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報表審計質量影響
時間:2022-03-11 10:37:14
導語: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報表審計質量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影響企業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有來自于會計師事務所、社會環境、企業內部等不同方面的影響。而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有效實施將盡可能減少企業管理層出現的盈余操縱行為,對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為社會公眾提供真實、可靠、值得信賴的財務報告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將為審計師進行審計判斷、審計取證等產生重要影響,從而對審計質量產生影響。本文將就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性對財務報表質量的提升進行研究。
關鍵詞:內部控制;審計財務報表;審計質量影響;探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證券市場的發展與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也離不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服務。因此,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成為社會經濟監督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環境的復雜性和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審計失敗的案例頻繁出現,例如:勝景山河、紫鑫藥業、新大地、綠大地、萬福生科等,這些審計失敗的案例在社會上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為我國的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根據目前我國證監會、財政部、審計署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出具的處罰公告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年報審計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對于理論界、實務界、企業的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就是審計的質量,也就由此而產生了對審計報告可靠性的質疑。隨著內部控制理論在上市公司中的廣泛應用,很多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公司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也得到了有效監控,并對財務報表的編制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加強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性將對財務報表審計產生重要影響。
一、加強內部控制審計,提升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有效策略
內部控制審計作為一種新型的審計方向,在我國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其成熟與發展還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完善。
(一)實現從自愿到強制的實施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在企業內部實施內部控制審計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實際問題。由于目前我國實行自愿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實施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特別是在一些小型公司來說,進行內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對于未來的經濟利益情況表現的并不明顯,并且還存在成本增加、重復勞動的問題。因此,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實行強制性政策,要求上市公司必須進行內部控制審計,以此來促進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的真實可靠,并充分體現出內部控制審計意見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預警和警示的作用。
(二)不斷加強審計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在實際調查中,那些獲得無保留內部控制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就真的會十分完美嗎?制定的制度就真的無懈可擊嗎?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雖然有的上市公司獲得內部控制無保留意見,但是最終的財務報告審計出具的缺失非標準的審計意見,其中的很多財務漏洞是內部控制的問題,這些情況說明我國內部控制審計還缺乏完善性,并且在操作流程上還存在很多漏洞。同時,由于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都存在報喜不報憂的思想,在各方壓力的影響下其財務報表的審計質量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必須針對目前我國的實際狀況,使我國的審計業務操作更加規范化,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國內部控制得審計報告可信度提高,并形成良性循環。
(三)大力推行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
由于這兩項審計的目標是一致的,即:審計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企業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們提供高質量的、具有較強的可信度的會計信息,內部控制審計作為從財務報告審計中分理出來的單獨的系統,更加專業化、系統化,在進行財務報表的審計中,注冊會計師本來就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了解和評估,將財務報告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進行整合,不僅可以避免重復審計,還能減少被審計單位的檢查負擔,在降低審計成本的同時提高審計的可靠性和專業性。
二、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流程
(一)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時間計劃
根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相關規定中要求:注冊會計師是每年的12月31日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并不是對財務報表中所涵蓋的整個期間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來發表意見。我們在這里提高的基準日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時點概念,也不是意味著審計人員只需要關注基準日當天時點的內部控制情況,需要關注的是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部控制設計的運行情況。在整合審計的過程中,財務報表的審計需要確定一些綜合性的方案進行審計程序中執行控制的測試。由于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在時間的安排上存在著差異,因此,注冊會計師一定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與前任注冊會計師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狀況進行最初級的判斷,并以此為基礎來確定內部控制審計的實施時間安排。如果初步評審后被審計單位可能會出現控制上的偏差,這就要求審計人員盡快與被審計單位進行協調與溝通。如果在經過審計人員的初步判斷后,感覺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良好,那么就可以在接近基準日的期末來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并將二者進行整合。
(二)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主線應以內部控制審計為主
在對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過程中,不僅僅局限于審計的幾乎階段,在整個審計的過程中都必須充分利用風險評估的程序,對審計單位及其所處的環境進行充分的、詳盡的了解。在對被審計單位及其所處的環境進行了解時,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和廣度應以能夠正確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中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作為基本的衡量標準,對于內部控制的社交是否健全與執行的效果也是了解和評估的對象,因此,整合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應以內部控制審計為主線。
(三)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一旦財務報表中出現錯誤,必然會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產生影響,因此,在執行內部控制審計時,必須對這一點進行認真的識別和分析。例如:當財務報表中出現了重大錯報問題時,由于此時企業的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極有可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缺陷,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發表的是非無保留意見。審計人員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時,應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實質性測試結論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結論的影響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之間所獲取的審計證據、審計的結論之間是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的關系。對于審計的證據一定要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科學地評價,而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測試結果控制的評價、對財務報表審計中發現錯誤的評價、已識別的所有控制缺陷的評價、對審計結果不一致的評價等。當在審計過程中發現內部控制存在偏差時,特別是對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程度進行評價時,可以充分利用財務報表審計的結論,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基礎上對內哦不控制缺陷的成俗進行科學而準確地判斷,并以此為契機對內部控制審計發表恰當的意見??傊?,在我國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時間較短,其中的不足十分明顯,還有待完善和改進。財務報表審計質量作為企業財務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標,對提升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信息的公信力、對投資者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加強內部控制審計,提升財務報表審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強,胡南薇,王良成.客戶重要性、風險性質與審計質量——基于財務重述視角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2
[2]宋衍蘅,付皓.事務所審計任期會影響審計質量嗎?——來自補充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2
[3]陳朝龍,李軍輝.會計事務所規模對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的影響——基于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盈余管理視角[J].軟科學,2013
作者:馮連清 單位:北京正邦物業服務評估監理有限公司
- 上一篇:學校初中體育教學論文
- 下一篇:“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哲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