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時間:2022-02-22 04:37:09

導語: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信息化浪潮之勢已無法阻擋,大數據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企業內部審計也在浪潮的推動下發生著不可逆轉的改變。在大數據環境下,審計的程序、方式、風險、證據、時間、內部控制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方式的改變也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對審計制度的要求、對審計人員的要求、對應用技術的要求、對硬件的要求等。因此,筆者在此對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面臨機遇挑戰進行討論,希望可以明確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改革方向。

關鍵詞:大數據;風險;審計

在這短短數年來,大數據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迅速發展,深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馬云在一次演講中曾說過:“大家還沒搞清PC時代的時候,移動互聯網來了,還沒搞清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數據時代來了。”確實,在互聯網時代下一切更新太快,現今企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大數據,離不開互聯網,而作為公司內部治理的重要環節的審計也應該順潮流方向,與時俱進,在享受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機遇的同時迎難而上,克服困難。

一、大數據與內部審計

1.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猝不及防,讓人無奈接受的同時不禁思考到底什么是大數據。迄今為止對大數據并沒有準確、權威的定義,只是在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所著的《大數據時代》一書中指出大數據就是指不用隨機分析法而是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數據具有5V特點(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Veracity)??偟膩碚f大數據就是對海量的數據進行逐一分析得出結論,是信息時代的產物。

2.什么是內部審計

IIA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內部審計是一種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的獨立客觀的咨詢活動。它可以通過系統規范的方式對組織內部進行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和治理過程,幫助組織實現自身的目標。

二、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的機遇

1.審計證據被改變

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空間資源且不能實現長期保存。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這一切都可以被解決,審計可以使用大數據和云計算,不僅可以實現長期保存還可以降低保存成本,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大數據必將改變傳統的審計方式,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隨時利用云端數據進行工作,不必受到地點和時間的影響。在大數據時代下,遠程審計勢必成為未來審計的主要工作方式,比如不用專程出差去外地進行審計工作等,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審計經費還可以為審計人員節約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

2.審計程序被改變

觀察、檢查、詢問、函證、計算、執行和分析是傳統的審計程序。在信息時代下,傳統審計程序已經不能滿足審計的需求,而利用大數據不僅可以簡化傳統審計的程序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方向建模,以便從海量數據中快速獲取需要的數據進行分析,更加高效快速的抓住問題所在。

3.審計方式被改變

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審計方式實現了從“抽樣審計”到“全面審計”的轉變,解決了傳統審計被大量數據采集困擾的難題。傳統審計主要是依賴于抽樣分析,由局部推斷整體,這樣得出的結論必定會和真實情況有所偏離。而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方法是建立在全部數據挖掘的基礎上的,也就是由傳統的局部到整體變為了整體到局部。這樣一來數據的精確性就大大提高,而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數據的分析計算更加簡便快捷,準確度也值得信賴。利用大數據進行審計分析使審計人員不再受限于少量的抽樣樣本而是著眼于整體數據,使得審計更加具有整體性與全面性。

4.審計時間被改變

傳統審計主要是定期審計和周期審計,而在大數據時代下主要是持續性審計。前文提到過傳統審計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審計人員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因此只能夠采用定期審計來推測整體情況。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持續性的審計成為現實,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利用云數據實現對企業內部業務的長期關注,掌握企業內部最準確的業務運行情況和風險變化等。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企業可能出現審計風險問題時及時進行預警,將其扼殺在萌芽中。

5.審計風險被改變

傳統審計主要是采用抽樣的方法,這樣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可能會由于掌握的信息過于局部而出現誤判情況。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利用整體數據進行審計分析則會大大減少甚至消除類似的風險。

6.審計內部控制

被改變在傳統審計中,審計主要是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而在大數據時代下,科技被應用的更為廣泛。自動化控制被應用到審計中,日常的數據分析、風險顯示等都是通過機器來完成,這樣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的挑戰

1.審計制度存在問題

大數據是信息革命的標志,在現階段我國審計制度無法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審計的程序、方法、時間、風險、證據和內部控制無法在現今審計制度下實現轉變,主要是由于當今審計制度不僅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而且很多審計方式無法被實現,比如聯網審計等。這樣就限制了審計數據的充分使用,導致數據資源的浪費。另外,當前的審計缺乏統一的數據整合環境,各個企業只會針對單純的某個業務進行審計系統開發,比如煙草公司的財務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物資采購系統等都是單一的,分開的。

2.審計技術人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進行審計的人員主要是審計業務人員,但是很多審計業務人員的審計水平較低,不合格。在現今的大數據時代下,這種不合格的審計人員更是會給審計工作帶來阻礙,他們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術操作不熟練,大大延長了審計工作的時間。比如專業的數據分析人員、專業的統計分析人員、專業的程序編寫人員等,都是一個完善的審計團隊需要的,這樣才能使審計跟上時代的發展。另外,審計團隊中存在很多人員安排不合理的情況,人員年齡普遍較大,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弱,就算進行了專門的審計培訓仍舊改變不了審計人員技術知識缺乏的狀況。部分審計人員的思維較為僵化,達不到大數據要求的靈活狀態,不了解大數據的基本特征更別談應用,這些由審計技術人員帶來的麻煩將嚴重阻礙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

3.審計技術不過關

大數據中含有大量的視頻、位置信息、圖片等非結構數據,這些數據需要用過軟件來獲取、轉換,因此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必定要對大數據中信息的獲取技術熟練掌握。其次是傳統審計系統的信息分析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系統落后,使得審計系統不能滿足審計工作的需求,導致數據分析不夠全面準確。除此之外,系統版本較低會導致防御系統不夠完善,大數據的應用很容易造成信息資料泄露,使用這樣的審計系統不僅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審計效率還會為企業帶來風險。

4.審計的硬件存在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所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成倍增加,海量的數據對儲存方式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現在大部分企業擁有的數據系統和硬件較為落后,運行緩慢耗時長,完全無法適應超強度的工作。

5.審計獨立性存在問題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不僅可以進行內部審計,還可以通過大數據間的相互關系來對未來企業的發展進行預測,這樣一來審計的獨立性就遭到了質疑。6.云審計平臺的建立問題有學者指出大數據時展的主要障礙就是數據的流動性和可獲取性。這就要求企業的信息工作人員建立起覆蓋范圍廣泛的云審計平臺,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

四、總結

大數據為審計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其發展創造了新的挑戰。在大數據時代下,審計技術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F階段,我國審計行業對大數據的應用還處在初步階段,很多問題急需解決。在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打破部門之間存在的壁壘,進行良好的溝通,這樣有利于實現產品、業務、風險信息之間的關系整合,更好的捕捉到數據背后隱藏的真正含義,提前預測風險,提出前瞻性的防范與整改措施。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信息系統各自獨立,數據信息間的傳遞遠遠不夠,這不符合大數據的要求,阻礙了審計行業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行業應該抓住機遇進行脫胎換骨的轉變,作為審計人員的一份子應該要努力提升自己,不僅要加強專業領域內的學習還要適當擴展,獲取廣泛的、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使自己成為適應時展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作者:馬紅梅 單位:錫林郭勒盟公路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劉海霞.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體系構建[J].河北企業,2016(4):72-73.

[2]張穎,黃金花.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3).

[3]鄭國洪,朱芳芳.大數據時代公司治理視角下的內部審計[J].審計月刊,2014(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