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稅三期對審計取證模式的影響
時間:2022-11-09 08:20:09
導語:金稅三期對審計取證模式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金稅三期工程不僅改變了企業傳統稅收的征管模式,在給會計帶來巨大改變的同時,也給注冊會計師變革審計方法帶來新的機遇。本文以審計變革為研究方向,以大數據環境為切入點,深刻分析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審計領域將如何實現創新與發展,利用金稅三期工程將財務機器人與注冊會計師完美配合,從而更高效、更準確地開展審計工作,逐步形成審計領域新態勢。
[關鍵詞]大智移云;金稅三期;審計
1引言
審計取證模式大致經過賬目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三個階段的演進。賬目基礎審計運用詳細審計方法,直接從經濟業務、會計事項和賬目記錄等會計資料入手收集有關審計證據,審計質量較高但審計效率低下。制度基礎審計試圖兼顧審計質量和效率,采用抽查方法,從檢查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入手,根據內部控制的測評結果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數量和重點,再通過實質性測試收集證據,雖然減少了審計取證的盲目性,但效率提升不顯著且難以保證審計質量。風險基礎審計在對審計全過程中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充分評估分析的基礎上,將風險控制方法融入傳統審計方法中,進而獲取審計證據,能夠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和審計質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梢姡贫然A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都是在降低審計質量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審計效率的方法,是在手工為主獲取審計證據的條件下不得已的選擇。進入21世紀以后,經濟與科學技術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如今的我們已處在信息化時代,移動支付、共享經濟隨處可見,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相繼出現,不僅讓我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球經濟社會生產方式也一直在發生著改變。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動,金稅工程已進入第三期的實施應用。金稅三期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稅收平臺,推行企業稅收數據在全國總局和各地省局集中化處理的方式,逐步涵蓋每個企業從采購原料到生產產品再到銷售商品的所有經營環節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所有稅種,同時稅務局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網,實現信息共享。金稅三期工程的實施,為社會提供了一個可以自動化、智能化地分析企業經濟業務及其財務影響的平臺。能否借助這一平臺設計更高質量和效率的審計取證模式,就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2文獻綜述
以大數據和審計取證模式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全文檢索,得到的文獻共計96篇;以云計算和審計取證模式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全文檢索,得到的文獻共計53篇(其中有43篇與大數據的檢索文獻重合);以人工智能和審計取證模式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全文檢索,得到的文獻共計13篇(其中有2篇與大數據的檢索文獻重合)。這些文獻均注意到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對審計取證模式的影響,提出了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手段改變和完善審計取證模式的對策與建議,但這些建議都沒有將審計取證模式變革的技術基礎與金稅三期工程聯系起來,也就未能建立起利用現有的金稅三期平臺實現審計取證模式改革的更經濟可行的途徑。由于國外沒有金稅三期工程,國外文獻也只是探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對審計的影響,如AdrianGeppa,MartinaK等(2018)提出大數據在金融方面的應用較廣泛,而大數據在審計中的應用實踐還比較欠缺,若能被充分利用,審計可以極大地受益,并在文中指出了審計使用大數據技術的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呼吁其他學者在這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金稅三期和審計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對進行全文檢索,得到的文獻共計19篇,其中新聞報道3篇(泉州市多舉措整改土地房產稅漏征漏管、國際貨幣金融每日綜述、稅事集萃),稅收相關研究13篇(金稅三期在涉稅財務舞弊識別與防范中的應用研究、基層地方稅務機關納稅評估研究、“金稅三期”工程框架下的稅收風險管理、基于“金稅三期”背景的制造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美國國稅局1998年稅收信息化改革研究及對金稅三期工程建設啟示、內蒙地稅CTAIS系統的建設與應用研究、財政地稅信息系統風險管理研究、大數據視角下構建社會綜合治稅平臺的探析、大數據背景下金稅三期對企業納稅的影響分析、“金稅三期”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萬般稅事E網收的企業應對策略、我國現行地方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地稅風險管理的挑戰與建議),利用會計信息強化稅收管理1篇(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在稅收業務中的應用),研究稅收審計的文章只有2篇(稅收征管信息系統審計的內容與方法探析、營改增模式下的地稅審計),而且這兩篇文章也未涉及審計取證模式問題??梢?,現有的研究尚未就金稅三期工程對審計的影響,特別是對審計取證模式的影響展開探討。
3金稅三期對審計的影響分析
3.1信息化背景下審計的現狀。當前主要采用的審計取證模式一般為事后風險導向型審計,即在每個會計年度的期末,審計人員接受被審計單位業務委托,計劃審計工作,與被審計單位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制定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接著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手段,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判斷其內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夠作為在實質性測試時候進行抽樣的基礎。針對在該風險評估階段識別出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通過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進一步進行測試,為發表審計意見獲取更多更可靠的審計證據。通過這些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供企業管理者及投資者使用。總的來說,這種審計取證模式基于人工操作,出于成本效益原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的方法多為抽樣調查,并不能做到全面調查,所得出的數據不能準確涵蓋所有情況。注冊會計師主要針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但報表上財務數據容易粉飾,其真實性存在不確定性。出具的審計結果表現為只有一份審計報告,形式單一。審計報告中相關數據的收集也易受到阻攔,被審計單位負責人也會為自己企業的良好發展要求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報告,使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受到威脅。若出具了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在其報告中也未能從本質上披露企業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對所存在的問題也未能給出良好的解決建議?,F有的這種審計模式完全按照固定程序實行,企業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注冊會計師在最終出具的審計報告中只發表一個審計意見,對企業所存在的風險分析判斷不夠透徹,不能給報告使用者提供充分準確的信息,審計服務質量仍需要提高。