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論文
時間:2022-05-05 09:51:36
導語: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企業內部審計的具體內容
(一)評審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審是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其一,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將所審計項目的范圍、性質和時間確定出來;其二,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能對其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做出評估,促進企業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并對此提出符合經濟效益需求的、科學的、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二)審計企業財務收支、經濟責任以及經濟效益等
企業應以經濟效益的審計為中心,具體到審計任務,需包括審計企業經濟責任是否履行、企業財務收支是否合法、經濟效益實情是否符合規定等。審計的重點內容是:企業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情況;執行董事會批準的重大經營方案、計劃的情況;大型的擔保、投資、借款;所屬全資或者是控股子公司的資金收支和財務運作情況;固定資產的報損、保費、出售等情況。
(三)開展管理審計
如果從企業發展這一角度著手,那么內部審計優勢的發揮離不開管理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企業的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生產等各個環節都需要開展管理審計,也就是對于企業管理職能方面的審核,能全面地對企業管理的計劃、控制、組織等工作進行評價,能針對企業管理工作績效開展系統性的評價。
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有效內部審計實施的方法
對企業管理來說,內部審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能認真行使自己的職能權利,按規定完成審計任務,在實現審計目標的過程中收獲宏觀效果。當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的內部審計需充分體現出評價職能、服務職能、監督職能,以全面發揮建設、監控以及參謀的作用,但是怎樣才能夠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發揮內部審計最大限度的作用呢?
(一)改善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模式
內部審計是企業治理結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企業要想發展內部審計,離不開企業治理結構的支持。為了滿足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就需要將治理結構加以完善,加大改善企業內部審計結構管理模式的力度。當前,大多數企業的領導班子組成內部審計部門,這樣很難實現相對獨立的審計工作,特別是在對企業及管理層進行審計時,審計獨立性更得不到保障。一些學者指出,內部審計應該屬于監事會,但是國內企業大部分的監事會都屬于政府機構或者是由董事會指派,擔任監事的成員也是企業的內部成員,于是監事會也形同虛設,企業內部審計的監事會管理模式同樣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國企業應積極借助國外一些企業成功的內部審計經驗,并以國內實情為基礎展開調查,在設立董事會時再設立一個審計委員會,這樣不僅能滿足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權威性等要求,還能促使審計委員會參與企業整個決策過程,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有效實施監督,將內部審計的職能全部發揮出來。
(二)注重道德文化建設
《內部審計實務標準》由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修訂,其中提到:加強組織道德文化建設,需要內部審計的支持,企業的內部審計應該幫助企業建立出符合法律法規的文化。所以,企業想要將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提高,甚至是提高企業所有成員的素質,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有一個全面認識,打造一支具備金融、財會、法律以及經濟等專業知識的內部審計隊伍,以滿足審計工作有序地發展下去。
(三)健全法律法規制度
就企業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而言,我國制定有《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和《審計法》。除外國家需要對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企業還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及現行的內部審計政策,加強建設適合企業發展的內部審計制度,并組織企業相關人員及時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具備具體性、前瞻性的內部審計工作規范、標準等,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擴大審計范圍、創新審計方式
企業要及時改變以往傳統的查賬式內部審計方式,慢慢轉向管理型審計。在企業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下,主體內容是財務審計,即查賬,但是很難從賬面上反映企業管理上的漏洞與差錯以及對企業資產的侵犯行為,這種方式擁有較大的局限性。但這種局限性是管理型審計不能彌補的,因為管理型審計的基礎就是財務審計,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流程、管理流程、實際內部控制狀況等進行調查和分析,以提出針對性較強的改進建議;通過對企業經營計劃的完成狀況、經營業績的好壞等進行審計、評價,并以此為依據考核經營者,給予適當獎勵,確保企業發展的整體戰略目標及政策、方針之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五)借助現代化技術隨著現代化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其逐漸應用到企業的內部管理之中,
于是企業傳統的審計方式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時刻保持與時俱進,能夠在內部審計中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等,以推動企業內部審計逐步轉變成電子化審計。
(六)完善內部審計人員結構
企業的審計范圍從以往的財務收支審計、財經法規審計逐漸拓展到企業績效審計,現有的內部審計財會人員結構跟現代化內部審計工作對人員提出的新要求不符。只要有經濟活動存在,那么審計必不可少。對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而言,必須同時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審計業務的精通離不開法律法規制度以及本單位的各項業務。所以,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需朝著審計師、律師、工程師、經濟師等方向努力。換言之,企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不僅要挖掘出企業經營管理中潛藏的弊端,還要提出有效地治理措施來緩解弊端、治理弊端,將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地完善,強化財務管理,提升財務整體的控制能力,幫助企業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監督企業經營者在履行自身職能時是否嚴格、到位,以增強他們防范風險的意識、能力,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七)促進內部控制體系有效運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我國現代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因為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經營環境正持續變化著,為在殘酷的競爭中屹立不倒、發展壯大,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也應時刻變化著。目前,幾乎每一個企業都已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內部控制體系,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職能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很多人員在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時安于現狀、求穩怕煩,導致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無法有效運行,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得不到及時準確的反映。然而,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如果能定期對內部審計部門進行檢查和評價,那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就能及時得到改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也就更加順利。確保企業資產完整、安全,最終成功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及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現代化的企業來說,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不僅能確保企業的每一項業務活動都有序地開展下去,滿足企業資產安全完整的要求,同時,還能夠避免出現徇私舞弊和欺詐的行為,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管理目標,對于企業而言擁有明顯的管理意義。但是因為大部分企業缺少對內部審計的正確認識,導致相應的監督與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對企業內部審計帶來一系列障礙。所以,只有正確地認識到企業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當中的作用,進而完善內部審計,才能推動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實現其財務控制目標。
作者:汪秀珍單位:安徽省安慶技師學院
- 上一篇:投資項目內部控制論文
- 下一篇:計劃生育年終工作總結專題10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