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內部控制探索
時間:2022-02-27 10:28:24
導語:中小學內部控制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各中小學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增強學校資產的完整性和提高有效利用率,提高自身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及規范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根據上級相關文件及要求,紛紛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從2014年推行至今,許多中小學內部控制制度在制定、實施和監督評價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領導層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導致制度制定不完整,制度的制定與實施過程脫節導致執行不到位及對現行的內部控制缺少監督與評價等。文章對目前大多數中小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內部控制;問題及建議
一、中小學內部控制概述
(一)中小學內部控制的內容。內部控制在現如今的企業單位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能夠保障我們的資產安全完整及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并在單位內部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財政部印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此時,各中小學才陸續對自身的內部控制逐漸的重視和關注。內部控制,是各中小學基于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適應性原則,為實現內部控制的目的與目標,學校各部門依據事件本身以及相關經驗,對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防范,進而制定出各種與事件相關的制度、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時的應對方法和措施以及各種執行制度時的流程。中小學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有: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增強學校資產的完整性和提高有效利用率,提高自身對風險的防范意識以及規范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等。(二)中小學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對于中小學來說,內部控制由各部門制定的與本部門有關的制度構成,一整套完整及優化的內部控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校財務的質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普及,科技進步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文化差異高層次人才的不斷引進,規模擴大建設項目的不斷增加,使得學校面臨更多的挑戰。一套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能夠使得教育資源得到均衡以及合理化的配置,教育經費的更高效使用,幫助學校管理者,朝著期初制定的戰略目標健康蓬勃發展。
二、中小學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學校領導層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學校的根本目標是教書育人,所以大多數學校領導層的干部都是從基層的一線教師過來的,他們對管理的認識僅僅只是管理學生、人生經驗與閱歷的結合,對財務管理經驗也只是道聽途說,缺乏實戰經驗,對內部控制更是了解甚少?;谏霞壊块T的考核及檢查,雖然各處室都有了自己的相關管理規范與制度,但因領導層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沒有深入學習相關知識,相關的規范與制度在制定時有的是效仿其他學校,有的是臨摹網絡上的知名制度,未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并且互相之間聯系甚少,處于獨立狀態,只對外做到了應付,對本學校未起到內部控制的作用。同時,很多領導都認為內部控制只是財務室的工作,只需將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與完善,只要財務上的票據報銷需要,那就是內部控制制度,完全將財務管理制度等同于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沒有從全局考慮,導致很多其他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都成為了擺設。(二)學校各處室內部控制實施不到位。內部控制的實施,缺乏必要的內部牽制,這在多數學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學校核定的編制數是按照師生比來核定,那么在有限的編制下,必定出現人手緊張,出現兼崗現象,不相容職務未分離,就會導致在業務活動中,責任分工不清晰的情況。比如,小規模的學校,會計人員由學校的年輕教師兼任,在完成會計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對學校的資金進行管理,甚至還需要對學校的資產及存貨進行管理,一個會計人員就相當于一個總務處,這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在應付檢查上,各種票據都按照各種制度中規定的人員簽字,客觀上表現出來的,都已很完善,但實質是一人經手,未實現內部牽制,這種現象很容易造成舞弊、貪污現象?!缎姓聵I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十四條,單位應建立健全集體研究、專家論證和技術咨詢相結合的議事決策機制。而在目前實際操作中,很多重大事項未通過市場調研,未聽取大多數教職工的建議,只是少數領導的片面意見與建議,認為事情可行可做,未結合學校實際與市場需求,就隨便決定了,并且到集體研究會議時,只是通知的形式轉告其他教職工,沒有真正地實現民主集中制,讓制度流于形式。(三)學校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缺乏一套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雖然部分學校有,但是,沒有實際運用起來,形同虛設。目前,我們中小學大多數的財務核算及管理工作,都是由教育局會計核算中心負責的,學校只完成報賬部分。這樣的管理模式及背景下,學校的財務人員只是機械的完成工作,而讓真正的財務管理者遠離了學校的實際工作,也使上級教育監審部門很難深入到學校內部,監督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充分有效的發揮。而且各個學校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僅對票據上反映出的現象,和上級主管部門覺得我們哪些需要改善,哪些需要效仿其他學校的優點,未貼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與特色,使得制定出的內部控制制度過于籠統。(四)學校內部控制缺乏監督與評價。學校內部控制的監督,外在主要依靠財政、審計、物價等部門,內在主要依靠上級教育局的計財、監審等部門。大多數學校重點對教育經費的運用是否合理、合規以及夠用等方面進行監督,對于學校是否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是否對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有效的執行,都未進行監督和評價。缺少有效的外部監督力量,使學校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動力和約束機制。缺失有效的校內評價機制,很多內部控制建設措施在實施上無法得到保障,使得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了擺設,導致往后對于內部控制建設的意識缺失。
