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07-09 09:20:54

導語: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和對策

摘要:隨著國家深化醫療制度改革,相繼取消了藥品及醫用耗材加成,實行分級診療,落實醫保多元化支付制度,強化醫院精細化管理,嚴格控制醫療成本支出,極大地增加了醫院的運營壓力。在這種大背景下,醫院必須強化內部控制管理,加快推進相關工作,促進醫院穩定、持久的生存與發展。

關鍵詞:醫院;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

一、加強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內部控制在維持醫院高效運轉、提升醫院管理效率、保證醫院服務質量、抵御經營風險危機等方面意義重大,外界環境瞬息萬變。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實現健康穩定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就在于內控管理,其作為一種提升醫院經營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夠規范醫療管理行為,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幫助醫院實現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從而最大程度上提升醫院的管理效益,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

二、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醫院在內控建設方面缺乏頂層設計,導致組織管理混亂、內控責任主體權責不清,在梳理業務流程時忽視了風險內控管理,內控后續工作難以推進。一些醫院的管理者內控專業性知識匱乏,建設思路不清晰,所制定的內控條例可操作性不強,導致內部控制成效不佳。另外,醫院內控建設進程緩慢,一方面由于其經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與普通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作為其內控目標不同,醫院內控建設不僅要關注經營成果,同時需要注重其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升,這意味著醫院內控體系的建設更為復雜,對管理人員的內控水平要求更高。但是目前醫院缺乏主動加強內部控制的意識,基本上都只是在上級下發一些新文件時才組織完善和加強內部控制,甚至一些醫院管理人員抱著應付檢查的心理完成醫院內控建設工作,導致實際的內控成效不高。另一方面醫院內部控制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復雜,如果需要強化內控,必然需要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再造,需要對各項管理權責進行重新分配,必然觸及一些部門或者人員的利益,在內控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導致內控建設工作難以推進。結合內部控制五大要素,分析醫院內控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控制環境層面。包括內控管理組織結構、內控文化、內控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一些醫院在內控管理上分工不夠明確,決策、執行與監管機構內部權責不清晰,不同崗位之間未形成相互約束、相互制衡的組織結構。一些醫院對內控文化也缺乏建設熱情,過于關注經營利益,近年來醫療糾紛頻發實際上就是缺乏醫院內控文化建設的直接反映。醫院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對內控管理方面的指標減少,內控表現行為也缺乏必要的激勵獎懲措施,導致醫院員工的內控激勵性不高,內控管理效率低下。二是風控能力不強。醫院的經營風險包括財務風險、醫療風險等內容,目前一些醫院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事后管理,缺少事前的風險預防和事中的風險控制,許多管理人員風險準備不足,導致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不強。三是控制活動不規范。醫院的內部控制活動是圍繞相關的內控程序、管理條例等開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具體包括:授權審批、信息處理、會計系統控制、業務流程控制等內容,醫院目前的表現在其授權審批不嚴格、會計系統控制不力等方面。四是缺乏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醫院內部各部門及科室各自為政,減少展開集體性的內控信息交流活動,形成了信息孤單。而且由于信息口徑不一致,管理人員難以對內控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加大了醫院內控管理的難度,阻礙了內控效率的提升。五是監管不力。內控監管包括過程監督和結果評價兩個部分,監管主要針對的是醫院內控機制的運行情況,由于醫院內控制度不完善,導致內部監管缺乏規范性的行為依據,而且一些醫院的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導致內部監管不力,內控效率低下。內部控制體系的不完善直接表現在內控意識薄弱、內控制度不健全、內控機制不完善、內控方法不科學、內控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內控監管不力、信息化建設環境下數據安全風險增加等多個方面。下面就一些關鍵內控問題提出以下內控優化對策

三、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一)提高內控意識。醫院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內控意識,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氛圍,打好內控工作基礎,要著重強化財務內控管理,加強固定資產、醫療器械及藥品采購等關鍵環節的管理控制,要基于醫院的負債、收益等相關指標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建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二)有效推進內控。醫院的內控建設要求醫院領導人員要有堅定改革的決心,組織并成立專門的內控小組,小組成員來自醫院的財務、紀檢、內審以及各業務科室部門,在小組成員的統籌規劃下開展醫院的內控管理活動,由財務部門負責牽頭,紀檢督察負責全程監管、內審負責評價,以此構建層次科學、權責分明的內控領導體系。為了理清內控建設思路,醫院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工作,加大內部控制宣傳,鼓勵醫院員工積極建言獻策,尋找合適的內控方向。有條件的醫院可向專業化的內控建設咨詢服務機構尋求幫助,結合醫院的管理實際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方案。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內控思路為:管理的流程化、制度化,崗位的專業化、職責化以及操作的規范化、信息化,可通過編制醫院的內控手冊幫助醫院員工更清楚地掌握內控流程,熟悉內控制度、規范內控操作,及時發現并解決內控異常,有效防范內控風險。(三)完善內控機制。強化內控機制體制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建立授權審批制度,明確授權責任、授權范圍、授權層次及授權程序,形成完善的常規授權與例外授權的全面授權體系,對于重大經濟及業務事項要實施集體或聯簽制度,保障授權的科學性、可靠性;二是強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在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明確崗位職業權限的基礎上,對醫院的各項財務管理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建立和健全財務內控制度,在醫院財務信息化背景下嚴格控制財務信息系統的權限及操作控制;三是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定期編制財務預算,著重進行科室預算分析,保證預算管理成效,把控好預算管理關鍵控制點,采用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確保預算標準及預算程序的規范性,在預算執行環節加強評價考核,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四是精細化成本控制管理,建立醫院基于價值鏈增值的成本核算體系,將成本費用管理與成本績效考核融入醫院內部控制的各個環節,確定成本控制對象,按照成本動因與責任成本分攤原則科學進行成本費用歸集與分配,客觀、真實地反映醫院各成本對象的費用損耗情況,提高成本控制的精準性,減少資源成本浪費。五是完善財務內控反饋與評價機制,要對醫院的財務內控情況進行定期考核與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財務內控目標的合理性、制度的可操作性、內控措施的執行情況,財務內控監管作用是否得到有效發揮、財務部門內部各崗位的相互制衡機制是否生效等。(四)強化內控交流。醫院要加強橫向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在制度層面規定橫向溝通的方式以及頻率,提高內控信息在不同部門崗位的傳遞效率,暢通醫院內部信息溝通的渠道,以此形成有效的內控協作交流機制。另外,醫院還可加強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將信息化建設工作落實到醫院的財務管理、業務管理等各個領域,加強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融合。通過系統權限、流程管理控制強化系統內控約束力度,提高系統內控效率。(五)完善監督考核。內控監督考核機制的完善首先要以內控制度為依托,明確各內控崗位權責,開展日常與專項內控檢查活動,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對整改效果進行評價,將檢查以及評價結果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以此激發員工的內控積極性,樹立內控監管權威,不斷完善與健全內控體系,強化內控實施與監管力度,促進醫院內控體系形成閉環管理。結束語綜上所述,文章從加強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出發,分析醫院當前內部控制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問題給出有效的內控優化策略,希望能為醫院的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何梅.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存在問題和對策[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

[2]于紅峰.論新醫改背景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17(03):134-135.

[3]方芳.淺談當前縣級醫院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51):167-168.

作者:王浩存 單位:洛陽石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