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探討

時間:2022-05-16 08:34:51

導語: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探討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深入,鄉鎮衛生院在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改善我國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鄉鎮衛生院正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展,內部管理也走向規范化。作為基層事業單位,鄉鎮衛生院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還有待提升,各種制度還有待完善與加強。本文主要探討在新形勢下鄉鎮衛生院如何規范其內部控制,筆者從內部控制的含義出發,結合當前的形勢與醫院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適當的改進措施,為醫院規范其內部控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規范化;問題和措施

鄉鎮衛生院是我國醫療體系的基層單位,它對于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水平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十分重視鄉鎮衛生院的發展,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正因為如此,鄉鎮衛生院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醫療衛生改革以來,鄉鎮衛生院的經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很多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尤其是在內部管理方面,人員搭配不合理、部門內部構造混亂、崗位搭配不協調等問題不在少數,不僅影響了醫院的日常經營,還在很多時候出現了資金流失、管理不善等情況,對醫院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大部分醫院的管理者都認識到這一點,開始在醫院實行內部控制,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醫院的內部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資金利用率也有了明顯的增加。接下來我們將如何進一步規范鄉鎮衛生院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探究和分析。

一、概述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內部控制最先出現在上個世紀的歐洲,后來逐漸走進我國,經過不斷地改善和調整,各單位都有了一套適合本單位的內控制度。在鄉鎮衛生院中實行內部控制,主要作用就是為醫院的內部管理提供依據。醫院也是事業單位的一種,在內控方面既要繼承內控的優良傳統,還要根據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對內控制度的缺陷進行補充與完善,使之適應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鄉鎮衛生院在進行內部控制時,主要對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建設:首先,分析醫院的內控環境,只有在合適的環境下,內部控制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用;第二,加強醫院的風險評估,找出醫院經營過程中會出現哪些風險因素,及時采取相關風險應對措施;第三,對醫院的運營管理進行控制,例如藥品器械的采購、資金財務管理等;第四,實現信息的共享與交流,鄉鎮衛生院要認清當前信息化趨勢,建立有效的信息庫,實現資源共享。醫院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明白一點,它不僅僅要追求經濟效益,作為事業單位的一員,還要在經營的同時發揮出自身的公益職能,即服務價值,本著造?;鶎影傩铡拥貐^經濟發展水平的觀念,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其服務的效率和效果,這樣的內部控制制度才是完整的。

二、鄉鎮衛生院加強內部控制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鄉鎮衛生院的運營效率

加強內部控制,能夠實現崗位的合理搭配,每位職工能夠更加明確自身的職責,從而提升經營效率;崗位職責明確后,可以更準確地對每位職工的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考核,結合獎懲制度,有效提升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認真完成本職工作,保障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加強內部控制有利于規避運作風險

現如今,隨著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私立醫院的產生對基層衛生院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無論是看病價格還是效果,私立醫院與基層衛生院沒有太大差別,由于私立醫院在服務質量上普遍優于鄉鎮衛生院,導致其在實際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同時,由于鄉鎮衛生院的公有身份,管理者們的風險防控意識淡薄,認為反正出了什么問題有政府承擔,缺乏個人擔當意識。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衛生院必須從加強內部管理出發,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成立相應的風險評估預警體系,對醫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從而及時有效的采取風險應對措施,降低醫院的損失。

(三)加強內部控制有利于減少徇私舞弊及腐敗行為

雖然鄉鎮衛生院規模不大,但是,作為事業單位,依然享受國家財政的大量撥款,資金交易量較大,很多醫院管理者和財務部門相互串通,從醫院的采購等經濟行為中謀取私利,造成醫院資金損失,為其健康發展埋下隱患。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就是要加強內部審計,通過對財務報表和其他經濟業務痕跡資料等進行審查,一旦發現一些徇私舞弊的跡象,審計部門要能夠及時查處,最大限度的降低或挽回衛生院的損失。

三、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者的內控思想意識松懈

這是很多鄉鎮衛生院內部控制無法落地的通病,很多醫院的院長等管理層都是從醫師或護士等崗位上退下來的,雖然他們具備豐富的醫療經驗,但是,在醫院的內部管理上卻不夠成熟與穩健,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多數情況下采用家長式的方式進行管理。主要表現為兩點:一種是內部控制沒有制度作為依據;另一種是有章不循,即具備了可行的內控制度但是并不落實,形同虛設。這樣的粗放式管理是對醫院和病人的不負責。長此以往,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管理將一片混亂,各種經濟行為不受管控,導致資金的大量流失,勢必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越來越被動的境地。

(二)運營成本的增加制約了內控制度的發展

很多鄉鎮衛生院管理者也認識到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面臨一個關鍵問題是內控的成本過高,醫院的收支結余減少,進而影響醫務工作者的二次績效分配,導致醫院沒有如此大的財力支撐經濟支出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承擔這方面的支出。內部控制是由一個個流程組合起來的,例如內控中的財務控制分為財務預算、內部監督、內部審計等幾個步驟,從預算編制開始就要消耗醫院的人、財、物,這些都制約著醫院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

(三)缺乏科學的評價與監督機構

鄉鎮衛生院規模較小,資金有限,即使開展內部控制,也缺少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監管機構,無法對內部控制的績效進行合理評價,由于監管力度不夠,內控人員便會產生懈怠的心理,從而削弱了內部控制的效力。調查顯示,很多鄉鎮衛生院崗位分配上出現了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例如,讓財會人員同時還兼任著內控人員,自己監督控制自己的行為無異于掩耳盜鈴,內控需要有獨立性強的專業人員,不能隨便讓其他崗位人員兼任,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鄉鎮衛生院的內部控制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四、鄉鎮衛生院實現內部控制規范化的舉措

(一)加強思想重視,保障內控順利執行

作為醫院的管理人員,要認清當前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形勢,要充分了解醫院的財務現狀、人力資源現狀等,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醫院的內部控制應該以財務控制為主,對藥品的采購、使用、經費的發放以及監督等分類進行規定,在控制過程中,相關人員能夠有據可查。各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大力推進實施績效管理來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對每位職工在職期間定期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懲。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提倡全員參與內部控制,保障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

(二)合理降低內部控制成本

內控管理部門要逐漸實現規范化,醫院要招聘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會計工作者,并對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的分工,確保醫院各個部門之間的員工可以共同監督和管理。為了從長遠計議,降低內部控制的成本支出,醫院要拿出部分經費用在財務人員的培訓上,尤其是對國家新財經法規的學習和培訓,不斷提升醫院的財會人員水平。

(三)強化監督,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為了提升醫院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上級主管部門要建立有效的內部機構,督促鄉鎮衛生院每年做好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引導醫院建立專門的內控機構,從而對內控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與管理,并對內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管理層。要結合鄉鎮衛生院制定的內部控制標準構建其管理機構,這一過程涉及到醫院的行政、財務以及人力資源部門,將內部控制機構貫徹落實到各個部門中。還要建立核算機構,對所有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管,保障會計報表的真實性,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撐。

作者:劉彪 單位: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風平鎮衛生院

參考文獻:

[1]何佳佳.連云港市部分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機制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12.

[2]何榮挺.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在鄉鎮衛生院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6(18).

[3]楊瑾.財務內部控制在鄉鎮衛生院的實踐之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