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探析
時間:2022-03-13 04:48:05
導語: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技術和經濟的多元發展趨勢以及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企業強化內部審計工作旨在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促進企業穩定發展?,F代企業生產管理工作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靈活性的特點,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實際風險也在增加,強化風險防范,優化內部審計效果,是目前企業管理工作中需要積極探討的問題。本研究嘗試以互聯網時代背景作為基礎,探究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方法措施,旨在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基。
關鍵詞:互聯網;內部審計;風險防范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推動了社會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給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和挑戰。企業的生產關系以及生產要素都面臨整合需求,在內部盈利模式以及管理構構架、組織流程等方面都需要基于大數據技術進行改革。就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來說,互聯網技術利于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以數據資源和技術手段作為依托,助力企業規避風險,能夠進一步滿足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新需求。
一、內部審計風險形成原因
(一)戰略與經營決策風險增大。因為公司在建立之初均存在相當強的靈便性,管理者也竭盡全力打算公司既能夠保持平穩進步,盡量突破當前狀況,稍有革新,漸趨變成行業的引領者。管理層在確立公司策略的時候,常常會因為自身不存在非常穩定的風險評價操控程序,而欠缺有關項目的科學評價,因為公司策略的決斷而使得企業運營風險增加,不成功風險加大。傳統領域通常是單純地提供商及提供鏈,產品的買賣均是平穩性展開的。而網絡形式下,公司的關聯方買賣構成相對而言比較繁雜,既彰顯于參與對象的數目增多,也涵蓋買賣類的多元化,縱向及橫向買賣的綜合性強化,關聯買賣的產業鏈導致了復雜的關聯買賣互聯網,交易的繁雜性也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審計過程中的運營風險。(二)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公司內部控制處于網絡商業形式下,重點出現下列幾方面改變:第一,自對傳統手工作業的把控變化為跟PC端聯系操作把控;第二,把控點增加,內控顯得步履維艱;第三,內部把控因為技術形式而逐漸改變。大數據社會的數據均存儲于信息體系以及云端里,欠缺管理控制,而導致篡改的情況時常出現,增加了風險控制的難度。(三)審查人員的職業風險。網絡商業形式的公司數目在與日俱增,有關項目量急劇增加。與之同步,網絡商業形式屬于全新形式,從業工作者對技術途徑的把握稍有欠缺,針對進行審計的全方位型人才缺乏,工作實效自然下降,最后使得審計風險的明確加大。除此之外,網絡數據依靠互聯網化載體構建,如果因為載體數據出現丟失情況,均會對審計工作者在對被審計部門展開審計流程帶來難題。針對公司審計現狀看來,網絡商業形式下,公司的提供商同客人的關聯性更為密切,并非單獨供應自身賬面及材料的時期。因為買賣來往的密切性,使得關聯買賣的實質性能力稍有下降,審計工作者在審計事宜核查的時候,就會出現遮掩事項使得整體審計風險增加。(四)信息技術手段的檢查風險。傳統買賣的審計工作主要是賬賬核對形式,大致均為人工運作,借助校對會計賬面及其憑證,比對內容的翔實牢靠。電子化運作就表明審計工作者應借助數據的遴選及梳理來加以核對,困難增加。當前時代在對電腦知識及互聯網商業形式的認識缺乏,應用電腦方便工作還處于摸索時期。因為出現互聯網及電腦上保安情況的大部分監督員,難以展開自我監督,最后使得監督構成不公正,網絡的安全情況也會深受大家懷疑。信息化的模式下出現數據損壞、外泄還有丟掉的或然性情況。在展開審計的時候,欠缺現實精準的證據資料,審計的工作就很難彰顯了。因為信息化手段的推廣,網絡商業形式在應用電子化辦公的時候,還會遇到計算機受到病毒侵襲,抑或因為技術欠缺而導致的操控不正確等,即便電源再啟均會又一次加以數據設置,會使得數據丟掉。
二、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制,充分有效發揮審計職能。內部審計制度基于審計工作進行的前提及根據,若要讓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管理者和審計工作者需要全面認識企業內部審計風險,以此作為基礎深入審計實踐工作中來,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全面預測企業審計風險。針對內部審計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企業負責人要積極組織人員填補崗位空缺,找到造成內部審計風險的根源,制定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完善內部審計機制,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審計規劃,嚴格規范審計程序,定期檢查審計崗位職能發揮情況。(二)確保內部審計機構(崗位)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崗位的作用發揮建立在其本身具有的獨立性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合法性、公正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具體實踐工作方法包括:第一,設立獨立于企業財務部門的審計機構或者崗位;第二,企業財務工作者要配合審計機構工作,財務部門人員不能夠兼任審計崗位;第三,審計負責人員開展工作的進程中,不受企業管理者干涉;第四,為了保證審計工作有效開展,企業要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審計工作,并將這部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中。保證上述四方面目標得到落實,才能夠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體現出審計機構或者崗位的獨立性,對企業的審計風險控制有直接作用。(三)加強對互聯網的信息化建設。下降內部審計風險的著眼點即為保證會計信息體現的科學運轉。自技術途徑角度看來,“大數據”演化出“云審計”載體,依照搜集的大數據,既能夠研究多樣化的市場狀況,還可以借助已經存在的整合資料獲得審計需要的數據,處理目前審計歷程里時常針對的領域及單位局限的情況,假如把審計工作者均設計成某一單獨的端口,依照需要設計不一樣的權限,就能夠自主化地觸及及征調數據信息。一鍵化的運作破除了當前缺陷,提升審計品質?;ヂ摼W信息化及項目程序的操控存在關系,關涉許多步驟,涵蓋電子簽名、身份辨識、電子資料輸送等層面的法律制度,這些步驟一致推動整體及有效的法律系統。與之同步,設計信息加密,把信息庫的權限交給確定的幾個工作者加以管理,且限定前提:當且僅當全體工作者均通過的時候,才能夠對信息庫展開可寫的運作,科學地防止信息化運作里出現的權限控制情況,降低公司本身因為內部技術途徑控制層面出現的風險性。(四)提高企業管理者及內部審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面對新時期的互聯網經濟發展形勢,企業管理者要關注經營管理改革,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經營風險和內部審計工作強化重視。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者,要結合工作經驗以及數據手段做好風險預測、分析工作,提高審計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管理者和內部審計崗位工作者,要積極關注國際政治經濟氣候和國家政策變動情況,全面了解市場發展狀態,洞悉企業面臨的經營管理風險。同時內部審計崗位工作者要積極學習最新的財經法規,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積極參與企業提供的培訓活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背景給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形勢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也在面臨轉型升級需求,尤其是在提高數據處理能力、發揮咨詢和評價職能以及建立審計標準方面,企業需要關注內部審計機制的優化、發展情況,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商禹.風險導向審計在內部控制審計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3(2):206-207,209-210.
[2]邊艷秋,王啟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職業審慎性提高的建議[J].科技經濟導刊,2019,21(2):114-117,119-120.
[3]楊曉華,王新貴.論現階段企業如何加強內部審計[J].江蘇商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22(8):162-165,168-170.
作者:唐貴川 單位: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簡述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創新
- 下一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