3.2金稅三期給審計帶來的機遇與挑戰。3.2.1機遇。(1)大數據降低審計的風險。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的時代,財務機器人已應運而生并投入使用,他們能夠取代大量重復基礎化的財務工作,相信不久之后審計機器人也將被設計出來。在現有財務機器人的工作配合下,審計可以實現全面精確審計,機器人能對企業的全部業務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將大大降低審計人員職業判斷的使用,降低審計風險,審計人員能得出更準確的結論,向企業投資者與管理層提出更具建設性的建議。(2)大數據提高審計的獨立性。借助于金稅三期的統一平臺,注冊會計師可以隨時隨地將被審計單位的數據交給財務機器人進行計算,在事務所便可完成相關數據分析,可以不用在年末到企業現場進行審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遏制企業與注冊會計師的利益關系,提高審計的獨立性。人機結合的審計工作也將實現由傳統的實地審計轉向主要依靠遠程審計,基于數據搜集與計算的高效性,企業違規違法問題也不會只在年度審計時才被發現,在任何一個違規時段都會被預警,促使企業及時改正錯誤行為。(3)大數據改變了審計方向。金稅三期系統的實施,實現了企業從采購到生產再到銷售等全過程的數據傳遞、搜集、處理和管理,企業所有的數據都能和與其有交易往來的企業數據進行比對,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將大大提高。在財務機器人與注冊會計師的相互配合下,數據的搜集范圍將更加全面,相關性的計算也將更加準確,審計工作從原先以風險導向為主轉向全面精確審計,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準確數據的分析與建議,整個審計過程可以把重點放在關注企業所發生的交易是否公允,大大減少了審計的工作量與審計成本,會計師事務所的成員也將會大幅度被削減。3.2.2挑戰。大數據、人工智能環境下,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已包攬很多基礎的財務工作,雖然目前財務機器人還不能達到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要求,也無法做出職業判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審計工作也終將被智能化,因此只具備傳統審計工作能力的人員將難以適應現代化審計的變革。作為知識密集型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在信息化時代下,應抓住時代機遇,要對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應該著重培養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與提供決策的能力,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招募數據分析、電腦技術處理等多層次人才,來應對智能時代所帶來的變化。
4結論及要說明的問題
金稅三期是我國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總稱,在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它在其工作目標下建立了一個以增值稅為主要稅種的稅制體系,并加以實施以專用發票為企業主要扣稅憑證的增值稅征管制度,將不同的部門聯系在一起,在統一的平臺上利用大數據實現數據的收集、管理、處理等工作,實現在一個平臺上交流溝通,資源共享。利用金稅三期提供的完整的社會交易數據,借助具有人工智能的財務機器人的自動審核,就可以完成對企業經濟業務的詳細審計,既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又不降低審計質量。這必將成為新的審計取證模式,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當然,也有學者(楊光,2018)擔心金稅三期的交易數據來源于交易業務發生的企業上報的數據,會導致上報數據不真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是沒有看到金稅三期實施以后,企業交易不再是一個個的單獨交易,而是社會經濟產業鏈上的一環。金稅三期工程在實施過程中,現有的大數據技術可以將所有企業數據整合到一個平臺,所有數據都將透明化于公眾,本企業所有與其他企業的業務往來數據都將能夠在與其發生交易的企業數據中一一對應起來,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在行業中的相關性、商品數量之間的相關性、各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所有都將在大數據的環境下有所關聯。加之我國已在2016年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制度,不同部門間共享納稅人信息,通過傳統的利用增加企業工作人員人數與工資來減少企業所得稅這一行為對企業來說也將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在金稅三期工程的后續完善下,企業的商品都將貼上獨一無二的編碼,不只是商品編碼,單位編碼也將實現,到那時候,大數據將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庫存狀況,它還能知道你發生了多少固定資產發票、費用發票,通過與同行業的對比就能知道企業利潤是否合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數據造假幾乎不能實現,只有真實準確地開具發票才能讓企業長久地經營下去,所以在金稅三期的完善下將有效減少會計舞弊,通過多種手段來修改報表信息達到企業非法目的的行為將越來越不可行,企業更不會冒著極大的風險上傳粉飾過的財務數據,因此,數據的真實性也就有了保障。在企業提交的相關業務數據有了準確性保障后,這也將提高審計人員做出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在這種情況下,審計將會迎來巨大的改變。傳統的風險導向型審計的抽樣檢測將被替換為全面精確型審計,審計范圍將擴大,財務機器人也將在人工智能的時代下配合審計人員工作,也許注冊會計師只需將相關企業名稱輸給機器人,機器人就能運用其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迅速在金稅三期的系統上對目標企業數據進行搜集并整合,靠其極強的數據分析能力,計算出相關比率,審計人員只需根據整理出來的數據對該企業進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即可,這將會大大提高審計效率。目前相繼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運作的財務機器人,已經幫助財務人員打破信息傳遞在速度、成本以及質量之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瓶頸問題。而德勤在“大智移云”時代下正在嘗試利用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更快地進行審計,并仍在探究新的審計工具與方法來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也許在不久之后專門用于審計工作的審計機器人也將被設計出來服務于審計人員。當然,該種審計取證模式的具體內容和工作方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AdrianGepp,MartinaKLinnenluecke,etal.BigDataTechniquesinAuditingResearchandPractice:CurrentTrendsandFutureOpportunities[J].JournalofAccountingLiterature,2018,40:102-115.
[2]楊光.大數據背景下金稅三期對企業納稅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8(6).
[3]戴蜜蜜.“金稅三期”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8).
[4]程平,張礫.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在稅收業務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15(11).
[5]陽杰,應里孟.大數據時代的審計證據與審計取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7(1).14
作者:魏亞玲 孫玉甫 單位:溫州商學院
- 上一篇: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完善策略
- 下一篇:淺談企業資金管理增強風險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