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撫育補貼經營工作質量探究
時間:2022-08-06 03:56:37
導語:森林撫育補貼經營工作質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強化各項制度建設,確保管理嚴格到位
1.1例會和統計上報制度
發現問題及時召開生產會議,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
1.2質量跟蹤制度
林業局向施工場所派駐相關技術人員和督導人員,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對生產作業的各階段、各環節進行指導和督導。
1.3資金使用監督和報賬制度
補貼資金實行報賬制管理,各工序竣工后,局要對工作任務量和資金使用情況定期或不定期監督管理,嚴格統計和上報。
1.4獎懲制度
各單位要把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對違規單位要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反之進行表揚和嘉獎。
1.5合同制度
各單位要簽訂局與場、場與個人(工組)撫育合同,明確撫育任務(面積)、地點、范圍,質量標準、竣工日期、工資費用標準、有關要求等。
1.6責任追究制度
對破壞森林資源超限額采伐的,砍伐保護樹種、灌木和藥用經濟植物的,造成人為“天窗”的,小班作業不到位的,瞞報虛報漏報任務的單位要追究單位和個人相關責
1.7限額使用制度
森林撫育補貼任務實行采伐限額單獨管理、單獨下達、單獨統計,撫育間伐木材產品達到商品材的,納入木材生產“一本帳”管理;達不到標準的及其育剩余物收入,列入育林基金收入。
2強化施工執行管理,實行作業質量全程監督
按照溝系管理和相對集中連片管理的要求,逐溝系、逐小班進行作業質量監督,使森林撫育補貼工作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民參與。各施工單位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動員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于森撫工作中來;二是對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全面掌握操作規程。采取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等形式進行,局派出技術骨干組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全員技術培訓,培訓人員達100%,經考試合格后上崗作業;三是狠抓項目落實。采用多種承包形式,按溝系使作業小班全部落實到班組、承包戶、家庭、個人,劃小承包單位,簽訂作業合同,明確任務、標準和有關要求,同時對撫育小班進行公示;四是強化事中指導,提高作業質量。作業期間,各場所根據調查設計,按照本次相關技術規程,建立了森林撫育生產指揮樣地,作為局樣板現地和現場培訓的課堂,嚴格按樣地標準組織生產作業,同時局場兩級技術人員每天跟班作業,現場跟班指導、檢查質量及督促進度,發現違規操作時,立即責令停止作業并整改。嚴格執行“雙掛號”制度和作業小號GPS定位制度,堅持做到該割的割凈,該采的采靠,該保護的保護好,采伐后的林木要分類歸集,對于采伐剩余物,凡可利用的一律進行收揀;五是運用先進機械,加快作業進度和質量。利用機械割灌機和臥式鋸,有效地提高了作業進度;六是開展績效監測,強化檔案管理。在監測小班內分別設立對照區和作業區,再設立固定樣地,指定專人負責,定期監測和采集各種時效數據并匯總分析,總結最佳的撫育經營技術和管理模式。
3對未來撫育補貼工作的合理建議
前,森工林區急需撫育的重點公益林面積很大,林分株數多,但蓄積不大,連年生長量下降,這部分林分既沒有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又沒有發揮出林地的最大生產力。按照總局逐溝系進行森林撫育經營的構想,與禁伐區不予撫育相矛盾,因為每個溝系均有禁伐區的分布,甚至一個林班也區劃出不同的經營區,是必影響森林撫育補貼集中連片的要求。總之,通過實施森林撫育補貼管理工作的各項舉措,保證了森林撫育補貼工作按既定時限保質保量的得以完成,推動了森工林區森林撫育補貼整體工作的全面快速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李剛工作單位:綏陽林業局
- 上一篇:業余足球聯賽經營模式研究
- 下一篇:縣司法行政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