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方法創新推動內部審計發展初探

時間:2022-05-27 11:23:05

導語:技術方法創新推動內部審計發展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方法創新推動內部審計發展初探

摘要:隨著《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促進內部審計發展相關法規的頒布實施,內部審計工作在我國改革發展新常態下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同時也對內部審計的技術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現階段,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創新面臨了多種現實的困境。因此不僅需要通過審計技術方法的層面創新,更應從管理體制方面深入研究,不斷推進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創新;大數據技術

2018年審計署頒布了《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審計署令第11號),規定對內部審計工作職責提出了新要求,如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情況、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審計等。胡澤君審計長在《全國內部審計工作座談會》強調,應當堅持把握內部審計工作的原則和規律,堅持不斷完善內部審計組織和工作模式,堅持打造一支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內部審計隊伍??梢?,面對內審工作新形勢、新常態,要實現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需要內審人員積極適應,探索應用新方法、新技術。

一、審計技術方法發展的內在動因分析

審計技術方法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手段的總稱。它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的長期實踐中不斷總結創立的。審計技術方法涵蓋諸多方面,比如:在審計模式方面如報表審計法、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等;在實施審計中的查證方法如順查法、逆差法、分析性復核、盤點法等;在目前相關地理信息、數據庫技術發展下形成的審計技術方法如以谷歌地圖、百度地圖、GPS等信息軟件技術為基礎實施的地理信息技術方法,基于SQL2008R以及AO2011等各類審計軟件實施的計算機、數據庫審計方法等。這些方法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相關審計理論研究表明,審計環境和審計對象的變化是審計技術方法發展的內在動因(蔡春,2001;劉明輝,2003;等)。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內部審計不只是企業內部的管理組成,也受到社會更多關注。隨著單位的內部管理環境也隨之不斷變化,信息化管理技術、方法也不斷進步。在新常態下,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已無法完全適應滿足當前審計工作的需要,這對內部審計工作今后的各項業務工作給出了新難題,同時也對現有的審計技術方法創新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路徑。為此,相關單位研究指明了借助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審計技術方法的發展方向,但是這僅是更多的從相關技術層面進行探索分析,但這還不夠全面,需要從內部審計技術方法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點出發,迎難而上,以實現內部審計的技術方法創新,促進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二、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創新遇到的問題

(一)重技術方法創新,輕審計實務結合。當前,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化審計是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審計人員針對不同的審計實施對象,探索運用工程類軟件如工程軟件、數據庫軟件、地圖信息軟件積極探索內部審計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高審計分析的效率效果,雖然在一些項目的使用上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面臨應用難、推廣難的困境。一方面,相關技術與特定的項目結合緊密,進而研究探索,對此類的審計實務共性、規律性的特征缺乏深入考慮研究,缺乏系統性和實用性;二是部分技術研發人員多為相關專業型人員如計算機編程等,缺乏對審計業務、相關政策的了解,未能有效實現數據與審計業務的對接,審計方法與數據分析技術的有效轉換。(二)重查證技術方法創新,輕全過程管理創新。審計技術方法通常包含審計管理方法和審計取證方法兩大部分,前者涉及審計全過程,后者集中于審計實施階段(董大勝,2001),目前主要的審計技術方法創新均集中在審計實施取證階段,而審計技術方法是為了實現審計目標,提高審計質量而服務的,如果僅限于審計項目的某一具體事項查證,未對審計項目整個過程實現涵蓋,便無法對整個審計項目起到全面促進作用。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下,單位內部管理趨向精細復雜化、巨型化的特點下,審計技術方法的創新仍僅限在取證階段,沒有對審計項目整理管理方面技術方法創新,終將無法提高審計項目整體效益。(三)重技術方法發展,輕審計組織管理。審計技術方法創新離不開審計人員、技術人員、被審計單位標準化的財務、業務數據以及各類應用軟件,這些都是審計技術方法創新發展的支撐。一項有效的技術方法發展都會經歷從需求、研究、應用和推廣的過程,這都需要各類內審機構的溝通協調和資源整合利用。當前,由于內審機構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在審計技術方法發展上缺乏相關規劃,只在某些具體項目的某些環節上進行應用研究,當面臨技術人員不足、數據不全以及軟件缺乏時,沒有相關組織為審計技術方法創新發展提供急需的保障,致使技術方法創新具有突發性、局限性、偶然性,不利于審計技術方法長期創新發展。

三、實現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創新的途徑

(一)要加強與審計業務工作結合。審計思路是審計技術方法創新發展的起點和服務最終目的,為促進創新工作開展提供了指引,不單單是技術人員發力,更需要審計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共同聯合發力,要緊密結合審計業務特點,總結提煉出通用的審計技術方法,并增強可視化效果如:單表比對法模型,多表比對模型等。既要讓信息技術人才懂審計,也要讓審計人員掌握了解數據庫等相關領域基礎知識和技術,要將審計經驗的實踐優勢與方便快捷的技術方法有效結合,創新思路轉化為信息化的審計手段和方法,使審計技術方法創新與審計實務實現緊密結合,與審計人員思路形成對接,形成內部審計的創新合力,積極實現“1+1>2”的效能。(二)要加強審計方法技術創新的全面性、系統性。審計技術方法要實現在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實現其創新的全面性及系統性,審計方法技術不是孤單的存在,其中存在一定的聯系,要實現點面的結合,就要既實現審計查證中的技術方法創新,也要加強審計項目以及相關管理的系統性的創新發展,因此審計技術方法創新需要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如要建立適應日常審計需要審計法規庫、問題庫、整改庫、項目庫等其他數據庫,歸集各級政府、部門近年來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及各類與項目相關的地方規范性文件進行收集整理,對以往各類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匯總分析,對整改情況實現實時跟蹤等,均需要內審的技術方法創新發展,從而提升內審的綜合效能。(三)要加強部門組織管理。審計技術方法不是一個人可以實現的,從數據的采集、數據標準化整理、相關軟件支持等均需要審計部門給予強有力的支撐。因此一方面各級審計機關、審計協會應積極參與內審的審計技術方法創新發展中,統一協調領導,積極探索大數據審計技術方法為代表的新技術方法,改變滯后發展、盲目發展局面,統籌區域發展規劃,各內審機構各司其職,發揮自身業務特色特點,結合日常審計管理、審計實施項目特點,積極探索管理數據庫建設、各類新審計模式、大數據和地理信息技術審計等各類新技術方法。內審機構也要為數據標準化采集、應用分析以及推廣提供堅強保障,最終實現通過技術方法的創新發展促進內部審計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軍.時現審計全覆蓋驅動下的審計技術方法創新研究,[J].審計研究,2018(5):22-29.

[2]董大勝.審計技術和方法[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

作者:畢長巍 單位:大連市甘井子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