制度不完善。如今我國扶貧項目的發展效果不明顯,存在著很多資金績效不理想的問題,根本原因出現在績效責任沒有落實到個人,項目負責人對扶貧資金的績效沒有責任;最后,由于我國審計機關受到當地政府的制約,審計機關的負責人可能又是被監督審查的對象,所以,最終使得審計工作存在著天然的阻力。
(三)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缺乏多樣性和科學的評價體系。我國在績效審計方面從落實到監督都缺乏規范,使得審計的范圍較小并且方式較國外已成熟的審核方式仍較為簡單和單一。然而,績效審計的方式必然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得多樣和靈活,使得我國在扶貧項目上取得優異成績,所以改革勢在必行。但是由于受到各級政府領導的制約,審計機關對績效審計的結果做出的評價大多也較為模糊,難以作為今后工作的標尺,導致評價體系的隨意性,從而產生惡性循環,降低審計人員的熱情,也給審計工作的發展帶來了阻力。
四、結語
本文根據我國扶貧資金績效審計方面的實際情況,對目前審計工作存在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梳理。表明重點要突出扶貧項目資金的申報和管理情況的審計,并加強反貧能力的培育,同時要加強審計結果公開,促進社會監督與評價。而難點主要包括對扶貧資金績效工作的全面審計、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以及缺乏多樣性和科學的評價體系等。
作者:王秀芝 單位:河北省供銷合作總社
主要參考文獻:
[1]高波,王善平.財政扶貧資金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14.5.
[2]孫成顯,汪照全.財政科技資金績效審計的理論依據及內容和方法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7.8.
[3]寇永紅,呂博.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工作現狀及改進措施[J].審計研究,2014.4.
[4]侯科.完善我國政府財政資金使用全過程績效審計研究[D].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8.
[5]蔡安媛.河北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4.
- 上一篇:石油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分析
- 下一篇:計量技術在油田管理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