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轉型探索

時間:2022-09-25 05:53:12

導語: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轉型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轉型探索

[摘要]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大力推進,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應在原有基礎上,更多關注領導干部在內部控制建設中所承擔的責任。只有從審計主體、客體、范圍、方法、性質、結果評價等方面轉型,才能更好地助力公立醫院防范風險,使公立醫院管理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

[關鍵詞]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轉型;風險

一、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現狀

(一)從審計主體角度看

雖然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已經逐步常態化,但相較于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公立醫院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仍起步較晚,而且由于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主體以衛生計生行政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的內審人員為主,受審計權限、審計業務水平、審計技術手段以及審計力量的限制,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在審計質量及結果評價運用方面,與政府審計部門主導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仍有較大差距。

(二)從審計時效角度看

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仍以離任審計為主,開展任中審計的公立醫院較少,在實踐中還存在部分領導干部先離任后審計的情況。

(三)從審計性質角度看

目前進行的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主要以資產保值增值、經營成果為審計評價重點,這些指標與領導干部個人能力和行為高度正相關,對于醫院整體風險防控的關注度不夠。由于每個領導干部所擅長的領域、工作方法不盡相同,領導干部換屆之后,很可能因為工作水平、人脈關系、管理手段、前瞻性等方面的能力不同,導致醫院整體經營管理發生變化?,F有經濟責任審計對醫院“人治”的關注,削弱了經濟責任審計應有的效果。

(四)從審計結果角度看

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主要運用在組織部門的人事任用上,一般僅作為檔案在相關部門存檔,并不進行公開。同時,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是將對“事”審計與對“人”評價相結合,即通過對公立醫院經濟事項的審計,來評價公立醫院領導干部個人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包括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但是,現階段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仍舊缺乏客觀公正、科學合理、規范統一的評價體系,對于公立醫院領導干部過往業績很難做到同質量的評價分析,使審計結果很難進行橫向比較。對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由于缺乏合理的評價依據和標準,導致領導干部責任的界定模糊不清。

二、內部控制視角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轉型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科學完善的內控建設給公立醫院帶來了四個轉變:責任意識提高了,業務流程規范了,重點崗位突出了,信息系統提升了。這是推動和促進醫院“法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原有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上,關注領導干部在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中的責任擔當,是幫助公立醫院防范風險,從“人治”轉為“法治”的助推器。

(一)審計主體轉型

在傳統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主體是以經營成果為主要審計目標;在內部控制規范出臺之后,只有審計人員轉變觀念,意識到公立醫院“一把手”在內部控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才會基于內部控制進行審計方案的設計。審計主體的意識轉型是基于內部控制思想的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轉型的基礎。

(二)審計客體轉型

依據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是全面、全員、全過程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是人,因此審計客體也要涵蓋全員,每位領導干部都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因此在內部控制視角下,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要擴大審計客體范圍。目前,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的客體主要是醫院正職黨政領導干部,為加強風險防控效果,經濟責任審計的客體應擴大到副職黨政領導干部,以及主管人、財、物等風險較大事項的正職和副職中層。以“三重一大”問題決策為例,不僅要看會議紀要,更要審查問題的討論過程;不僅要關注正職黨政領導干部的觀點,也要審核每位副職領導干部及相關中層干部的觀點。只有對與決策相關的領導干部全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并依據各自的職責范圍進行評價,才能對醫院的經濟活動有更全面的了解。擴大審計客體的范圍,能夠對領導干部及相關業務負責人起到震懾作用,也能對更多的領導干部起到規范治理的引領作用,從而減少潛在的風險隱患。

(三)審計范圍轉型

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內部控制包括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兩部分。在內部控制視角下,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要將審計范圍擴大,在對經營成果進行審計的基礎上,應加強對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對于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導向的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審計重點包括以下方面: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內部授權審批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會計系統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是否建立健全單位會計管理制度、強化會計人員崗位職責、規范會計基礎工作);信息技術監控制度建立與執行情況;內部控制監督與評價工作開展情況等。對于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導向的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審計重點包括以下方面:預算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業務流程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是否明確各項經濟活動中的計劃、審批、執行監督等環節要求并嚴格執行);資產保護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是否建立資產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保證資產安全完整)等。通過擴大審計范圍,將“業財融合”理念融入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使基于內部控制思想的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從初期單純注重財務數據轉型到注重內部控制建設,這是推動公立醫院風險防控全面化的重要手段。

(四)審計方法轉型

內部控制建設應當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將各類活動及流程嵌入信息系統中,審計方法要從現場審計向現場審計加計算機審計轉型。傳統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采用財務收支審計的查賬方法,多以現場檢查為主,輔以后臺決策分析、數學分析等手段。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審計應運而生。在傳統審計方法基礎上,利用迅猛發展的云計算、大數據挖掘等信息化技術,將審計方法綜合化和多元化。利用大量數據和快速運算,計算機審計可以帶著疑點進行審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針對性。審計人員可借助大數據平臺獲取信息,選取與審計內容相關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建立審計分析模型,進行遠程輔助審計。內部控制所帶來的業務流程網絡化,促進了審計理念的轉變,帶來了技術手段的改革。

(五)審計性質轉型

目前,注重經營活動成果的經濟責任審計使公立醫院的發展更加依靠領導干部的個人能力,為實現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應更加重視領導干部在任期間是否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施行。一個適合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機制,會減少因領導干部換屆而產生的醫院運作方面的不良影響,使公立醫院從依靠“人治”轉變為依靠“法治”。

(六)審計結果評價轉型

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況是新時期經濟責任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個成熟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必須將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及應負擔的責任,通過規章制度進行明確和細化,并將設置的崗位職責和檢查考核標準與崗位權限進行對應。因此,在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責任界定時,要將內部控制制度和崗位職責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對難以界定責任的問題,要結合內部控制審計和缺陷認定進行分析。綜上所述,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正從查錯防弊向規避風險轉變。基于內部控制思想的經濟責任審計不僅可以通過發現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點,為醫院直接增值,更可以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審計,提出科學可行的審計建議,為公立醫院帶來經濟指標無法衡量的間接增值。而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轉型,使審計事項更加全面,審計評價更加客觀。對于防范領導干部違法違規風險、決策失誤風險、管理松弛風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保障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鮑國明,劉力云.現代內部審計[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4蔡秀芳.公立醫院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2):91-92

傅黎瑛,呂曉敏.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公立醫院審計制度重構及其運行模式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2016(32):200-204

作者:胡慧心 于筠 單位: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