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26 11:11:42
導語: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據存在泄露的安全隱患數據存在泄漏的安全隱患主要由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導致的。首先,計算機系統本身存在固有的風險導致的數據安全隱患。這種計算機固有風險是由計算機信息系統本身的完善程度來決定的,計算機系統完善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其本身存在的固有風險;其次,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數據安全隱患。不可抗力即自然非人為的、不可控的因素,例如這次的傳播就屬于不可抗力因素;再次,病毒軟件等惡意攻擊軟件對電子化會計憑證等數據帶來的安全隱患。電子版的會計憑證是依賴于計算機進行儲存、運用、發揮功能的,可以說電子會計憑證就是通過計算機應運而生的。如果計算機被病毒軟件侵害、惡意攻擊,從而使其遭受病毒破壞,那么企業的會計信息等數據將面臨多大的危險性、破壞性,顯而易見;最后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數據安全隱患。具體包括人為篡改數據和人為盜取數據。這兩方面也都會給企業內部審計帶來安全隱患,而且關鍵人為因素是不可控的。計算機相關技術不成熟電子會計憑證是強烈依賴于計算機系統而存在的事物,那么電子會計憑證就需要一個既穩定又安全可靠的計算機系統去支持、存儲、發揮作用。然而,目前計算機雖然已經相當成熟,但計算機系統相關技術有時也依然無法完全保證電子化會計憑證等會計信息數據資料的安全穩定。例如,有時可能會出現會計信息系統紊亂、計算機死機等特殊情況;有時計算機系統不斷升級后,最新版本的計算機系統不能讀取之前版本生成的電子會計憑證等會計信息數據;有時計算機系統安全指數不達標也是導致會計信息丟失的原因。這些特殊情況在企業里面也不少見,它們會增加企業內部審計相關審計業務的相關風險。審計人員的素質和技能缺乏目前眾多的相關內部審計人員專業背景較為單一,對存儲在計算機里面的電子化會計憑證等的信息系統的熟練掌握程度欠佳,內部審計人員計算機技能缺乏不能快速的在計算機系統中提取出來有用的電子會計憑證并加以分析得出合理結論。另外,審計程序及審計方法固化也是傳統的內部審計人員在會計憑證電子化下需要面臨的新的挑戰,不能再一貫采用傳統的自己熟練的審計方式方法,要敢于學習新事物;另外,他們更習慣于過多地依賴自己過往的審計經驗、職業判斷等,這樣可能會導致一些審計證據和審計重點不被重視,審計質量也未能得到保證。
會計憑證電子化下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建議
加強數據維護工作對于電子化會計憑證等會計信息丟失、被篡改或是混亂的情況,做好數據維護工作是電子會計憑證管理者應當想辦法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例如,他們應該定期對電子會計憑證做檢查以及抽查會計信息數據等。其中,首先要進行計算機系統的硬件設備檢查,確保電子版會計憑證在此計算機系統中能夠存儲完好。然后進行計算機系統的軟件檢查,存在會計信息讀取內容存在偏差的問題時,應及時升級軟件系統。最后進行電子會計憑證的相關內容檢查,及時發現相關內容誤差,及時更正。另外,合理備份也是防止電子化會計憑證原始數據被篡改的有效途徑。對于為確保電子化會計憑證的安全性方面,還可以安裝監控器及防盜設備,實時監控相關人員出入情況等。做好電子會計憑證信息系統電子化會計憑證所依托的信息系統想要做好,只有不斷地升級和完善,才能降低一定的保管風險以及公司內部審計風險。另外,傳統的紙質原始憑證的保管是把工作具體化、細化到個人,做到權責分明,賞罰分明,電子化會計憑證的保管也應如此。例如:首先,明確分工好各個職員的權限設置,查看憑證時,權限應是是只讀狀態,不可編輯數據內容,維護數據安全性、真實性以及可靠性。然后,提升系統加密難度,提高加密指數要求,例如開啟更高級的密碼功能: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和二維碼掃描等功能。最后,優化系統的憑證管理流程,例如可以優化查看憑證流程以滿足節約時間成本以及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內部審計人員既要加強學習專業計算機審計知識,還要提高對信息系統、計算機系統等方面的安全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聘請專業信息技術人員,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指導教學、定期培訓,使其能夠掌握電子化會計憑證的使用流程方法;另一方面,公司在進行相關內部審計人員的招聘時,還應考察計算機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從而招聘到擁有審計和財務知識以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綜合人才;最后,還要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信息知識和專業審計知識進行考核,以促進審計人員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安全方面的知識。
結語
會計憑證電子化的建立對內部審計方式的轉型在一定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但電子化會計憑證作為新時代的新興事物,也必然有其局限性?,F階段,為了防范電子會計憑證下的內部審計風險,必須優化內部審計手段。內部審計部門應找到改善會計憑證電子化下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建議,推動會計憑證電子化的不斷完善,從而更好地促進會計憑證電子化條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方式進一步優化轉型。
作者:王小霞 郭銀娟
- 上一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治理路徑
- 下一篇: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發展趨勢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