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內部審計價值最大化研究

時間:2022-09-25 08:33:09

導語:高校內部審計價值最大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內部審計價值最大化研究

一、建立健全高校內部審計制度

高校內部審計要踐行促進高校法制建設的增值路徑,首要任務就是建章立制,推進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建設。首先是要建立健全與審計業務直接相關的各項管理制度,高校審計部門緊緊圍繞學校中心開展工作,因此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各項審計業務管理制度,如重要審計項目審計方案外部“論證”和內部“會診”制、審前調查操作規程、審計組長崗位目標責任制、委托社會審計相關辦法等。同時要建立高校審計聯動機制,一是要建立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保障審計部門與被審計部門和相關部門的信息反饋渠道暢通,促進審計方案制定的科學性、審計實施順利及審計結果運用。二是要建立審計公告制度,規范審計公告的程序、形式和內容,真正履行審計監督與服務并重的職能。三是要建立跟蹤審計整改落實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形成督查機制。四要建立內部審計輪審制度,每年有計劃地開展對若干下屬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在一定年限內完成一輪審計,實現審計對象全覆蓋。

二、優化高校內部審計資源配置

高校內部審計資源是高校內部審計正常履行職能、提供增值服務的基礎保障,在總量稀缺的客觀條件下,審計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統籌考慮風險、重要性水平和審計目標等因素,對審計資源科學有效地加以配置,促進高校內部審計價值實現。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要依據風險分配審計資源,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去識別學校各部門、領域的風險系數,根據高風險高配額的原則分配審計資源,將審計力量集中在高風險領域和關鍵控制點上,放棄低風險環節得以釋放審計資源,減少審計成本。高校內部審計機構也要依據重要性水平來分配審計資源,審計人員靠專業判斷科學合理地對各個被審計事項的重要性水平進行確定,包括性質、涉及金額、牽涉面等,確定審計資源的配置。高校內部審計機構還要依據審計目標來分配審計資源。按審計目標分主要有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審計。財務收支審計、預決算審計等側重于真實性、合法性審計目標,一般不能直接增加經濟效益,一定程度上促進規范管理;內部控制審計、管理效益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等則側重于效益性審計目標,能直接增加經濟效益,促進被審計單位和學??沙掷m發展。可以說等量的審計資源投入,效益性審計為高校增加的經濟效益一般要大于真實性、合法性審計。

三、加強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是內審機構發揮增值功能的本源條件和籌碼,其控制可從機構質量和項目質量兩方面上下功夫,確保高校內部審計質量能滿足內審增值服務職能的要求。

1.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質量控制。實現獨立機構的設置,實行向校長報告的工作負責制,配置合理數量、合理知識結構及綜合素質過硬的專職內審人員,提供系統性長期性的后續教育和培訓機會,使得內審人員的能力和資質與內審工作的要求相匹配。利用高校特有的學術優勢,建設“研究式”內部審計組織,可以使審計人員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審計,以先進的技術實施審計,以專家型的審計隊伍創新審計,理論研究“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形成良性循環。

2.高校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要確立“質量至上”的理念。針對高校機構運行特點,合理選擇內部審計增值點,加強貫穿審計準備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和審計完結階段的質量控制。在審計準備階段,要加強對審計項目立項和審計計劃編制的質量控制。要建立和執行審計立項相關制度,圍繞高校中心工作,提高審計立項的科學性,可行性、合理性和針對性;成立可勝任的審計小組;備足審前功課,抓住關鍵節點,編制操作性強的審計實施方案;明確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和審計內容,細化審計步驟,合理組織、分配審計資源。在審計實施階段,要加強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復核的質量控制。善于解剖易麻雀,堅持查深查透,靈活應用觀察、詢問、函證、監盤、審核、計算、分析性復核等方法收集和整理充分有效的證據,適時做好延伸審計、追蹤審計,并設置審核環節,落實審計承諾制度,在此基礎上形成客觀的審計評判;要規范審計工作底稿編制的格式和內容,建立多級審查機制。在審計完結階段,要加強審計報告、審計檔案管理的質量控制??沙鼍邔徲媹蟾嬲髑笠庖姼逶谙嚓P范圍內限期征求意見,正式的審計報告要求事實清楚、重點突出、證據充分、表述完整、評價客觀、定性準確,審計建議切實可行;確保審計信息資料歸檔的及時性、完整性、延續性,為日常工作提供檔案保障;要加強后續審計,切實抓好審計意見書的整改落實,提升審計結果運用水平,確保審計價值的最大化

四、內部審計工作向廣度深度拓展

高校內部審計為學校提供增值服務,這種增值型價值可分為批判型、建設型和防護型三種形式。在各種審計形態中,財務收支審計、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側重于批判型,內部控制審計則側重于建設型和防護型。高校內部審計職能的設置上不能僅僅考慮就事論事式的財務審計或專項審計,要強調制度層面的干預,將制度的完善視為起點,也視為歸宿。同時也要從“物本審計”延伸到“人本審計”,將審計內容和著力點從貨幣財產收支等物性的標準轉移到人及其經濟行為的合規性、經濟性、效益性以及其行為產生的經濟價值。高校內部審計價值最大化的路徑之一便是拓展其廣度和深度。

