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法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

時間:2022-09-24 10:11:17

導語:新會計法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法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

【摘要】企業的內部審計是企業進行管理控制和加強企業運營效率的重要舉措,企業的內部審計對于實現企業目標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企業集團因為規模較大,經營的范圍也比較廣,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企業集團的最高管理層對于企業的運行狀況和各人員的工作情況無法直接了解,更別提對應著做出一些管理決策。內部審計就是解決這種問題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內部審計建設;新會計法

中國的內部審計協會頒布的首批內部審計相關規定有《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以及10個內部審計具體準則。而且中國還在首次推行內部審計的相關準則之后又頒布了五次內部審計的相關規定,形成了一個由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為規范、主要提高內部審計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內部審計具體準則更為詳細和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的一個較為完善的內部審計準則體系。我國的內部審計相關規定的推廣更好的建設了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長期的實際應用當中,我們發現這些準則都是比較符合我國的企業發展情況的,所以將這些內部審計準則在我國的企業當中推廣實行。

一、新會計法對內部審計的規定

最新實施的新會計法含有一個基本的會計準則和多個具體的會計準則,和原來的會計準則比較,新的會計準則很好的彌補了過去的會計法當中的不足,例如針對企業集團的合并,企業集團當中的股份支付以及政府的扶持等方面都規劃了比較詳細的準則。在過去,我國的會計法還有很多的缺陷,在實際的應用當中有很多不足,而新會計法的頒布很好的補充了過去的漏洞,中國的企業內部審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新會計法的頒布在帶來很多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會計法的實施難度較大,企業的內部審計技術需要進一步提高;第二個問題是會計的自由裁量權在新會計法當中越來越大,這會導致審計的結果更加依賴職業判斷,最后容易使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降低,對企業的審計人員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隨著我國會計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的審計技術也需要快速的跟上我國會計技術的腳步,不然在進行企業內部審計的過程當中很難判斷結果是否真實。過去一些企業會利用虛報費用等方式進行造假,那個時候的會計法給一些人提供了很多的造假條件,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會計法有很多的漏洞致使會計核算的結果真實性無法保障。在過去,企業進行內部審計的重點是調查單據是不是真的,實物債權是不是真實有的,但是現在的會計在進行企業內部審計時需要改變傳統的審查理念,首先就是審查人員的身份要發生轉變,要從查賬的身份轉變為審計分析的身份,進行報表編制的人員要具備估值以及風險管理等技術,同樣,審計工作者也需要對這些技術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對于企業分析方面也要有一定的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對資產的風險進行管理、確認,并通過核算給出最為可靠的結論?,F在新的會計法規定了審計的風險要求作為企業內部審計的中心思想。在新會計法頒布的背景下,審計技術也需要有識別錯誤風險的能力,這對于曾經適應了賬項審計的審計人員來說是一個難度較大的挑戰。

二、新會計法針對內部審計的規定

(一)修訂內部審計準則的原則。我國此次企業內部審計的修訂原則主要有三點:第一是確保已有的內部審計準則的連貫和實施的穩定性。保留下原來企業內部審計準則在實踐過程當中一些比較成熟的準則,并且,要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在內容上進行一定的完善。第二是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邏輯性。將企業內部審計準則重新分類進行編碼,進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流程結構。第三是在應用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時候要注重突出企業內部準則在企業當中的實用性。(二)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分類。在這次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修訂當中主要將其分為三類,即作業類、業務類以及管理類。通常我們將包括了企業內部審計流程以及實施的方法相關的準則稱為作業類;將內部控制、績效以及信息系統和舞弊行為檢測等四個準則包括在業務類里;將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控制、與董事會和企業最高管理層的聯系、企業內部與外部審計的關系稱為管理類。(三)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完善?,F在很多的企業內部審計準則都有一些內容上的重復,有一部分的準則和企業內部審計如今面臨著挑戰,所以這一次的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修訂主要是將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整理,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撤銷了一些準則。根據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的修訂方案,企業內部審計的基本準則和相關人員的職業素養等都是這次企業內部審計準則修訂的重點,并且,這準則的修訂還將企業審計通知書這一部分的準則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將所有準則的文字都進一步的檢查修訂了一番。(四)企業內部績效審計準則的具體修訂內容。企業的績效審計準則的修訂主要是將企業的績效審計準則的范圍定為對企業組織管理的經濟方面和效率方面的評價,進而包括一些非盈利部門開始績效審計的相關舉措。其次就是企業的績效審計不僅是需要從實際出發,還需要對組織運營的經濟性和高效率性進行審計和評價,并從某一個方面著重進行審查,包括績效審計為主要的審計一類的方式。然后就是不僅確定了績效審計的來源,還要確保績效審計的實施原則。最后就是要抓住企業績效審計的特點,將企業績效審計的報告細化。(五)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本次修訂的企業內部審計準則,第一是需要將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管理分成內部審計部門的質量管控和內部審計相關項目的質量管控。第二是在企業內部的審計相關的質量管控當中,將一些項目的負責人在項目指導和監督檢測當中需要注意的要點進一步劃分,將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審計質量檢測的相關準則刪除。第三就是根據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協會頒布的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方法和相關的準則手冊,將內部審計和企業的外部質量評定重復的準則刪除。

三、在企業內部審計當中應用新會計法

(一)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過去中國很多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計較為不科學,所以,為了進一步增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實施的層次,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處理好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問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運營。針對這件事,我們能夠從國際上的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方法上借鑒,能夠在董事會下層設立以非執行董事作為主力的內部審計組織,并給予內部審計組織一定的地位和權限,這樣不僅可以將過去責任不清和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杜絕,還能夠讓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將結果報告給董事會或者企業高層,這樣更好的保證了企業內部審計部的獨立性,確保了結果的公正性。(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如今國際上有很多的國家已經為企業內部審計設置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國際的內部審計協會也出臺了相關的企業內部審計準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更應該盡快制定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準則,盡早統一企業內部審計的管理標準,確保企業內部審計的準確性,回避風險。(三)加強企業審計的應變能力。企業通過內部審計機構展開企業的績效評定,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內部的審計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能夠很好的提高企業內部的審計機構的應變能力,有助于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發展,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和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相適應。企業內部審計的應變能力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應變能力能夠更好的進行企業績效的評定,保證企業內部評定的準確性。(四)確保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如今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相關組織需要提高組織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這不僅是一個企業內部審計組織最主要的特性,還是確保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更好開展工作的基礎。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是否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和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正常開展息息相關。所以,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就是需要企業內部審計的機構和企業中的其他部門有不同的企業地位,而且還要對其他部門有監督的權利,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由企業的第一負責人領頭,企業的審計機構只需要對直接負責人匯報審計結果。第二就是要求審計負責人和被審計者不能存在經濟利害關聯,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及經費來源等方面應具有獨立性。

參考文獻:

[1]朱小平,余謙.關于股份制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模式的探討[J].審計研究,2000(02):38-42.

[2]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0號——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協調》[Z].2003.

作者:敖敏蘭 單位:南昌大學共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