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營模式對茶產業的影響
時間:2022-01-28 03:48:36
導語:家庭經營模式對茶產業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普洱市大力發展普洱茶家庭農場的可能性研究
1多年來國家對普洱市的支持和投入,為普洱茶農莊(即普洱茶家庭農場)的發展儲備了一定的勞動力資源發展茶農莊,主體是農民。現代茶農莊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文化會經營的綜合素質較高新型農民。我們所講的勞動者綜合素質主要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素養、思想素養、科技知識、參與市場能力、職業技能等。改革開放以來,普洱市勞動者的素質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到2009年,我市人口死亡率下降至6.35‰,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64.55歲;二是文化素質有所提高。到2009年,已經有各級各類學校1985所,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各個層面,2009年完成了“兩基”的歷史性任務,全市“普九”人口覆蓋率達100%,農村勞動者文化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三是科技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各民族對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科技知識在農村得到了一定普及;四是經濟意識有所增強,有一定的市場參與能力。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廣大農民的經濟意識不斷增強,收入不斷提高,2011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38元,較2010年增長18.8%。這些指標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差距,但從縱向對比,已經是巨大進步,無疑為普洱茶農莊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勞動力資源基礎。2普洱茶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創新,為普洱茶農莊的發展積淀了技術基礎長期以來,普洱市把茶產業作為第一產業、第一支柱、第一品牌來打造,普洱茶在制茶機理、技術、機械研究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有了很多的新工藝與新技術專利,如:多功能雙層保濕轉動式普洱茶發酵罐(專利號ZL2009201116889)、普洱熟茶自動化發酵設備、普洱茶發酵車間測控系統、泡罩包裝技術等,一些大型的茶廠在茶葉加工已初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作業線的生產,使茶葉加工可控制技術及連續作業機械、名優茶加工成套設備等得到推廣與應用。今后,普洱市將以綠色、生態、安全的理念和寬領域、深加工、大幅度的舉措促進茶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普洱茶產業正以昂揚的姿態邁入以數字化、標準化、功效化、品牌化、規?;H化為主要特征的“科學普洱”新階段。3普洱茶品質優良、功效顯著,為普洱茶農莊可持續發展增添強勁動力2013年“兩會一節”期間,老撾副總理宋沙瓦·凌沙瓦在普洱市博物館的貴賓留言冊上揮筆寫下“普洱茶歷史悠久,普洱茶聞名于世”兩行字,給予普洱茶高度評價與贊美。千百年來,普洱市茶山連綿,蒼翠茂綠,生活在這塊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從識茶、用茶、種茶、經營茶,到創造出馳名中外的普洱名茶,祖祖輩輩伴茶而生,隨茶的興盛而發展。時逢盛世,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普洱茶產業,2008年《普洱茶科學研究行動計劃》被云南省列入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百名以上國內外生物技術專家參加該計劃,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普洱茶降血糖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此項重要發現全面揭示了茶對人體代謝綜合調節作用的機理。“普洱茶降血糖功效”于2009年4月3日獲云南省科技廳成果鑒定。普洱茶降血糖研究的相關發現和發明,已經申請國家發明和國際發明若干項。部分科研成果已經應用到生產中,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為可喜的是,在今年“兩會一節”期間,盛軍博士與大家分享了三大重要科學發現:茶多酚能夠顯著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茶多酚、茶色素通過作用膜受體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喝茶預防神經性疾病。接著,2013年6月29日普洱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在普洱舉行,標志著普洱市將加快建立以企業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集成共享技術創新資源,突破行業發展技術瓶頸,推進普洱茶產業優化升級,為普洱茶農莊可持續發展添足了動力。4普洱茶面積相對規模較大,“五世茶祖”同堂,為普洱茶農莊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云南普洱市茶葉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居云南之首,2012年,云南省有茶園總面積38.86萬hm2,普洱市達21.71萬hm2(詳見2012年云南省和普洱市茶園總面積的對比圖2);全市現有茶園面積9.7萬hm2,占全省茶園總面積的24.7%;全市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為4.8hm2,良種率51.5%,在云南茶葉主產區中處于領先地位。2012年,全市茶葉總產值36.18億元。茶葉面積覆蓋全市10縣(區)、103個鄉(鎮)、960個村,涉茶農29萬戶、113萬人,茶農人均月收入1800元。寬葉木蘭、中華木蘭、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景邁山古茶園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稱號,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稱號。普洱市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是世界茶文化的搖籃,定將為普洱市茶農莊發展搭建廣闊平臺。