1.加強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面推進高校領導干部、學院二級單位(部門)、下屬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關注領導干部“一觀三化一廉”即決策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權力運行的公開化、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操作行為規范化以及個人廉潔自律。實務操作中,緊緊地圍繞內部管理領導干部崗位職責,檢查單位(部門)的預算執行、國有資產采購和管理、內部控制建立和執行等情況,關注領導干部有關目標責任完成、重要經濟事項決策及個人廉潔自律情況。加大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建立和推行離任經濟事項交接實施辦法,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2.加強高?;üこ讨攸c領域的審計。高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對基建工程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對建設工程項目從立項、竣工到交付使用各階段經濟管理活動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監督、評價。著力做好重點環節的跟蹤審計,加大工程量清單審核力度,促進在源頭上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整合審計資源,適當依托社會審計開展建設項目全過程審計的經驗,對受托中介機構審計質量進行評價,努力提高基建工程審計質量。

3.拓展專項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高校設有多個職能部門和學院,以及各個經濟實體,可說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高校內審部門要為各個組織提供監督、簽證、咨詢、評價等增值服務,必須實行借助專項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的方式,掌握被審計對象的信息,為做好審計項目打好基礎。專項審計調查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時效性高,代表性突出,因此確立專項審計項目必須遵循高校內審項目立項制度,關注學校師生關心的熱點、高校管理工作的難點、學校發展的關鍵點等方面,比如各類學生活動專項經費審計調查、科研經費審計調查、學科建設經費審計調查、實驗室建設經費審計調查、研究生培養經費審計調查、對外投資審計調查等。

4.著力抓好審計整改落實。高校內部審計開展的每一項審計,都要通過邊審邊改、下發審計整改通知、典型問題通報、審計整改跟蹤檢查回訪等方式,確保審計發現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全部整改到位。努力做到審出一個問題,完善一項制度,堵塞一個漏洞。盡量避免做無用工,對反復出現、屢審屢犯的問題,切實地將任務分解到位。

5.探索構建信息系統審計。探索搭建高校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對于資料管理、功能應用、系統設置等進行合理的功能設計與功能組合,建設在審計管理體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質量、審計項目管理、提高人員素質和加強審計工作自身監管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管理,以達到“整合審計信息資源、夯實審計結論,加強審計質量監督、促進審計管理,實現審計工作規范、推動方法創新,提升審計業務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拓寬審計范圍領域、實現過程監督,保障審計成果利用,加強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相關部門利用好網絡資源,搭建暢通有效的信息資源收集方式和渠道,讓信息資源得到充實、完善和豐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資源整合。

五、有效管理審計沖突

審計主體和客體之間目標沖突的客觀存在,是橫亙在審計人員和被審計單位之間的鴻溝。高校內部審計管理要在強調審計監督職能的同時,更重視服務、咨詢職能,構建和諧審計環境。首先是要轉變觀念,從過去單一的監督審計,向管理審計、效益審計等多方面、多領域的審計過度;加強審計雙方的互動溝通,可采用“參與式審計”,與被審單位開展座談、反饋會、審計聯席會等形式,及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商討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與方法;要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在溝通的基礎上,注重平衡報告審計結果,不僅要將審計查出的問題客觀公正地陳述在審計報告中,也要對合規合理效益性審計事實做出正面評價;要建設審計人員兼容心理,要學會換位思考,分析被審計部門的主觀動機,注重合作性人際關系的建立,避免審計工作陷入人際困境,創建和諧審計環境,這是實現內部審計價值最大化的人文條件。

六、構建高校內部審計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內部審計機構提供增值服務并改善高校組織及其治理的一個關鍵途徑,是成功履行高校為之界定的職責。因此其本身需要自己的控制框架,以監控內部審計是否履行職責,是否與高校重要目標保持一致。高校內部審計績效考核體系設計要遵循系統性、完整性、重點性和應變性原則,考慮產出與反饋、長期與短期、定量與定性等特性關系。一級指標可按審計工作領域分為審計作業績效類、審計管理績效類、審計科研績效類和審計資源建設績效類。在審計作業績效類下的二級指標可考慮開展各類審計項目數、提供咨詢服務項目數、審計資金數、審計覆蓋率、發現經濟案件線索數、移送司法案件數、查處問題資金數、促進增收節支金額、挽回經濟損失金額、審計意見數及采用數、促進建章立制數、促進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單位數、各層級領導審計信息采用率等。審計管理績效類的二級指標可考慮審計計劃偏差率、審計目標實現率、審計項目立項合理率、審計資源利用率、內審制度制定數、事前審計事項數、創新成果數等。審計科研績效類的二級指標可考慮各級科研項目立項數、科研經費金額數、著作數及發表或獲獎論文數等。審計資源建設績效類的二級指標可考慮各級職稱人數、各類資格證書獲得人數、專業培訓班舉辦數、專業培訓參加人次、機構經費金額及預算執行率、各項活動占用經費比率等。

作者:蔡凌偉 伊微 戴向龍 陳微云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