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責任審計和審計理論創新研究

時間:2022-04-19 03:05:26

導語:經濟責任審計和審計理論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責任審計和審計理論創新研究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國現有的管理制度還存在一定缺陷,特別地,經濟建設方面,很多問題比較突出,直接影響我國經濟長期穩步發展。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及相關法規也就應運而生了。它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一種大膽創新,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既融合了現代審計理論與方法,也考慮了中國經濟實際狀況。對于中國經濟未來的長久發展,對于審計理論的創新都是大有裨益的。應該說,經濟責任審計的制定并被付諸實施,是我國社會主義審計理論事業的一大進步,引領整個審計理論體系開拓創新。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理論;創新

目前經濟社會發展使得人們過于追逐物質利益,導致經濟社會中出現了很多不良現象,不僅給經濟安全帶來隱患,也給社會風氣帶來不良影響,這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廣泛關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可以說是時展的必然產物,對于現代的某些經濟問題有著一定程度的約束作用,但該項制度也要緊跟時代脈搏,及時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鑒于文章篇幅有限,這里我們只探討由于經濟責任審計的創新,傳統的審計理論體系中需要與時俱進的幾個主要方面的創新,下面進行一一闡述:

一、審計理論制度層面的創新

現代審計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斷的推陳出新,很多的審計制度如雨后的春筍般不斷涌現,逐漸形成了目前比較完善的現代審計制度體系。很明顯,某項具體審計制度的制定,是為了適應某一時期的特殊審計要求的,并不是憑空捏造產生的。那么,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一項新的審計制度,也是為了有效促進中國經濟新時期的發展而被創新的,和其他的審計制度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只不過是審計對象不同,它主要面向的是我們國家特定的組織管理當局而不是相關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值得指出的是,經濟責任審計這一新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制度的創新,必然會引起整個審計理論制度層面的創新發展,因為只有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才能保證經濟責任審計這種新制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我想這或許是審計理論制度層面創新的深層原因吧。

二、審計職業制度層面創新

應該說,現代審計職業發展已經朝著專業化和精細化的方向邁進,相關職業制度也進一步得到完善。有了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加盟,傳統的職業制度體系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必然有所空缺,為了符合經濟責任審計專業化和系統化的要求,規范相關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職業行為,確保職業規范化,因此有必要進行相關的職業制度完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審計職業制度的創新。

三、審計目標層面的創新

筆者認為,進行審計工作,必然是朝著預期的審計目標的方向努力,不斷進行創新、實踐以及必要的調整以盡可能的趨近審計目標。權衡了審計實務后不難發現,傳統審計目標主要是保證財務會計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的高質量;保證相關經濟活動對其應遵循的特定標準或原則做到嚴格遵循;保證和促進受托經濟責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同樣,傳統的審計目標體系,也并沒有考慮到經濟責任審計這項新的審計制度對其所造成的影響。應該說,在綜合了經濟責任審計過后,我們的審計目標必然得到進一步的充實,一般而言,經濟責任審計需要被審計人員的身份背景和相應的標準相適合,它的創新重點已經不僅僅是一般的審計內容,還要考慮財產管理的合法性、被審計人對國家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等很多因素。

四、審計關系人層面創新

對審計關系人體系有過了解的想必都知道,審計關系人體系中主要由三方:分別是審計人員、被審計人及審計委托人。一般的審計流程是這樣的,審計委托人委托相關審計機構派出具有獨立性的審計人員對他們資源財產的實際經營管理者(被審計人)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審計檢查,以發現經營管理者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審計結束過后相關審計機構就會向審計委托人和被審計人及時反饋審計信息,進而解決問題??梢钥闯?,這里面的審計委托人主要是企事業單位,不涉及相關黨政機關,只屬于一般的社會審計范疇。而反觀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它的審計委托人則是相關黨委組織部門而非一般意義的企事業單位的所有者或者投資者。因此,傳統意義上的審計關系人范疇已不再適應新時期的審計實務的發展新要求了,必須進行創新和發展,即對審計委托人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深入研究并做出新的詮釋。

五、審計類型劃分層面的創新

既然審計是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為了方便理解,有必要對其進行適當的類型劃分。對現代審計的發展歷程有過一番了解之后,我們可以發現現有的審計類型劃分有多種標準,有的是基于審計目標,有的是基于審計假設,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種種類型的劃分都是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沒有被制定的前提之下進行的,換句話說,并沒有考慮到經濟責任審計的存在。所以說,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確立使得傳統的審計類型劃分存在很大漏洞,必須進行完善調整。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筆者認為可以考慮眾多學者一致贊同的兩種劃分方式:一種就是擴充現有的審計體系范疇,將經濟責任審計容納其中;另一種則是通過確立新的劃分標準(志),做法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所以說,經濟責任審計這種新的審計制度的出現必然會引起類型劃分的創新進步。

六、審計理論框架構建層面的創新

結合筆者對審計理論框架的構建模式的理解,認為審計理論框架的構建方式主要取決于選擇的標準是怎樣,是基于審計目標還是基于審計假設等,總之構建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不論選擇標準的怎樣,人們普遍把把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和相關經濟活動遵循特定標準的程度作為構建審計理論框架的核心。傳統的審計理論框架基本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分別是審計理論結構和審計運行機制,二者在功能上是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的,為了保證審計工作高效率的開展下去,就需要將審計理論結構和審計運行機制不斷進行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我們的審計系統才能日趨完善。不難發現,傳統審計理論結構模式的構建,并沒有考慮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存在,也并有考慮其存在所帶來的變化與影響。因此,為了審計理論結構框架的完整性,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或探索審計理論結構構建的創新問題。

七、審計報告和功能層面的創新

仔細閱讀過審計報告后可以發現,傳統的審計報告里面,內容大都是說明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水平與財政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遵循特定標準的程度。對于經濟責任審計缺乏考慮,筆者認為,傳統的審計報告內容太過單一,沒有特色,應該進行廣泛拓展和創新,進一步豐富審計報告的內容?;诮洕熑螌徲嬆J较?,審計對象是相關管理組織,那么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必然包括領導干部對經濟社會的領導履行情況的審計和評價。因此審計報告有必要進行格式、內容、審計意見表達方式等的探討和研究。我們知道,審計的本質和屬性可以通過審計功能體現出來,并且能夠因審計環境的不同而異。當前的現代審計功能由于經濟責任審計的出現變得更加多元,可以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同時也標志著現代審計功能體系的日趨完善。不少學者認為,經濟責任審計的最大功能體現在于審計特有的免疫功能。八、總結綜合以上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確立以來所引起的審計理論創新的幾個主要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得知,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確立對于審計理論的創新是方方面面的,它能夠充實我們傳統的審計理論體系。它的出現,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國家對相關機關領導干部的管理,還有利于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道路的建設工作的開展。但是也仍然需要不斷深入和完善,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在實踐中發展,只有這樣,整個審計理論體系才能越趨完善、科學、系統。

作者:周玥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單珺.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理論的創新思考[J].時代金融,2013(18).

[2]蔡春,陳曉媛.經濟責任審計的基本理論依據[J].中國審計,2005(05).

[3]孫志娟.關于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理論創新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4(03).

[4]鄭喆珺.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理論創新探討[D].金融與財會,2015(06).

[5]張勇.經濟責任審計理論研究綜述-基于國內1987至2007年研究的分析[J].審計研究,2009(03):21-27.

[6]王德莉.淺談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理論創新[J].財經縱橫,2014(08.)

[7]蔡春,田秋蓉等.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理論創新[J].審計研究,2011(0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