二、普洱市發展家庭農場要注意的問題
最近,普洱市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著手研究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原則和實現途徑,對一部分具備家庭農場條件的生產大戶進行了初步統計和分類。從總體看,普洱市普洱茶農莊數量還非常少,家庭農場的理念還比較模糊,支撐體系還很不完善,因此,推進家庭農場要注意:1認真領悟宣傳政策,忌疑慮不前或盲目冒進鄧小平說過:在生產關系上不能采取一種固定不變的形式,看用哪種形式能夠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就采取哪種形式?!凹彝マr場”的概念在國外尤其在發達國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對中國老百姓尤其是普洱市百姓來說,對這一形式的經營還很陌生,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勇于實踐,只有打破舊的框框,才能探索新的路子,研究新的情況,總結新的經驗。同時,我們要與時俱進,把一些政策講清楚,從政策上消除老百姓的疑慮,比如舉辦家庭農場符合國家的現行政策。因為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并沒有改變家庭承包責任制,不管是直接承包還是通過租賃、轉包等方式,都是集體所有的土地,并沒有改變土地的基本屬性。但土地使有權的合理流轉和相對集中,也是國家的現行政策所鼓勵的。同時,抓典型,通過以點帶面,幫助好、宣傳好一些正在進行有益探索的普洱茶農莊,如:柏聯普洱茶莊園、普克莊園、祖祥有機茶文化養生莊園、瀾滄古茶茶魂谷、迷帝普洱茶莊園、三國莊園等。通過示范效應,穩步推進普洱市普洱茶農莊規模。2建立各種支持性政策,既要“扶”更要“導”一是政府要做好政府該做的服務。建立各種支持性政策,包括制定優惠的融資政策和農資服務(農藥、化肥、種子、種苗)、科技服務(良種培育技術、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解答各種技術難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對經濟作物保險費用給予補貼,實施稅收優惠、農場用地支持、教育培訓政策以及組建專門機構為發展家庭農場提供各方位服務。二是要注意培育農場主獨立自主經營能力,克服依賴性。政府要幫助家庭農場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既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幫扶,更要避免由于家庭農場在經濟上的依賴,導致越扶越靠的循環圈,使家庭農場真正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經濟實體,從而增加了壓力感、責任感、危機感,自主經營的思想就會由“我給你干”變為“我給我干”。3要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方式,盡量避免經濟糾紛家庭農場必要的土地流轉要本著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流轉原則,流轉雙方建議簽訂普洱市統一的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合同,農民自愿將土地委托給村,農民的土地流轉費每畝權衡當地情況綜合得出一個參考價,由村發包給家庭農場經營,由鄉、鎮職能部門監督管理。這樣,實踐中就可避免兩種情況的出現,一是土地租金過低,顯失公平,造成損害農民利益的情況;二是農民瞻前顧后,使得土地租期短,甚至合同期內不想繼續履行合同,引發土地糾紛。普洱市特殊的區位使土地文化交織著民族、宗教、邊地的文化,土地的流轉不僅是單一的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與他們內心深處獲得土地的感情、自我價值觀和對家庭生活的憧憬聯系在一起。因此土地流轉必須認真堅持慎重處理的原則。4興辦普洱茶家庭農場要考慮綜合性發展目標普洱茶家庭農場發展內容十分豐富,不是單純的增產,它要求落實到各個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重視。這些目標包括:(1)提高普洱市農村收入、就業、教育、保健、飲食、住房和各種有關社會公共福利事業等的水平;(2)不斷消除普洱市城鄉之間在獲得經濟上的有利機會和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現象;(3)普洱茶農莊要改變傳統茶產業簡單的耕作和大量運用化肥、農藥,使茶葉質量受到破壞的不利局面。要通過加大在科研、工業化等方面的投入,延長產業鏈,推進普洱茶產業的標準化和工業化進程;(4)普洱茶農莊的經營要注意生態保護、旅游度假、文化傳承、生活休閑、觀賞休閑有益結合。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都是對一定的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普洱市是全國的唯一的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所有生產布局的籌劃、規劃都要以確保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基礎。我們要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理念,認真抓好普洱茶產業的發展,用綠色和世界對話,用綠色與世界相約。
作者:陶紅梅單位:普洱學院成教處
- 上一篇:森林可持續經營模式略談
- 下一篇:早期京劇市場的基本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