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建設經營模式分析
時間:2022-05-26 09:05:11
導語:城鎮建設經營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城鎮管理經營模式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鎮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城鎮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所需的生產、生活等一系列問題,也對政府機構、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服務、經營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F從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等方面入手,探討了城鎮管理的理想形態,以期更好地破解城鎮管理難題。
關鍵詞:城鎮規劃;城鎮建設;城鎮管理;城鎮經營
1城鎮規劃
城鎮規劃是城鎮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城鎮建設的頂層設計。一旦規劃確定,就不能因時間的推移、人員的變化而隨意更改,只能結合社會發展、人的需求而逐步補充完善,充實規劃內容,使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對城鎮規劃,必須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對相關服務設施按遠期規劃進行控制,為今后發展預留空間。對涉及人類所需的具有服務功能的基礎設施,其內容必須完整、齊全,達到一次規劃,逐步建設,補充完善,滿足城鎮管理需求。在城鎮規劃中,應根據各地情況,明確城鎮定位和發展方向,分層次進行規劃,按梯次組織實施。首先要有全市的宏觀規劃,各縣區規劃在市的規劃下制定縣區規劃,鄉鎮規劃在縣區的規劃控制下,制定本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對縣(區)規劃,應按照全市規劃布局,根據各鄉鎮的自然條件、氣候條件、人文情況等,按照“一鄉一特”或“一村一特”或“一品一特”進行規劃。在規劃小城鎮時,按照全鎮人員集中在小城鎮居住或沿公路、河流等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集中居住,以提升城鎮質量,創造就業機會,繁榮商業貿易。對工業企業,結合現有存量企業情況,產品產業鏈情況,分片集中布置,凡引入企業,按照產業布局特點進行安排,打破區域限制,從而節約成本,降低投資。
2城鎮建設
城鎮建是在城鎮規劃的指導下進行,城鎮建設的科學與合理程度,直接影響到城鎮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要提高城鎮競爭力,就必須完善與之相匹配的基礎設施,除功能齊全之外,應按遠期規劃高起點建設,一次建成,終身使用,避免城鎮發展后,基礎設施短缺,造成二次建設,增加財政負擔,浪費資金。例如,道路建設時,先處理綜合管溝,將污水、給水、排水、電力、燃氣、通訊及道路綠化噴淋電線、噴淋給水、路燈電線等納入該綜合管溝內,從而避免二次開挖,破壞路面。其次要充分體現城鎮風格和人文景觀,讓其獨特性得以發揮功用,才能吸引投資,實現城鎮繁榮。
3城鎮管理
城鎮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管理學科,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鎮發展變化的多樣性不斷體現,其變化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必須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從經驗管理向科學化管理轉變,從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轉變。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質量和水平,整合管理機構,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檔案及相關規章制度,利用經濟杠桿,變行政管理為社會管理。
3.1整合管理機構
城鎮基礎設施由于涉及內容多,管理難度大,涉及部門多,造成部門之間交叉管理。因此,應成立一個總調度機構,下設若干工作部門,分清管理職責和管理內容,一旦出現問題,由總調度機構統一調度,工作部門具體執行,既便于管理,又便于追究責任,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檔案
對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要及時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創建信息管理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資源共享,使城鎮管理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對集貿市場、停車場、道路、綠地、樹木、游園設施、環衛設施、給排水設施、路燈等原由多家單位管理,檔案資料管理分散,各自為政,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必須通過檔案資料的整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建設時間、使用年限、投入資金、詳細地點等基本情況用電子圖表、三維效果等形式表現出來,納入視頻監控,以便提高工作效益,降低維護保養成本。
3.3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城鎮
城鎮管理就是對人和物的管理,由于人的文化程度、道德水平、思想觀念的差異,其行為因素自然不同,因此,只有通過相關制度的建立,用制度約束人的行為來規范城鎮管理。對違反城鎮管理的行為,嚴格按照制度處理,提升文明程度,讓城鎮管理從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轉變。
3.4利用經濟杠桿,變行政管理為社會管理
目前,對城鎮基礎設施的管理,多為行政管理,有必要對部分基礎設施的管理可引入市場機制,變政府花錢養人為政府花錢辦事,換句話說,就是政府花錢買服務。例如,對市容保潔、園林養護、道路標識等由政府制定相關標準,向社會公開招標,由中標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政府負責督促檢查,達到有效管理,市容干凈整潔,各種設施有效使用。
4城鎮經營
城鎮經營實質上是政府通過對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二、三產業,實現土地增值,稅收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解決就業,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達到共同富裕。
(1)改變觀念,消除城鎮管理只投入,不產出的誤區。在城鎮經營管理上,由于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投資完成,經營性企業需要利用政府建設的基礎設施,可采用向政府出資租用、購買使用年限、出資參與建設的方式,其收入可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增加收入后,又可反哺基礎設施建設。
(2)要樹立經營城鎮理念。將市場經濟意識與經營城鎮的理念引入城鎮管理之中,建立公共服務市場體系,讓城鎮管理逐步向市場化、產業化、專業化過渡。對城鎮的經營管理,就是出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選好二產的進入、發展好三產,讓城鎮土地保值增值,實現稅收可持續發展,用土地增值收益和稅收反哺基礎設施的建設。即按照規劃和產業布局,由政府出資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入企業,由企業向政府購置土地進行開發利用,企業投產經營后,向政府繳納稅收的模式。
(3)明晰產權關系,實現政府經營。對由政府出資建設的具有經營性質城鎮基礎設施,由政府進行經營,即由政府出資建設,產權關系歸城鎮管理部門,企業使用時,按照誰使用、誰出資的原則??刹捎米庥谩⒊袚ㄔO資金、出資購置使用權等方式進行;也可采用在建設時,計算出建設資金,明確資金分攤比例、使用年限、維修養護方式,由基礎設施管理部門邀請涉及單位,共同出資建設基礎設施,從而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如城鎮供水、燃氣、有線電視、通訊等。綜上所述,創新城鎮經營模式是一個新興課題,需要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摸索經驗,認真總結不足,不斷加以改進、積累與探索,為城鎮發展服務。
作者:張嘉靖 單位:貴州六盤水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區建設局
- 上一篇:人壽保險信托產品分業經營模式分析
- 下一篇:林場森林經營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