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經營模式和管理探析
時間:2022-06-04 04:09:07
導語:高校食堂經營模式和管理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現代社會高校食堂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分析高校食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管理漏洞和問題,闡述在當前形勢下,加強高校食堂管理以及保證學生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針對目前高校食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總結,對高校食堂社會化經營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一些高校食堂社會化的管理措施,以期幫助相關高校食堂管理單位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和質量,確保師生的食品安全,加快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步伐。
關鍵詞:高校食堂;社會化管理;學生;食品安全
對于高校食堂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它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重要組成內容。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對于學生們的飲食衛生問題越發的重視,所以由國務院辦公廳組織,第一次全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工作會議于1999年在上海召開了,自會議召開至今,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有高校食堂引入社會資源,大膽改革創新,改變經營模式,為師生創建了良好的用餐環境。現如今高校的食堂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四種:學校承包制度、私人包辦模式、商務轉化外包模式和托管給餐飲集團。每種模式各有其利弊,即使是多元化經營的食堂也出現了管理上的難題。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高校食堂的多種經營模式,對如何提高高校食堂的管理工作水平和質量進行探討。
一、高校食堂經營和管理模式
第一,社會招標,個體經營。社會招標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食堂由學校建好,其后向社會招標,將食堂的實際經營權轉包給個人或者私人的公司,由承包者進行食堂的前期投入準備和食堂的裝修。該模式可大大減少學校的人力物力,日常監督管理即可。由于窗口眾多,競爭激烈,大大提高經營者的積極性和改善了食堂飯菜質量和口味,繼而增大學校收益。第二種情況則是由于現存許多高等學校由于其活動資金不足,難以承擔建設學校食堂的任務,故就會采取商務轉化外包的形式,來進行高校食堂的建設。也就是說,學校需要從社會上引進資金,即通過招標,引進一家企業或者公司通過投入資金,建設食堂并獲取食堂的所有產權。食堂在合同期間,可以將其外包給個人,通過收取租金盈利。待合約結束,學??墒栈厥程玫氖褂脵唷5诙?,自主經營,自我服務。學校自辦食堂,自主經營。學校包辦的食堂可保證菜價的穩定,為學生們減輕生活負擔;學校包辦食堂便于管理,保障師生們的飲食安全,至于高校食堂的公益性也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來。
二、目前高校食堂經營模式和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個體經營———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導致管理混亂。1.社會資金融入高校食堂,但是由于高校食堂的公益性,所以即使社會資金作用其中,高校食堂仍然不能等同市場。但是,人類是利益驅使的生物,有很多承包人或者承包公司往往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學生于不顧,物價上漲,飯價上漲,物價下降,飯價仍然保持不動。更有甚者,繼續漲價,只為了充實自己的口袋。更為嚴重的是,一些不法商人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以次充好,或者是爛菜、剩菜,對飯菜的質量安全毫不關心,嚴重地危害了師生的人身安全,校園的穩定也被時刻威脅著。2.私人承包的食堂往往沒有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并且為了節省成本,所請的從業人員素質極低,對食品安全相關的食品衛生知識了解甚少,給學生的飲食安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有的承包者為追求最大的利益,舍不得加大投入,導致生產設備老化嚴重,無法保證食物的衛生情況,同時也有可能使就餐環境變得惡劣。3.對于私人承包者,學校的管理十分困難。極差的自身素質,單薄的衛生安全意識,都使得食堂在管理方面十分混亂。而且學校即使發現經營問題,在合同到期之前,也很難單方面停止合約,這件事情是難上加難,致使食堂的管理混亂不堪,師生怨聲不斷。4.對于擁有食堂所有產權的承包公司而言,可以將食堂隨意出租,食堂經營者的素質、職業素養等根本無法保證。而且可能還會出現層層轉包的現象,使學校的管理極難進行。至于食堂飯價,學校無法過多地干預,導致飯價無常,種種不利的因素都為食堂的食品安全問題埋下危險的種子。(二)自主經營———固守格局,服務質量難提高。1.對于食堂自辦食堂,由于是學校內部獨攬大權,不管盈利與否,都由學校自身承擔,因此在食堂的經營過程中,食材采購成本高,出現回扣等現象。人人都想“這是公家的東西”,所以在采購、制作和銷售等一系列經營環節中,鋪張浪費十分嚴重。與此同時,由于餐廳的利益并不會提高食堂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所以校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很難提高,整個食堂的經營死氣沉沉,沒有經濟活力。2.學校自辦食堂,毫無競爭壓力,所以飯菜種類十分單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堪憂,何談創新。而且為節省成本,食堂雇傭的廚師和服務人員必定是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不管是飯菜的口味質量,還是服務意識,都很難滿足師生就餐的需要。
三、高校食堂社會化經營模式探討
第一,公開招標,擇優引進。高校食堂不同于普通社會上的食堂,它具有很強的公益性,與師生們的身心健康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對于社會招標,要本著“公開招標,擇優引進”的原則。對于承包商的信譽,資金能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要嚴格把關,絕不可只看重招標時價格的高低。而且,承包商要嚴格履行合同,其中還要把食品安全相關內容寫入合同。第二,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公平競爭。在食堂管理制度中,定要引入競爭機制,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優勝劣汰,以此來提高食堂的飯菜質量和服務水平。譬如說,設立評選機構,該機構由普通學生,高校普通授課老師和學校后勤部領導組成,每個月對食堂進行檢查評比,若連續三個月風評最差,則取消該窗口的經營權,予以清退。當然,什么話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因此相對應的就是監督部門的設立,每個環節都要嚴抓,切不可放過一個細節。第三,實行統一購置,利潤合理分配。采購部應由學校監督,對于食堂原料的采購,要統一購置,采購過程公開透明,對于所得利潤,合理分配。根據不同時節,調整菜色,采購應季的食物;若菜價上漲,不能通過增加飯價解決,學??梢詫ζ溲a貼,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四、高校食堂社會化管理措施
第一,用制度規范約束?!盁o規矩不成方圓?!痹诟咝J程玫纳鐣芾磉^程中,必須制定完善的高校食堂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并確保制度的嚴格落實,不是當作掛件一般。如依法治國一樣,學校要“依制度治食堂”,賞罰分明,用制度來約束人。第二,用嚴密措施保證。除“末位淘汰制”外,同時可以仿照古代王陽明的“十家牌法”制度,雖然沒有什么人情味,但卻是激發人內心的靈丹妙藥。采取連帶責任這個措施,讓窗口之間的負責人相互監督,若其中一家出現安全問題,或者風評很差,則相鄰的窗口都會受到連帶責任,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樣可以提高承包商的積極性,完善食堂飯菜的口味,保障食堂的食品安全。
五、結語
高校食堂的經營方式多種多樣,但都是為了給師生更好的用餐環境、更好的飯菜口味和更有保障的飲食安全。因此,學??梢赃m當地引入社會資金,善加管理,與時俱進,結合市場規律和自身的經營手段,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爭取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學校的管理之路,以推動高校食堂的社會化改革。
參考文獻:
[1]趙麗蘭.淺談高校食堂經營管理模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8,(4):154
.[2]王燕,陸惠珍.不同經營模式高校食堂的衛生管理現狀比較與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7,(6):451-452.
[3]羅竹琳.關于高校食堂經營模式和管理的探討[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2):146-147.
[4]惠志祥.對高校食堂經營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5,(1):36-38.
作者:衣維忠 單位: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PBL教學大學物理教學應用探討
- 下一篇:淺析大數據在商業銀行信貸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