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人工林經營的措施研討
時間:2022-08-04 03:21:43
導語:桉樹人工林經營的措施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穩定性缺乏保障,無性系選育的力度有待提升
第一,存在經營品系選擇十分單一問題,導致桉樹人工林的穩定性下降。作為我國主要的一個商品用材林的生產基地,近年來廣西桉樹人工林獲得迅猛發展。同時,其在品種選擇上十分單一,加之經營面積大,容易導致生物的多樣性和遺傳基因窄化,種植上受制于桉樹品系的局限性,林分的穩定性降低。例如,廣林-29號是較為耐寒的桉樹品種,具有抗病能力強和生長速度快的特點,但難以滿足高海拔種植之需求。第二,由于發展需求,原先的500米海拔的桉樹林種植極限被打破,在防風耐寒等桉樹品系研究缺乏情況下,其發展受到制約。
1.2桉樹人工林的發展缺乏系統管理,發展上存在社會爭議
桉樹人工林發展上缺乏統一和規劃,亟需進行系統化的管理。桉樹投資熱吸引眾多社會企業等進行桉樹人工林的營造,但由于對于什么地方能夠種植,如何種植等問題不甚了解,單一的盲目投資使得許多不適合桉樹種植的地方種植桉樹,容易形成大量的低產林。同時,單一品系的大面積經營,增加了桉樹林受蟲災的風險,無形中增加投資風險。此外,社會各界對于桉樹人工林的發展普遍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桉樹材質好且速生豐產,應該進行大力發展,另一觀點與之截然相反,從桉樹生產快,消耗的土地肥力大,易致使地力下降等問題。兩種觀點的對弈勢必不利于桉樹的可持續經營。2.3桉樹人工林存在地力下降、水土保持體系建設短缺問題桉樹具有速生性的特點,長期經營桉樹林的地區,容易存在土壤養分虧損,林地地力下降等問題。同時,由于基本煉過山,裸露在外的山地表土和帶狀墾帶的撫育方法,容易造成林地水土流失問題。當前營林生產當中,桉樹人工林的水土保持體系建設短缺,有必要尋找、使用切實有效的水土保護方法。
2.1采取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確保穩定性
桉樹人工林的種植,既要發揮人工林的比較優勢,確保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又要確保人工林的穩定性,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緩和這一矛盾。首先,應當充分的認識到,造林前的整地是進行森林土壤管理之重要措施,適當地提升整地的規格有助于改善土壤條件,促進林木的生長。同時,合理施肥有助于為幼苗的快速成長提供充足養分,且提升土壤肥力。其次,造林后到郁閉前進行適當的除草撫育有助于改良林木生長的環境,加快林分郁閉成林的速度,并保護林分之生物多樣性。例如,不同的整地方式對于土壤的理化性質變化存在影響,綜合全墾、帶墾、穴墾這幾種不同的整地方式對于桉樹生長存在的影響,加之從造林的成本上考慮,桉樹人工林適合進行穴墾。穴墾保留林地植被,是對局部進行翻土,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現象,加之桉樹林郁閉成林后枯枝落葉不斷分解積累養分,以及植被對地力起到改良作用,因此有助于穴墾改善林地的理化性質,促進林地的可持續經營。此外,應當注意采取多個無性系搭配,進行塊狀混交造林。
2.2提高桉樹人工林的經營管理方式,培肥地力,完善水土保持體系
第一,應當提高桉樹人工林的經營管理方式,培肥地力。經營管理過程中應降低撫育強度,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和肥力,保護表土水分,確保植物生存環境良好。施肥是補充桉樹人工林林地養分虧損,確保林地地力的營養平衡,保障桉樹可持續生長的一個重要措施。當前多使用P、N、K肥進行桉樹施肥,在具體選擇哪種肥料得以最大限度提升桉樹的生產力,則需要進行研究和商討。從而,確保林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第二,應當完善水土保持體系,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土流失。例如,根據桉樹人工林的生物多樣性降低導致的水土流失嚴重等現象,適當提升林地的生物多樣性,同時注意林下植被過度發育導致經營樹種的生產力和生物量降低而導致人工林的比較優勢減弱的問題,確保林地的可持續經營。
2.3采取免煉山的耕作方式,避免環境污染,凈化空氣和水質
傳統的煉山耕作方式,導致森林植被銳減,產生的煙霧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CO2,CN、CO化合物等,容易導致嚴重的空氣污染;大面積的煉山造成水土流失情況加劇,下游河流的河流流量和淤積增加,河流的混濁度和N、P、陽離子增加,水質變差。根據實踐證明,采取免煉山的耕作方式,不會影響桉樹造林的生產量。因此,有必要改變傳統的煉山耕作,避免環境污染,凈化空氣和水質。具體上,首先進行林地清理,在大喬木采伐后,依據行距將種植帶上的芒草、雜灌等雜物沿著等高線堆放于行間,清理出一定寬度的無草帶;其次,按照品字排練植穴,穴底規格依據設定的處理好,將植穴點的翻起的表土泥塊砌成擋土墩以利保持水土;第三,往穴中施基肥,并將肥料和泥土混合均勻,后穴撫并噴除草劑。
2.4正確引導以避免爭議,確保可持續經營措施落實到位
對于桉樹人工林發展存在的好處和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政府的職能部門應當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充分研討和論證,堅持正確正面的輿論導向,通過實踐逐步減少乃至消除存在的社會爭議,確保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措施落實到位。此外,當前我國處于桉樹人工林的大發展期,進行大規模的人工林基地規劃,確保林地經營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為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提供制度保障。
3結語
作為我國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主要的一個工業原料林樹種,桉樹因具有速生豐產、短期內可采伐利用的特點,在經營面積上呈逐年遞增趨勢。桉樹造林給生產單位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林地地力衰退、水土流失、病蟲害等等生態問題。確保造林措施合理,是提升桉樹人工林的生長量、促進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的肥力狀況、保障生物的多樣性之關鍵因素。采取穴墾方式整地是保障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的有效方式,施肥環節選用P、N、K等肥料有助于提升林分的生物量和桉樹的生長量,以提升生產力,造林后采取除草撫育措施有助于保障桉樹的正常生長,并增加林下植被的數量和種類,確保林分的生物多樣性,并增強林木的涵養水源功能。應當正視桉樹人工林的經營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減輕桉樹人工林對于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走可持續經營道理。
本文作者:潘賢高工作單位: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平廠分場
- 上一篇:石油企業經營管理的培養對策研究
- 下一篇:對農資經營監管問題的思考
精品范文
1桉樹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