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模式的轉變

時間:2022-01-12 10:31:05

導語: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模式的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模式的轉變

摘要:結合國有林場經營特殊性,闡述了對國有林場實施森林經營的必要性,并從國有林場商品林經營策略及國有林場公益林經營策略兩個角度分析了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模式轉變策略。以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

關鍵詞:國有林場;經營模式;必要性;策略

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國有林場是重要的基石。其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還可以促進地區林業經濟發展。然而,林業經濟具有風險大、周期長等缺陷,再加上會受到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制約,所以,必須要結合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調整國有林場森林的經營模式。

1國有林場實施森林經營具有必要性

國有林場在林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實施綠化造林措施以后,部分國有林場無法很快轉移到高效林業之中,降低了國有林場的經營風險承受能力,導致國有林場經濟效益不斷下降,同時,國有林場在經濟方面出現了十分艱巨的困難。在這樣的環境和形勢下,固有林場實施林業經營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國有林場實施森林經營的必要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國有林場實施森林經營,可以對生態公益林實施保護。在森林資源中,生態公益林主體功能就是生態防護效益。但是,由于森林經營者并不是生態防護效益的受益主體,這便導致很多經營者沒有精心經營和投入,致使經營者的收益并不理想。然而,在實施森林經營以后,通過將投入產出關系理順,對責權管理進行明確,并且充分運用政府所具有的宏觀調控能力,能夠從本質上將生態公益投入解決,使林業投入和經營不再是一種經營負擔,更有利加強對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和經營管理,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所具有的生態防護效益。其次,實施森林經營模式,能夠充分保證國有林場的林地資源。林地是國有林場極其重要的生產資源,在實施森林經營管理模式以后,可以對林地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規劃。此外,還可以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大力發展高效林業,從本質上解決效力低下等現實問題。最后,國有林場實施森林經營,可以使商品林走向市場。由于林業生產周期長,收益較慢,再加上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生產經營部門所具有的經營自主權十分有限,導致林業無法徹底走向市場之中。在國有林場實施森林經營以后,國有林場的商品林經營便是一種企業生產行為,一切的經營活動均將經濟效益作為根本和目標,這樣能夠從本質上提升林場經營所具有的積極性。

2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模式轉變策略

2.1國有林場商品林經營策略

當前形勢下,國有林場產業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無法擺脫單一木材生產的局勢。因此,必須要對國有林場產業結構進行完善和調整,目的在于打造多業發展的重要格局。想要實現國有林場商品林經營多業發展,必須要堅持合理規劃和合理布局的原則,使商品林產業結構趨向合理化,并且保證商品林產業結構與林業發展規律相符合。第一,要對樹種結構和林種結構進行優化配置,通過調整林種結構和樹種結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引進高品位、優質、高產樹種和林種,并且將其實施示范推廣。第二,要對林業產品深加工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將生產規模擴大,注重發展林業產品的加工業,將林產品附加值增加。第三,加快培育非林非木產業的腳步,積極落實食用菌、花卉、珍貴藥材的栽培。第四,加快建設生豐產林基地,進行工業原料林的培育,保證工業原料林的速生豐產周期短,從本質上將營林產業的競爭力提升。第五,加快推廣應用林業科技成果,提升林業建設效益和質量。對營林新技術進行積極的推廣和應用,高度重視新品種的推廣、試驗和引進工作,運用林產品及木材深加工技術和無性系快速育苗技術等。對經營活動進行集約化管理,如幼林撫育活動、人工造林活動等,將粗放式管理模式轉變,加強培育后備森林里資源,提升科學管理水平。

2.2國有林場公益林經營策略

在國有林場實施公益林經營的過程中,需要由國家提供全額補助,或者通過地方各級政府為其提供財政方面的支持。因此,國有林場公益林經營必須要保證??顚S茫⑶彝ㄟ^其他渠道來實施籌資,形成生態補償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所具有的優化配置功能,鼓勵在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生產要素,從本質上將林業發展的活力提升。此外,要充分發揮生態作用,結合林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樹種,建立病蟲害防治的預警機制,對護林防火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構建生態公益林數據庫和監測體系,落實林業技術推廣等工作。結合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永續利用的要求,重點培育和保護林業資源,對林業采伐工作進行嚴格管理。重點管理造林和未成林,使林木能夠盡快郁閉成林,做好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如若林分密度比較大,要實施撫育間伐措施,采伐強度必須要低于15%;間伐以后,要保證郁閉度達到0.6以上。與此同時實施限期造林等措施,促進恢復森林植被,注重對疏林、灌木林以及低產林等實施更新和改造,不斷提升林木的生態功能,可采取種植生物量大樹種,實施闊葉樹的補植等措施。此外,還應建立健全生態公益林的經營管理績效制度,有效避免在公益林經營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從本質上將國有林場森林經營管理水平提升。

3結語

總之,加強國有林場的經營和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國有林場的經濟效益,提高國有林場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綜合實力,增強其經營活力,促進我國生態建設事業和林業的穩定發展、健康發展和快速發展,進而實現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楊樹彬 單位:吉林森工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濤,韋書遠,聶榮勝,等.廣西國有黃冕林場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5(,17):84-87.

[2] 高守榮,洪林.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推進林場經濟發展——貴州省畢節市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經驗與成效[J].林業經濟,2014(,11):6-9.

[3] 杜書翰,李焰.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模式新探索——山西省直林區流域綜合治理案例[J].林業經濟,20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