三、完善中小學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強化內部控制意識。雖然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首要任務,但各管理層干部對內部控制意識的提高,會降低財務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能夠更好的為教育教學工作保駕護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從只要不出現財產問題,學校有經費正常運轉就好這種觀念,往有經費但要使有限的經費在不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下,發揮出其最大的效益上轉變,各管理層干部應多學習相關的財務知識與管理理論,多借鑒相同規模的兄弟學校成功經驗,多探討適合本學校實際的制度與規范,使得制定出來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要,能夠更好的為本單位服務。要充分認識內部控制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不僅僅一個財務制度管理就能規范,而是需要學校各個相關處室的積極配合。要提高各處室間的協作性、制約性、配合性,調動相關人員的主觀意識,使教育經費的使用更加規范、更加有效,能夠更好的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保障,其余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要并行。(二)嚴格內部控制實施。對于不兼容崗位未有效分離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是專職人員配備不足、人員分工及協作不協調造成的,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學習培訓的講座或到兄弟學校交流學習來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學校管理崗位的績效或業績考核并可以適當傾斜,用以提高該崗位的地位及吸引力,讓更多的教職員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二是應合理分工、明確崗位職責,在有限的編制人員內,發揮每個人的強項,加強各部門的互助與協作,強化各個崗位的責任,定期檢查并實施獎懲制度,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提高事后控制力度。對于除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外,發生的重大的事項,必須嚴格按照《規范》中的要求來,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問責制度。在進行集體會議并作出決策時,撇開傳統觀念,讓人人參與到事件其中,并由記錄員現場形成書面的會議決策紀要,將整個會議過程如實記錄與反映,且將每一位與會成員的意見和建議一一記錄下來,會議結束后,要求與會成員對會議記錄進行核實,無異議后進行簽字確認。真正做到有規章可依據,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與工作高效結合,真正讓內部控制制度的存在有意義起來。(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涵蓋學校各個方面工作的系統完整的管理體系。各中小學應當從本校的發展戰略及發展需求出發,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不斷進行更新及優化,可以效仿其他學?;蛘呔W絡資源,但必須剔除一些對本校沒有實際意義的內部控制制度內容,多跟兄弟學校探討、多向主管部門咨詢,力求制定出更加合理及優化的制度,并特別注重學校管理制度、采購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內容的完善,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時,能夠及時進行落實和提出補救措施。這樣使得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在工作實踐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促進學校其余內部控制工作效率的不斷的提升與加強。一系列的制度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存在著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需要全校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合作,相輔相成,使學校在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下,圓滿并高效的完成每一項教育及教學任務。(四)建立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教育局的監審部門在監督學校正常的教育和教學活動、提高學校教育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局的監審部門在三年輪審或者校長離任時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通過審計和監督,從側面對學校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可行性及有效性進行相應的檢驗和測試,并且對內部控制的各個環節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調整,以此類審計活動來幫助各個學校完善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內部控制執行人員的管理水平,發揮其業務指導的作用。中小學加強內部控制建設也需要細化相應的評價與監督機制,并強化評價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建設活動開展的支撐和保障性作用。各中小學應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建設評價與監督小組,大家集思廣益,發揮所長,對學校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監督與管理,并根據內部控制規劃方案和既定制度,定期對現行的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及執行結果進行評價與監督??梢酝ㄟ^個別訪談法或者實地觀察法對學校內部控制建立和執行是夠有效進行評價,研究分析是否存在內部控制缺陷,據此對方向與策略進行調整,依托常態化的監督,則能夠較好發現自身在內部控制建設活動開展上存在的不足,同時,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各種內部控制建設問題進行解決,那么相應的內部控制建設能力就能夠得到不斷的提高和增強。
總之,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以及內部控制的執行是否科學有效,都將影響到學校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并且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活動和教育經費高效使用的途徑之一。學校不僅要從思想的源頭上引起高度重視,不斷的修訂和完善各個內部控制制度,還要在實際操作中讓制定的內部控制得到有效的實施。一套操作性強、系統完整、規范合理、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必然能夠提高我們的會計報告質量,防范財務風險,保證學校財產的安全和完整,使學校管理水平登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盧桂珍.對中小學內控制度建設的探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7(11).
[2]薄婧.關于中小學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淺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09).
[3]余丹.中小學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8).
作者:王潔如 單位: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
- 上一篇:ZZ鋁業內部控制問題分析
- 下一篇: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